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超预期“降息”,对市场有何影响?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0-02-24
手机版

  事件:11月5日,央行公告称,当日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4000亿元,与当日到期量基本持平,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为3.25%,较上期下降5个基点。这是MLF利率自2018年3月后的首次调整。

  对央行此次“降息”,格上主要观点如下:

  1、“稳增长”与“控通胀”之间的艰难抉择

  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三季度GDP下行至6.0%,相比二季度继续放缓,另外,10月份的PMI数据继续低于荣枯线,显示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基于稳增长的诉求,央行应该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从而刺激经济。

  然而,从通胀数据来看,9月份CPI突破3%,主要由猪肉价格上涨带动,除去猪肉以及相关消费品之后,则呈现通缩,从目前母猪存栏量来看,猪肉价格会继续上行,甚至不排除春节前CPI破4%的可能,于是,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在一定程度受到通胀的限制。

  于是,“稳增长”以及“控通胀”出现冲突,在经过艰难的抉择之后,央行决定小幅降息,这也从侧面印证,在当前环境下,“稳增长”相比“控通胀“存在更大的诉求。

  2、这是一次超预期的降息动作

  在三季度经济数据疲软的时候,市场上对央行降息的期待很高,但央行却保持了较高的定力,市场期望频频落空,就在市场降息预期逐渐降温之际,央行突然宣布降息,可谓是出其不意的操作,这会形成较大的预期差,于是,在消息出来之后,幸福来得太突然,股市以及债市纷纷上涨。

  3、为何会选择当前时点降息?

  今年8月份,央行就推行了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LPR参考MLF,贷款利率则锚定LPR,目前已经进行了三次LPR的报价,为什么到现在才降低MLF利率?

  我们都知道LPR=MLF+加点,其中,MLF反映银行平均的边际资金成本,加点幅度由各银行自己决定,主要取决于各银行自身的资本成本和风险溢价等等。

  于是,8 月20日,一年期LPR下调10bp、5年期以上LPR下调5bp;而9月20日一年期LPR下调5bp、5年以上LPR维持不变;10月21日,两者利率均未变动。8月份以及9月份LPR的下调主要源于加点部分的下行,MLF利率未变化,到了10月份,银行加点也不再下调,这说明,银行压缩加点部分的意愿有限。于是,为了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央行选择降低了MLF利率。

  另外,10月31号,美联储降息之后,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继续拉大,利差的拉大在一定程度降低人民币贬值空间,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变大。

  4、央行在货币宽松上仍然慎之又慎

  此次MLF利率仅仅下降5BP,幅度并不大,央行现在既不愿意看到大水漫灌,因为水会推高通胀以及流入房地产,也不愿意看到经济发生大的下行,于是,央行尽量在满足经济需求的情况下保持稳健。此次降息的信号意义较强,那就是如果经济真的压力较大的时刻,货币政策不会缺席,整体思路是预调微调,相机抉择,底线是“稳经济”,这大大缓解了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担忧。另外,虽然“稳经济”是主要矛盾,但也要兼顾“控通胀”这个次要矛盾。

  5、对股市以及债市有何影响?

  对A股的影响,此次“降息”释放了正向的预期差,此前市场认为央行不会降息,而今日的意外之喜,对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改善,短期利好金融板块。但目前经济确实仍在一定压力,A股市场个股业绩分化较为明显,因此,从指数上来看,在经济企稳信号出现之前,大概率呈现震荡,但货币政策的底线已经亮出,那就是“稳增长“仍是主要矛盾,后期政策空间仍然较大,这也就意味着,经济下行空间有限,于是,A股下行空间也相对有限,因此,目前的市场仍将维持结构化行情,精选个股机会较大,指数机会高度有限。

  对债市的影响,从8月份下旬开始,在通胀压力和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压力之下,国债收益率从3%上升到了3.3%,今日宣布MLF利率降低之后,国债期货大涨。短期来看,国债收益率会下行,利好债市,但到春节前,CPI仍会上行,甚至不排除超过4%,另外,今日MLF的释放也仅仅等量,没有释放增量资金,因此,通胀仍会制约债券市场。

上一篇:新型肺炎疫情分布地图
下一篇:?武汉火神山医院场地整平基本完成 今日将完成碎石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