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孝悌观的基本内涵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17
手机版

  摘 要:面对春秋之际的重组与聚变,孔子吸收借鉴夏、商、周时代的孝道思想,认识到宗法家族、血缘亲情的巨大作用,倡导孝悌,并把孝悌观作为自己学说体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关键词:孝悌观 血缘亲情 道德伦理

  孔子是中国文化集大成者,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孔子的孝悌观,更是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孔子孝悌观的产生

  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大裂变时代,文化重组的格局逐步显现,各种思想冲突交织与渗透在宽松、活泼的思想环境中,阴阳、儒、墨、法、道德等诸子百家在风格上各具特点,孔子思想在其间蓬勃发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文化基础

  孔子的孝悌思想是对周朝传统孝道思想的重构。德和孝是贯通周代文明社会的道德纲领。“孝”起源于原始社会对生殖繁衍的崇拜。夏、商、西周时期,孝道的政治功能逐渐凸显,利用宗族血缘关系维护政治权力,保证自己的统治,其中以西周最为典型。

  父权家长制在周朝的宗法体制中具有权威性,对维护权力统治有重要作用。父权家长制在国家权力机制中表现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即上下尊卑等级关系。周天子诸侯有严格的等级隶属关系,就是分封诸侯内部亦被划分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和荒服五个等级。周礼就是规范每一个等级的人所应有的权利义务,以及活动的礼仪准则和规范,从而确定等级隶属关系,君臣关系。这种等级隶属关系反映在政治、军事、经济、宗法、祭祀、礼仪等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西周的礼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次文化创新,虽然随历史、社会的发展,周朝的礼制文化显现出劣根性和落后性,但是周人确立的上下尊卑等级关系(礼制)和与之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乐制),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影响巨大。周代的礼制是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威严不行;祷祀祭礼,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周制规定,各级贵族祭祀、用兵、朝聘、婚丧,都要遵循严格的合乎其等级身份的礼节仪式,以体现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的上下尊卑职别。周人推行的种种制度典礼实质上无不透着一种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发展。孔子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孔子倡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与周朝文化模式有着明显的关联。孔子把周人具有伦理政治意义上的孝道观念,发展改造为一种个人道德修养的孝道观念。

  (二)现实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竞雄,百家争鸣。周天子权威失坠,“礼崩乐坏”,“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数》)中国社会正值大裂变、大重组时期,孔子看到当时社会礼乐崩坏、民生疾苦的社会现实,认为这个时代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普遍混乱,期望进行一场社会和政治革新,以实现中国社会秩序的复兴和重建,于是他以血亲道德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为基础,对中国社会政治秩序进行了伦理化、道德化的设计。这种伦理化、道德化的制度设计以孔子的孝悌思想为出发点。

  二、孔子孝悌观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孝悌观重视血缘亲情之爱,维护了血缘宗法家庭的稳定。他把父母由生到死的过程与孝悌观结合,突出了亲人之爱与人性的和谐。

  (一)追孝

  孔子倡导对祖先的情感祭拜。春秋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的社会理性开始觉醒,人们对祖先、鬼神畏惧程度减轻,祖先崇拜趋于理性。如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孔子不相信鬼神实有,但他把丧葬祭祖作为孝的内容加以提倡,“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这种做法原因是“……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孔子讲究祭祀以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孔子十分重视追孝、送终。“丧事不可不勉”(《论语?子罕》)“祭思敬,丧思哀,其可以矣。”(《论语?为政》)

  (二)孝生

  西周以前孝顺父母侧重于物质生活的奉养,孔子大大发展了孝顺父母的观念,提出了精神奉养的主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乎?”孔子讲的孝更重视情感的生发。孔子所以重视孝的精神层面,主要看到了精神奉养对父母内心愉悦的巨大作用。孔子说过:“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礼记?檀弓下》)只要能保证父母精神上的愉悦便称之为孝子,从内心敬爱父母,父母病了,会忧心其疾;父母年事渐高,则喜惧参半,孔子将孝建立在血缘情感上,从而使孝从宗教伦理转变成对自我意识进行反思的人生哲学。

  (三)无改父道

  孔子要求子女继承父母的志向和处事原则。“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孔子的孝道观不仅局限于感性态度,更向理性观念迈进一步,从而使伦理道德与政治信仰融为一体。

  孔子在对待继承父道的过程可能产生的矛盾与分歧,提出了“几谏”、“父子相隐”的原则,把看似违逆的行为扩充为忠孝体系中,突出了维护血缘亲情的重要性。

  三、孔子孝悌观的主要特征

  孔子的孝悌观通过礼法实践、情感内化以及政治伦理化等机制运行起来,从而使孝悌观发展与完善为一套完整的伦理体系。

  (一)以礼释孝

  孔子学说的孝悌观念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孔子把孝悌行为作为学习文献典籍等开展深入学习的基础,认为只有躬行实践根本德行之后,才有学习其他方面的资格。孝悌之德通过“礼”实践和检验。《论语?为政》中记载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并进一步解释其含义,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以礼释孝,认为孝道的根本是不违背礼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对礼的本质作出解释,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把礼的道德情感和践行这种情感的自觉性置于核心地位,因此孔子在不同场景讲孝道时,十分强调这种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自觉性。如子游问孝时,子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乎?”子夏问孝时,孔子说:“色难。”(《论语?为政》)以及“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二)具有鲜明的道德伦理意识

  孔子强调重视情感的自觉性的同时,将社会外在规范进行转化,使人情感的自觉性进一步内化为道德伦理意识。孔子以“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使用“忧、惧、喜”等具有强烈感彩的表达方式,突出了前人未曾表现过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至此孔子对中国社会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设计,孔子积极确立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性对中国建立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具有重大作用。

  (三)道德情感作用于社会政治秩序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伦理秩序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亲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上,孔子说过,孝慈,则忠。(《论语?为政》)向下,“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孔子给道德伦理秩序赋予了情感合理性,使社会政治与情感心理有机结合。孔子说过:“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坚信孝悌观对政治产生着重大作用。统治者和百姓自觉遵守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各项要求,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礼治秩序,政治伦理化了,伦理政治化了。孔子把血缘亲情扩展为社会伦理的原理和国家政治原理,构建起互惠互动的双向伦理关系,建立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政治秩序。

  孔子的孝悌观十分强调血缘亲情的道德义务,强调情感的真诚和热爱,对当时和后世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年11月第1版。

  [2].【美】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大象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3].周其凤:《诸子源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2版。

上一篇:大型社死!56岁男子猥亵朋友女儿,实名登报道歉!他的报应还不够
下一篇:“了不起的大胸女”10部精彩美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