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疫情拐点未到,人心拐点却爆棚,到底为什么呢?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0-02-26
手机版

  抗疫以来,全国人民都宅在家里配合防控,流动性很小,我们的防控措施是静态的、精准化的,所以才有了当下的效果初现。

  但随着复工返程如潮水一般,对疫情的防控将由静态变成动态,不确定性增多,难度也更大,一旦有感染者在流动大军中,周围人群又没有丝毫防护,后果将不堪想象。

  比如21日,广州的有一家餐饮宣布正式营业。但不到半天,就宣布关闭了。这样不戴口罩“赤裸裸”地聚集,实在想不到这是发生在如火如荼抗疫的当下。

  △2月21日 四川广元利州广场 市民扎堆喝坝坝茶

  疫情发展的拐点尚未出现,但一些人的“心理拐点”已迫不及待地到来。

  背后原因有三:

  一是一些人在家憋太久了,宅不住了,眼见春光大好,不由心里长草。

  二是一些人误以为复工复产就等于疫情已过,看着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动了机器,就觉得餐馆集市等等也应马上“复工复产”。

  三是一些地方的防控工作出现了不应有的松动。

  2月2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冷静判断——虽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

  我们对目前疫情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其一:这个新冠病毒确实非常狡猾。目前全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并不是拐点来了,数据也是起起伏伏,它可能卷土重来。或许正默默等待着人群扎堆这个复苏良机。

  其二:判断拐点必须非常审慎。疫情接下来的发展,跟病毒的特性有关,但是我们对它的了解还很少,同时也跟我们怎么做?怎么防护有关。

  其三:拐点未到,莫要扎堆;就算下一步拐点到了,也再绷绷,先别扎堆。

  目前国内局势有效控制,但是周边国家疫情呈蔓延趋势,输入性病例风险增加。

  如何防止境外输入型病例,很有可能是下步我们防控的一个重点。防疫和经济两不误,但这并不就代表可以弱化防护。

  疫情结束后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不能让义务人的努力付诸东流,不能让牺牲、感染的医务人员白白付出,最后阶段大家再坚持一下,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没有不会来临的春天。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你的举手之劳,会让更多人了解最新病情,做最周全的防护。

上一篇:金属/玻璃材质混搭 工厂流出新iPhone外壳抢先看
下一篇:黄山景区恢复开放 特写:战“疫”中的一抹志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