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治理能力与市民健康权益保障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0-02-23
手机版

  近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迅速,俨然成为国际社会和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焦点,其应对与防控刻不容缓,作为国际大都市及首都的北京更需要建立具有应对疫情瞬息变化的防控机制。然而,由于2003年SARS疫情对北京市公共卫生与疫情防控体系带来过极大的冲击与洗礼,并且建立起应急防御体系与防治对策,因此,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疫情,北京市政府的当务之急应当是迅速全方位启动与完善应急防疫体系,成功遏制疾病传入,确保北京市的防疫安全,保障北京市民的法定健康权益。

  一、将突发性传染疾病的疫情应集治理能力作为“健康影响评估制度”的评价指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英文简称为“NCP”)肆虐至今,我国各级人民政府都在众志成城中努力共克时艰,但通过关注目前的疫情防控时局,也显现出各地方政府在突发性传染疾病的疫情应急治理能力上的短板。《基本医疗与健康促进法》第6条确认了“健康评估制度”。而地方政府对于突发性传染疾病的应急治理能力应当成为“健康影响评估制度”的重要评价指标。具体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防疫预警能力

  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第58条,《药品管理法》第106条,《疫苗管理法》第77条和第95条,《食品安全法》第12、115和116条等卫生相关法律都明确制定了相关的预警举报制度,而本次疫情的事前防范中也凸显出防疫预警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疫情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可以考虑完善阶段性防疫预警机制,及时关注相关防疫线索和信息,并且注重查实和筛选,重视保障对疫情防控有专业判断能力的“吹哨人”的合法权益。

  2、疫情信息公开与风险评估能力

  在疫情实时大数据(比如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出院病例及死亡病例)通报的同时,还应当设置不同的板块比如建立相关科研机构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通报板块、症状发展与防治攻关及特殊病例通报板块、疾控科普板块、和违法行为的查处通报等板块,通过这些官方权威的信息促使民众能够防微杜渐,正确评估疫情带来的健康风险,同时有效杜绝自身在疫情防控中的违法行为。

  3、医疗资源合理调配能力

  在指定专责医院进行隔离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前提下,应当利用医疗资源优势建立本市医疗资源合理调配机制,其中包括指挥体系、应变体系及支援合作体系。在保证本市防疫安全基础上积极支援地方医疗资源紧缺的省市,力求通过共战共情与守望相助达到精准帮扶的全局性成效。

  4、防疫物资储备能力

  在疫情中,无论是政府还是普通民众都能深刻体会防疫物资需求突增而产生的供需失衡的恐慌。目前,急需建立中央、地方及医疗机构的防疫物资(包括外科手术口罩、N95口罩及全身式防护衣等)管理机制,迅速查清和确定目前北京市防疫装备的库存与安全储备量,应对未来防疫需求和调配防疫物资的需要,对普通市民即将陆续有序恢复工作的防疫物资需求也应当重点关注。

  5、经济社会秩序的稳定能力

  通过精准发力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发挥政府针对就业需求无缝对接的居间作用,充分了解新兴消费潜力,鼓励志愿者团队的奉献精神,保障中小企业及社会弱势群体度过难关,规范紧急行政征收与征用具体行政行为。

  二、建置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市民健康权益保障机制

  1、保障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权

  配置适足的紧急医疗设施和合格的医疗人员对新冠患者提供紧急医疗救治与康复服务。

  2、预防和控制新冠肺炎的传播与流行

  (1)统筹与调整市区间的防疫分级;(2)建立返程人员的自主健康管理档案,详细记载此类人员的旅行史、接触史、暴露史以及人员在疫情期间的主要生活轨迹,要求此类人员在乘坐交通工具期间认真填写包含以上信息的旅客信息登记表,建立健康管理咨询档案,并且完善到疫情防控的大数据库中;(3)通过科学隔离,由社区通过颁发健康卡与及时申报制度,有效防范外地输入型病毒携带者;(4)对于刻意隐瞒与严重违反疫情防疫规定的个人可以纳入社会征信黑名单,切实发挥威慑作用;(5)积极推广医疗适宜技术及人工智能设备进行疫情防控。

  3、建立疫情风险信息沟通平台

  提供该平台的目的主要在于唤醒市民对传染病的重视与强化危机意识,目前的疫情防控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配合政府防疫行政行为,有效阻断防疫扩散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提供地方特色的民众防疫与措施宣传服务,除延续传统媒体还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增强市民的参与与互动,此外,应当设立“澄清专区”,确保市民获得正确讯息和回应民众意见,抑制不当言论的扩大与误导。

  4、设立权责分明的慈善捐赠绿色通道

  做到慈善款项支出明细、定向捐赠物资流向、慈善物资质量保障的全方位监管。

  5、禁止歧视和关注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权益

  应当杜绝疫情影响下的健康权益的歧视问题,落实人文关怀性质的心理健康疏导。特别是对脆弱群体比如患者及疑似患者。而对于特定职业群体包括医务人员、军警人员、医疗废物处理人员、丧葬人员及防疫交通运输人员等群体的心理健康疏导,应当配套对疫情防控突出贡献者给予及时表彰奖励。

  6、落实弱势群体在防疫中的特殊健康权益

  主要是针对残疾人、老人、孕妇及儿童在防疫中的特殊性,在探讨救治方案时要予以特别考虑,比如针对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问题及其他弱势群体的特别治疗与护理方案。

  7、严控因疫情引发的叠加损害

  对于未来疫情的预判,应当防止与动物疫情(比如禽流感等)、自然灾害(比如地震)及经济危机等同时发生时的叠加损害。同时,可以考虑通过应急防控保险与基金的方式来应对。

  总之,北京市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应对与防控应当力图发挥最佳的防疫效能,加速升级防疫治理体系,彻底杜绝特大疫情,确保全体市民的生命健康权益。

  (执笔人:乔宁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上一篇:从《中国有嘻哈》再到《中国新说唱》,中国的说唱变味了吗?
下一篇:中国大妈在球场跳广场舞,美国大妈却成了勇士啦啦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