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蓝耳病易与其它疾病发生混感,场内暴发时应及时用药物治疗!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近年来,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我国的大部分猪场都加强了生物安全防控。然而,在防好非洲猪瘟后,人们发现,还有一种疾病“防不胜防”——蓝耳病,我国大部分猪场至今仍然饱受蓝耳病的困扰。蓝耳病的防控“因场制宜”,学派众多,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猪场的一条防控蓝耳病的道路?

  12月14日,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兽医学教授林昭男和礼蓝动保猪业务技术服务总监谭涛博士做客农财直播间,用丰富的一线指导经验总结出了当前蓝耳病防控的6大难点与应对措施。

  感染蓝耳后产生有效抗体至少需要4周

  要防控蓝耳病,首先要认识蓝耳病感染后机体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林昭男介绍,猪只感染蓝耳病后经过急性感染期、持续感染期和疾病消失三个阶段。首先,猪感染蓝耳病后会出现长达4周的病毒血症,并且即使病毒血症下降或消失,猪也会再次感染并产生病毒血症。其次,蓝耳病毒会躲在淋巴组织中,长达4到6个月之久。第三,猪只感染后发生体液免疫会产生多种抗体,中和抗体产生的慢,要感染后4周才产生,只能维持约一个月就消退。而产生较快的N蛋白抗体、非结构蛋白抗体,只能评估猪的感染情况,与保护力不相关。GP5蛋白抗体也只是与中和抗体保护力部分指标相关,不能代表中和抗体。第四。产生干扰素的细胞免疫反应也是要感染后4周才会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中和抗体和产生干扰素的细胞免疫反应要至少4周才能产生;第二,蓝耳病毒在猪体内长期存在,长达6个月,所以抽血监测的蓝耳病毒阴性的猪只不一定是真的阴性猪。

  

  林昭男通过以上反应总结了蓝耳病感染后的6大特征。1. 会维持长时间的病毒血症;2. 快速产生非中和抗体;3. 延迟产生中和抗体;4. 干扰素分泌量减少;5. IL-10分泌量增加,从而导致免疫抑制;6. 在免疫抑制的情况下,二次性病原感染机会增加。

  蓝耳病不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形成的唯一原因

  在感染蓝耳期间,其它病原的趁虚而入让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变得更为复杂。林昭男解释,试验表明,对有呼吸道症状的猪只进行病原检测,只检出蓝耳病的概率仅20%,检出蓝耳与其它病原混感的情况占了80%。在这80%的病原里,支气管性肺炎又占绝大多数,其它细菌感染如巴氏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肺炎支原体、沙门氏菌等尤为常见。

  

  林昭男随后分享了几则猪病诊断报告。报告中的猪只都被农场主简单地认为是蓝耳病感染,但经解剖化验后,这几个案例都发现了多发性浆膜炎病变或检出了非常高的鼻支原体载量等现象。“这些案例告诉我们,蓝耳感染确实存在,但给猪只造成更大伤害的,反而是这些二次性病原,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

  林昭男表示,猪舍的氨气、营养、饲养密度、温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他建议,猪场可以从设备和管理方面去改进。当猪只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时,如果是原发性病毒,则建议使用疫苗,如果是继发性病原(细菌性疾病)则可以对症使用抗生素,有的细菌性疾病疫苗也可以使用。

  蓝耳病免疫失败的6大原因

  临床上发生蓝耳病疫情,不外乎新型或新亚型病毒株入侵猪场。林昭男表示,在很多猪场阳性稳定的情况下,在生长育肥阶段,大部分猪都有抗体而没有病毒血症。但如果有外部的影响如引种、车辆、空气、人员等将新的病毒带进猪场,就会使猪群变得不稳定。

  如何防治?林昭男表示,我国猪场目前防控蓝耳病的效果不一,总结来看,蓝耳病免疫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6点:

  1.病毒持续再突变,亚型病毒株多。目前我国流行的蓝耳病毒株众多,新毒株的引入很有可能会对已经习惯一种毒株的本场猪只造成伤害,有时疫苗造成的毒力返强、基因重组更会使疾病复杂化。

  2.有效免疫反应产生缓慢(免疫耐受期)。蓝耳的有效免疫反应产生较慢,需要4周左右的时间。有可能在这段时间内猪舍里引入了新的猪只,就会在免疫保护力还没有产生的时候接触到新的病毒。

