
香港黑帮电影中的“侠”,有哪些文化特征?
黑帮电影中虽有一些负面因素,如暴力或其他违法行为,但若将黑帮人物身上的特质进行提炼总结,便能够发现其中蕴藏的宝贵侠义精神。
他们对道义、责任积极承担,对兄弟赴汤蹈火,用自己的方式维护内心坚守的正义等信念,哪怕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行为方式,往往是通过暴力反抗,对抗社会秩序和政治统治,加之身份背景的局限,因此决定了黑帮角色即使再英勇、再充满正义感,最终仍逃不开死亡的结局。
01传统侠义价值观:信念与坚守
在武侠故事或电影中,侠往往被视作乱世之中正义的化身,侠文化历史悠久,中国人也因此对违背现实法律规范的故事有着良好的接受能力。
侠客们多是出身底层不守法规,绿林好汉或黑道成员们非但没有破坏传统道义,反而是比普通人更加肯定世俗道德和传统价值的。
侠客们最多是有些无伤大雅的小缺点,但在阴谋诡计和大是大非面前,都会坚守江湖道义和传统秩序。
黑帮片中角色内心所坚守的往往是一个“义”字,关公像在香港黑帮电影中是一个常见的意象,也是其所代表的忠义精神的符号化表现,关羽身上受后人所敬仰的特征除了文武双全,更是对大哥的忠肝义胆。
在香港电影中十分有趣的一个现象是,虽然警匪往往是势不两立的,但对关羽却有着同样的尊崇,如警局的办公室和黑帮的聚集地都会供奉着关公的圣像,双方每次行动或日常都会在关公像前上香,影像中对这一祭拜仪式也常有刻画。
警方对关公的祭拜,拜的是他的英勇,希望他庇佑恪尽职守的警员。
而黑帮对于关羽的尊崇,除了同样希望得到庇护,更多是在于他的“忠义”,拜关公是对其精神崇拜的仪式化呈现。
黑帮片中“义”与传统的侠义有所区别,传统侠义代表的是兼顾仁义、忠义、信义,黑帮片中则是更为狭义的义气,包括被简化为对老大的忠义、对兄弟的情义、惩强扶弱的江湖道义等。
在英雄片中,黑道英雄们将“江湖道义”和兄弟义气看得高于一切,为了维护心中的这一信念,性命也能置之度外。
一些黑帮英雄仍秉承着传统忠义的价值观,对抗敌人或兄弟的背叛,他们的危险来自于背信弃义的兄弟或打破道义的对手。
而英雄们最终总能战胜敌人或在危机中以身殉道,以死亡再次确认坚守的信念。
吴宇森曾表示:“我的影片所探讨揭示的主题和感情是那些我们每个人所共同拥有的东西。
我们都相信或期盼这个世界存在着正义、忠诚、道德、爱情和美丽。这些想法正是我拍摄电影的内在动因。”英雄们虽然经常大开杀戒,但这些暴力行为往往是为了达到正义的目的,维护内心坚持的道义等。
这种对黑帮的浪漫化描写是对道义缺失的抨击,影片展示的香港社会中传统道德已经瓦解,而黑帮成员则是维护传统和秩序的体现。
黑帮角色一方面经常颠覆社会的规则,但与此同时其实是重构了传统社会秩序。
另一部分黑帮片中,表现的多是个人或帮派之间的冲突,如古惑仔系列。
街头马仔的身份及日常行为,注定其并没有黑帮英雄们的生活那般轰轰烈烈,而是更加贴近生活。
在古惑仔的世界中,传统的“义”往往不再讲“江湖道义”,而是以更生活化、简单化的“讲义气”的形式被强调。
在古惑仔中“讲义气”,更重要的是对于大哥及社团的忠义,其次是兄弟之间彼此照应等,讲义气是帮派内并不需要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
《古惑仔》中陈浩南是个充满血性和义气的大哥,他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够上位,是因为他讲义气、够狠、兄弟多。
单是靠狠,还远远不够格做大哥,能够为小弟出头才能得到拥戴,从某种程度上说,讲义气是混黑社会成功的基本条件。
生活化的内容让角色们更加贴近现实,没有义薄云天的豪情壮志,却仍有兄弟义气的坚持,这不仅是传统侠义精神对现代化的适应,也证明侠义精神在现代黑帮仍有存在的价值和坚守的必要。
02行侠手段与结局:反抗与流亡
“侠”的兴起,往往正值社会秩序动荡、政治腐败、价值观混乱不堪的时候,人们寄希望于英雄人物的出现,来为自己伸张正义,替天行道,拯救自己于水深火热之中,将真正的正义付诸实践,哪怕是采用违背社会法制的暴力手段。
因此“侠”的产生之际往往就自带着反抗秩序、追求自由的因素。
黑帮角色恰巧满足以上条件,加之香港的黑帮人物大多来自草根阶层,因此比较随性,不愿意受约束,更有可能打破旧的社会秩序。
在黑帮电影中,主人公往往以自己的力量向法律、警察等常人不敢触犯的统治秩序发起挑战。
抗争精神是黑帮片中角色不可或缺的精神,人物对命运的顽强反抗也是他们能够被观众认可的原因之一。
黑帮人物性格乖张、不合俗流,言行都与常人相异,渴望自由不受拘束,因此常常打破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正是对世俗常规和法制约束的抗拒,才使得他们超越于规则之外,拥有一份常人羡慕的随心所欲的自由,黑帮人物的反抗精神和对自由的渴望是紧密相连的特征。
如影片《成记茶楼》和《大哥成》中,成哥表面是位酒楼老板,但实际却是惩奸除霸维持江湖秩序社团组织头领。
不过,桂治洪的反主流倾向让他把大哥成塑造成一位不信任法律制度,凭江湖忠义气概游走在制度之外,用黑社会家法私刑的方式维护社会正义的英雄,也因此主角在影片中具有了一呼百应的民众号召力。
