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睡不着睡不好,怎么办?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0-02-23
手机版

  他们是逆行的白衣天使

  他们是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士

  可他们也是普通人

  面对疫情危机和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

  医护人员同样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如何帮助身处防控一线的他们

  进行心理减负、对抗压力?

  中国之声特别制作《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

  今天邀请到的心理防护专家是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马建青

  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是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斗争的战士,他们清楚自己的责任,知道保持身心健康,保持战斗力的重要性。但也有的医护人员越是想睡好觉,越睡不好,时间久了还会产生自我怀疑。您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案例?

  马建青:“举一个这些天咨询过我的案例,有一个案例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来访者是武汉某一个医院的护士,她说这段时间以来,经常晚上睡不好,一合眼,眼前就容易出现病人们痛苦无助的眼神,而且还经常半夜里做噩梦醒来。但是她说责任感又驱使她每天还要照样打起精神来去工作,去照顾病人。她很担心自己这样会不会哪一天会垮掉,另外,她还流露出自己这样的一种状态:是不是好像自己很脆弱?”

  

  这个案例是不是具有代表性?您是怎么给她心理治疗的?

  马建青:“我觉得这是比较有普遍意义的一个案例。首先她在遇到这种困难的时候积极求助的愿望和行为,这样做本身就是在积极地调整自己。接着我说我要向你和广大的医务工作者表示敬意,你们是抗击疫情一线的英雄。在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中,你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不仅仅是工作强度大,工作难度高,而且你们还要冒着自己被感染的风险,甚至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你们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消极情绪甚至是很糟糕的情绪,这都是可以理解,很正常的。

  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我当时带了83个人去从事心理援助工作。我们当时面对前去抗震救灾的医务人员、解放军官兵中间所出现的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当时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正常人群面对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所以你现在出现的这种身心反应其实都是正常的。如果要是换成我,也会有这样的一种反应的。”

  

  听了您的话后,这位一线的护士有什么反应?后来她的情况有没有得到缓解?这个案例对广大的一线医护人员有什么指导作用?

  马建青:“她当时听了我的这句话以后说,听你这么说,我感觉到好像被理解了,感觉到好受一点。她说,这段时间来我都不敢跟别人说我的这种情绪状态,怕家里人担心,怕周围人说我软弱。当时我就跟他说了几点我的一些想法,我觉得这想法其实也是具有通用性的。

  第一,你要积极暗示自己,要接受自己的情绪状态,暗示自己有这样的一种反应是正常的,你要一遍一遍的对自己这样说。第二,如果这种情绪出来的时候,你让自己深呼吸,深呼吸有助于让你自己放松下来。第三,你要多跟人交流,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各种各样的方式,跟家人、跟朋友聊聊天、说说话。这样既是情绪的一种释放,又能够得到比较好的社会支持。第四,你要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该睡的时候就睡,该吃的时候就吃。越是有序的作息时间,越是有利于保持生活和情绪的正常。

  几天以后,我又接到了她的电话,她现在已经能够接受自己的这种状态了,就没那么紧张和担忧了。虽然有的时候情绪还是会有一些,但自己感觉到控制能力增强了不少。”

  

  总台央广记者:朱敏

  新媒体编辑:李潇雯

上一篇:广东药科大学2020考研成绩查询时间 | 查询入口
下一篇:说唱圈抢人大战?中国新说唱 vs Listen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