  3.免疫抑制问题(忽视其他病原或霉菌毒素等问题)。林昭男提到,国内猪场比较容易忽视的另一个呼吸道疾病是圆环,实际上在育肥猪阶段更应该注意圆环的防控。

  4.生物安全观念差。林昭男表示,蓝耳病可通过接触(唾液、初乳、尿液、分娩、针头、车辆、人员)、空气、精液、胎盘等方式传播。

  5.缺乏场内蓝耳病感染状态的监测及评估(有疫情才送检)。林昭男表示,因为缺乏监测,所以有很多猪场对目前场内的感染状况不甚了解。但我国目前也有很多大型猪场每个季度都会做蓝耳监测,有的甚至会定期用脐带血和睾丸液进行监测。

  6.对于病死猪处理冷淡(未进行正确诊断)。有很多猪场不会去检查病死猪死亡的病因是什么,到底是不是蓝耳,是否伴有其他细菌性问题。林昭男提醒,这些其实都有必要去诊断,这样才能够知道场内是否还有其他疾病的流行,便于对症下药。

  综上,林昭男建议,要想防控蓝耳病,阻断排毒及传播途径才是防控的最佳策略。首先,要定期使用疫苗或药物,一定要定期进行疾病监控,病毒性感染用疫苗,其他细菌性疾病相应地使用抗生素。

  其次,生物安全管理非常重要。试验表明,分别用20、200、2000、20000、200000颗具有感染力的蓝耳病毒用鼻腔接种和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攻毒,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只需要20颗就可以通过肌肉注射(也就是针头)进行传播,鼻腔接种则需要200颗,结果表明,针头是蓝耳病毒的一大重要传播环节,必须要注意这一环节的消毒与规范。

  林昭男表示,非瘟发生之后,很多猪场的选址更加科学,提高了生物安全水平,也降低了病毒通过车辆、空气、人员传播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下,引种也成为了蓝耳病传播的一大来源。林昭男建议,如果场内条件没能完成净化,那么也可以通过单一化引种,将场内流行毒株与引种保持一致,从而保证阳性稳定。此外,管理方面,猪场也可以向全进全出和多点式饲养方面转化。

  问答环节

  Q:蓝耳病毒随着新毒株的出现,在临床表现上有何变化?发病的是后除了用药控制以外,如果想通过疫苗进行紧急接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该如何选择疫苗?

  谭涛:假如一个猪场暴发了蓝耳病,那么在紧急免疫方面一定要更加谨慎。众所周知,蓝耳病的免疫起效时间比较漫长,通常需要3-4周才能够产生较好的保护力。换句话说,不要指望接种后一个月内能够产生多大的防控作用,蓝耳病疫苗不像猪瘟或伪狂犬疫苗在紧急免疫时能够马上引起免疫反应,蓝耳病疫苗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林昭男:当有新病毒出现的时候,母猪就会产生繁殖障碍的问题,比如产死胎、木乃伊胎或早产流产等现象。事实上,在阳性稳定场,这类繁殖障碍的问题发生的概率在合理范围内,一旦有异常的新毒株入侵,通常猪场发生繁殖障碍的概率就会马上增加。如果想通过疫苗紧急接种,我与谭博士观点相同,选择安全性更高的疫苗会更好。同时我认为,不管是紧急免疫还是常规免疫,一定要注意一母猪一针头。

  Q:在蓝耳阳性稳定场,有没有好的预警机制以提前应对蓝耳的波动?如果要做定期监测的话,需要监测哪些内容?

  林昭男:我们建议对母猪群进行监测,但尽量不要选怀孕母猪。因此,我们建议对产后2-3周的母猪进行抽血,此时可以相应地对其仔猪也进行抽血,可以放在一起比较,通过判断其抗体水平的高低来判断感染的时间点或有没有稳定。

  我们也建议对后备母猪群进行监测,因为如果后备母猪群不稳定,就会导致后期的流产等问题。我建议每个季度都对产房母猪和小猪及后备母猪进行监测,后备母猪可按比例抽5%或10%进行抽检,然后跟猪场以往的数据进行比较,观察抗体是否有效或稳定。

  另外,也有猪场会对每一批的睾丸液或脐带血进行监测,因为这二者是非常直观的垂直传染的证据,如果检出了病毒,那就要注意保温或者添加一些抗生素进行防控。

  谭涛:临床上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母猪群的抗体检测其实有一个小原则,那就是母猪群抗体整齐度比较好的时候,那么仔猪也会比较稳定,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抗体水平有高有低很不整齐。

  Q:针对蓝耳后备猪要如何进行驯化?驯化后入群需要做哪些检测?