黑帮英雄们为了反抗权威,可以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这也是他们身上豪侠之气的体现,伸张正义或为兄弟两肋插刀,都是相对于一个更高更邪恶的对象而言,反抗是他们必然的行为。
不甘屈于人下、宁折不弯的傲气也是导致黑帮人物反抗行为的重要原因,常人迫于现实情势有时不得不委曲求全,但黑帮人物们往往性格刚烈,宁死不屈。
在《监狱风云》中,当狱警压迫犯人,破坏犯人的权益时,主角虽与狱警力量悬殊,但在忍无可忍之下奋起反抗,还带领其他犯人一起抗争,最终不仅捍卫了自己的权利,还赢得了在狱中的尊重和地位。
在一部黑帮电影中,主角忍无可忍最终奋起反抗的情节往往是整部影片的高潮,在受到多次压抑后情绪的爆发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即使反抗本身是一种暴力或犯罪,但也被观众认为是正义的、合理的,因为这种反抗精神已经超越了特定的个体,而是广泛意义上反映出人们对待压迫和命运时的不屈不挠。
黑社会片中总会有英雄受辱、奋起反抗等模式化情节,其中被抓捕或更常见的死亡,则是主人公命中注定般的结局。
大多数黑帮电影最终都以黑帮人物的毁灭而告终,黑道分子无论本性是好是坏,最后必须死亡似乎变成了黑帮电影的惯例。
一定程度上,黑帮角色们对法治的反抗在开始就注定了他们悲剧的结局,只不过不同的导演对此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如英雄片、枭雄片多偏向让主角轰轰烈烈地英勇牺牲,古惑仔和写实风格的影片往往突出现实与无奈,黑色电影则更偏重于命运和偶然。
无论如何,影片肯定了主角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另一些黑帮影片讲述的是黑道成员从底层逐渐发迹,但最终仍不可避免走向死亡的过程,黑帮人物行走江湖通常都是采用非法、暴力的手段,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在这类影片中,主人公可能一时风光无限,但最终都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卧底电影的主人公也大多不是完成任务最终回归的光辉形象,而是在黑白世界之间忍辱负重,被两套秩序、两种价值所撕扯,最终难免纠结痛苦和悲惨结局。
黑帮电影中,黑社会成员总是摆脱不了死亡的悲惨命运,这种处理既是迎合电检需求的无奈,但往往也是一种必然,是导演对人物命运的隐喻。
少数黑帮人物在结尾处会被警方绳之以法,往往表现了邪不胜正的传统观念。
一些香港导演希望电影在大陆上映时,会在结尾处加上黑帮角色被逮捕或击毙的情节,或单独拍摄一版类似的结局一过审核。
如杜琪峰的电影《黑社会》《夺命金》《文雀》《神探》《毒战》等,在大陆版的结尾均设置让主角自首或被警方抓捕,而香港版的结局往往更加黑暗。
黑帮人物被警方绳之以法的结局更符合社会的主流观念,也更具有教育意义,观众在观影的同时再次感受到邪不胜正的必然性。
但更多的黑帮角色最终的结局是死亡,其中导致死亡的原因包括角色性格使然、自取灭亡、命中注定等。
为正义、复仇等原因死亡是黑帮角色较为常见的结局,死亡将英雄形象定格变成永恒,增加了夸张美化的效果,能够突出主角的豪情壮志和英雄气质。
这种结局往往伴随着大量暴力镜头和大场面的动作戏份,由此将主人公行为和精神的崇高推向更高的高潮。
黑帮英雄们必须有情有义,为了捍卫信义能够置性命于不顾,这种精神成就了他们的英雄气概。
但是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这种有情有义、有所牵挂,英雄们便不是无敌而有了软肋,从这种角度来说也注定了其必死的悲剧命运。
对金钱、权利等的贪恋,或性格嚣张跋扈等原因往往会导致角色自取灭亡,这类黑帮角色前期能够取得一定成功,但最终仍逃不脱众叛亲离,迎来最终的毁灭。
如众多黑帮电影中的反派,往往是追求权力利益,多行不义失去兄弟和手下的支持,最终被推翻。
楚原导演的黑帮电影《血在风上》中,李子雄饰演的黑帮成员成为老大,但好胜居功、内心险恶,因此难以服众,难免被兄弟或其他帮派所杀。
还有一些黑帮角色,命运的齿轮一旦开始转动,便导向了最终的悲剧结局。
这类角色身上有着浓重的悲剧色彩,一步错步步错,踏入黑帮的开始就注定了结局,导演在他们身上抒发自己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同情与无奈。
如周润发主演的《我在黑社会的日子》,片中主角是从未参与黑帮事物的太子爷,父亲离世强行把帮派交给了他,而他在一系列政策改革下,成功将帮派带向了分崩离析。
主角最后离开香港去往美国,但帮派的成员们不是死伤就是被捕,底层马仔们离开帮派也很难有其他出路。
举报/反馈
上一篇:《漫长的季节》:王阳的死因,或许就隐藏在港男的那句嘲讽里
下一篇:荆门市白庙街道第五届“骏腾杯”职工羽毛球大赛完美收官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