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首例!市医院刚刚传来...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5-15
手机版

  日前

  在阜阳市人民医院

  59岁的闫大娘孱弱的心脏上

  被成功植入一台可充电的“发动机”

  重点:这项手术

  目前安徽仅完成了3例

  在阜阳是第一例

  

  植入闫大娘体内的设备只需定期充电,就能维持正常运转

  2023年5月2日,阜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在宁彬教授带领下,为1例重度心衰患者成功植入了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

  

  此次技术的成功开展,系阜阳市首例,安徽省第3例,有效填补了阜阳在该项技术的空白。不仅为心衰患者带来“心”的希望,也标志着市医院在重度心衰器械辅助治疗方面又取得新的突破,心衰诊疗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59岁的闫大娘是阜南县人,此前因持续胸闷,且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恶心、呕吐等症状,以“急性左心衰”收入市医院心内科进行治疗。

  宁彬教授团队在对闫大娘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后,判断该闫大娘符合目前国际最新技术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的植入指征。

  据了解,对于心衰的治疗,以往通常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最严重的时候需要心脏移植,有了CCM技术后,可通过器械改善患者心衰症状,提高生存率。

  

  经过与闫大娘家属充分沟通后,闫大娘及家属同意植入CCM。

  精准的放置两根导线对此次手术尤为关键,也是手术的难点,不仅要求导线参数满足要求,还需要兼顾两根导线放置的位置和间距。

  

  凭借着丰富的操作经验和精湛的导线操控技术,宁彬教授团队成功为闫大娘植入了CCM。术后效果“立竿见影”,闫大娘心脏的室壁运动明显增强。

  目前,闫大娘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正在康复治疗中。

  

  宁教授表示: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所有心脏疾病进展恶化的最终阶段,预后差、死亡率高,治疗棘手,是心血管疾病领域最终的战场,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我国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不断增加,35至74岁的成人心衰患病率为0.9%。据统计,约有九分之一的患者在心衰确诊后一年内死亡;而所有被确诊为心衰的患者中,约有50%在五年内死亡。国内目前治疗心衰的主要手段还是药物治疗,但随着患者年龄增大及病情发展,常常会出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无效的情况。

  对于特定的部分患者群体,有一些除药物之外的可用选择的解决方案,例如当患者属于宽QRS时可选用心脏再同步 (CRT)疗法;或者患者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心力衰竭状态时选用左心辅助装置(LVAD)治疗。

  但大多数的患者并没有能够缓解症状并改善结果的解决方案。超过三分之二的心衰患者的QRS持续时间正常,因此不适合进行CRT治疗。并且上述患者中的大部分也尚未达到终末期,因此也不适合选用LVAD疗法。对于这部分患者,心脏收缩力调节(CCM)是一种可选的器械疗法。

  什么是CCM?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是一种先进的心力衰竭治疗装置,通过微创手术将刺激电极植入到患者心室,在心脏搏动的绝对不应期释放电刺激,这种电刺激不会改变患者心律,但是可以通过一系列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的生理状态,加强心脏收缩能力,从而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主要用于心电图窄QRS(<130 ms)、药物疗效后仍有症状、左室射血分数在25%-45%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力调节(CCM)疗法,就是针对窄QRS心衰患者的一种独创器械疗法,填补了当前国内慢性心衰器械治疗领域的空白。

  此外,CCM可经过体外装置无线充电,每周充电一次,每次大约1小时,理论上电池能够终身使用,可减少因电池耗竭带来的更换手术费用和并发症。

  近期视频推荐

  来源:阜阳公众网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小伙伴错过推送

  星标我们

  第一时间接收到我们推送的消息!

上一篇:原创《茜茜公主》天使的容貌魔鬼的身材,最美丽的王后永远的茜茜公主
下一篇:原创由马东锡、李俊赫主演的电影《犯罪都市3》将于5月31日在韩国上映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