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地一男一女出事了!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5-17
手机版

  “他自称是微粒贷客服,

  说不关闭账户会影响征信,

  我就当真了……”

  近期,虚假征信诈骗又换新装

  骗子将原“京东白条、金条业务”

  换成了“微粒贷”

  其本质仍是谎称贷款利率过高

  要求关闭或注销账户

  否则影响个人征信

  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

  我市已有多人被骗

  典型案例一

  5月2日,柳市镇张女士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来电,对方自称是“微粒贷”客服,能说出张女士的个人情况以及“微粒贷”账户情况,并称张女士“微粒贷”的额度利息过高,按“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调整,不然会影响日后贷款申请。

  张女士信以为真,询问对方要怎么操作,对方引导其下载自带屏幕共享功能APP,一步步指导她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并让张女士在指定APP内填写相关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后,引导张女士登录指定的网址与“中国银监会”工作人员对接,全程按对方指示操作,承诺在完成相关操作后这些钱款会原路返回到张女士的银行账户。在完成转账后,对方又称名下另一张银行账户也需要进行调整时,张女士突然意识自己被骗,损失1.3万元。

  

  典型案例二

  近日,柳市镇何先生接到自称“微粒贷”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其“微粒贷”贷款利率比较高需要进行调整,但调整需要先充值一定金额用以清除其他银行贷款,才能关闭“微粒贷”中的贷款。

  何先生信以为真,按对方要求在指定网站输入个人身份信息后查到了对方说的其他贷款,前后分二次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转账完成后对方未将充值的钱退回,所谓高利率并未调整,何先生意识被骗,损失3万元。

  套路揭秘

  看完上面的案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骗子往往会要求下载视频会议软件

  如云视讯、钉钉、腾讯视频等APP

  诱导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对其操作进行在线指导

  骗子到底是怎么样

  让人一步一步陷入圈套的呢?

  我们一起来逐步解析套路

  1:伪装“微粒贷客服”主动联系受害人

  骗子冒充微粒贷客服、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工作人员等身份(如:银监会、某微贷、某东金融、某借条、某学贷、某QI乐、某度金融等贷款平台“客服”)主动联系受害人。

  2:准确说出受害人信息,获取信任

  为了获取受害人信任,骗子会利用非法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在电话中准确报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贷款等信息,进而实施精准诈骗。

  3:虚实结合,打消顾虑

  骗子实施诈骗的过程中,往往会引导受害人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或银监会网站等政府部门进行查询,虚实结合,进一步获得受害人的信任。骗子往往会引导受害人登入中国银监会官网或是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查询征信,通过此番操作,消除受害人“是否是诈骗”的疑虑。

  4:以“影响征信”为由,让受害人恐慌

  当受害人放松警惕后,骗子谎称与国家相关政策不符合,利率过高,需注销账号或资金冲正,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产生严重后果。若是受害人未曾注册京东金条或白条,骗子则谎称其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贷款账号,也需要配合注销。

  5:要求转账完成“清零和销户”

  骗子称只有清空贷款额度才能完成“清零”和“销户”,于是要求受害人前往各大网贷平台借款,并将所有资金打入指定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6:诱导开启“屏幕共享”

  注意,在上述过程中,骗子往往是会要求受害人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如云视讯、钉钉、腾讯视频等,对受害人的操作进行在线指导,同时诱导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其目的就是全程窃取银行账户卡号、动态验证码及银行密码等个人信息。

  警方提醒

  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凡是接到任何与个人征信有关的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对方的任何说辞,不要下载陌生人推荐的软件,也不要将短信验证码、密码等告知他人!对于存疑的事项,要立即联系官方客服或多方咨询求证。

  来源:乐清公安

  更多新鲜事关注温州鲜快报

上一篇:“浪姐”的母亲节:谢娜发文为小女儿庆生,韩庚抱妈妈和老婆合影
下一篇:长月烬明原著:澹台烬叶夕雾在牢中圆房,2个细节暗示她已有喜了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