  林昭男:目前的驯化方式主要有:1. 将流产的母猪与后备母猪混群,让流产母猪感染后备猪群,或直接把流产胎丢进后备猪群;2. 提取蓝耳阳性的猪只的血清进行注射驯化。这两个方法其实都有弊端。血清驯化要保证猪只没有其他病毒,防止注射的时候还有例如猪瘟、伪狂犬之类的病毒。而后备猪群通过接触驯化的方式可能无法感染成功,必须要进行抽血才能够确定是否感染成功。

  入群前需要做哪些检测呢?如果猪场是240日龄以后才配种(有的猪场300以后配种,那么时间会调整),我就建议你在120日龄进行驯化之后,180日龄的时候抽检5%-10%的猪只进行抗体和病毒血症的检查,如果得到的结果是没有病毒血症,S/P值低于2.5就比较好了。如果S/P值高于2.5,又有病毒血症怎么办?这时候就不要打疫苗了,可以通过投喂替米考星进行治疗,每吨料加入2公斤替米考星,连续喂两周,停药两周后,也就是210日龄再进行5%-10%的抽检,判断此时的S/P值与180日龄相比更低或是更高,更高则表示病毒仍然在给予刺激,这时候不能将后备猪转入配怀舍。如果S/P值比180日龄低,且没有了病毒血症,那么这才是一个成功的驯化,此时转群相对来说也会更安全。

  谭涛:像林博士刚刚讲到的这些检测指标,即使我们抽检结果良好,但我们其实也无法保证这些母猪完全不会散毒,为了更大的安全,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例如混群的时候连续两周在饲料里添加替米考星,起到一个双保险作用。

  Q:蓝耳病正在暴发的猪场该如何进行处理,思路和流程是怎样的?通过哪些措施可以让其快速稳定?

  谭涛:对于一个正在暴发蓝耳病的猪场,我们的第一目的就是减少损失,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要迅速降低其死亡率。药物可以控制继发感染,而且我们选择的药物一定要对症,配伍用药使抗菌谱更广,尽量做到既涵盖了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又对蓝耳病本身有抑制作用。礼蓝动保就一直推荐一个方案——“母健仔壮”,用替米考星搭配磺胺类药物,抗菌谱可以覆盖十几种常见的疾病。药物持续使用后,猪群发病症状得到缓解,加上后续疫苗注射、饲养管理的强化或优化母猪群体等措施就可以让猪群恢复到一个正常水平。

  Q:不打蓝耳疫苗的阳性猪场,然后想使用“泰勇”来进行蓝耳的控制,具体的使用方案如何?

  林昭男:每个猪场的防控方案都需“因场而异”,如果没有看过该猪场的监测报告,其实我们是没办法给意见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的猪场选择不打蓝耳苗,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对蓝耳疫苗的效果是失望的,这时候防控就需要替米考星了。我们一定要在病毒感染的早期就将病毒压下,而不是病毒已经形成大规模暴发了再去干预。我建议仔猪断奶后就可以在水中添加替米考星饮水剂,开始喂料后则可以在饲料中添加替米考星。母猪方面,则可以在哺乳料中添加替米考星,这样药物也可以通过乳汁传递给仔猪。至于添加多大的量,也要因场而异,如果你的猪场极其不稳定,我建议你先每吨料添加2公斤替米考星进行饲喂,连续喂一个月后,再做相应的调整。

  Q:蓝耳病净化有哪些注意要点?

  谭涛:现在很多猪场都想做蓝耳净化,首先你的选址要科学,5公里以内没有猪场、屠宰场、村庄、农贸市场等,这样的地方更容易做到净化。其次,要考虑猪场的地形,丘陵和山地比平原好,植被多比没有植被好。第三,生产模式,尽量选择两点式或三点式生产,更方便全进全出。第四,如果母猪存栏数量较少,也更容易净化。第五,场外有没有独立的后备母猪的隔离舍,更有利于隔离。第六,洗消中心、烘干中心、车辆消毒是否能够面面俱到且专业,人员的执行力是否可以做到没有漏洞。第七,净化需要大量的资金,一定要综合上述问题进行考量,不要一窝蜂地“赶时髦”地选择净化。

  Q:冬季防控蓝耳有哪些要点?

  谭涛:冬季是很多疾病的高发期,每次突然的降温猪场的发病现象就会明显增加。一旦出现蓝耳不稳定的现象,首选是药物,抗菌消炎把细菌性疾病控制好,减少死亡与损失,这是最快捷的方法。不要等到实验室检测诊断结果出来了再去用药,这会耽误最佳治疗期。

  转载声明

  作者:严秋璠

  统筹:王文强

  编辑:龙振辉

上一篇:加价销售“连花清瘟”,未明码标价,立案查处!
下一篇:事关返乡!常德多地发布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