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陈秋平:怎么写好微电影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提示: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编剧帮

  陈秋平/文 斯想/编辑

  关注编剧帮微信号:bianjubang

  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言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美好到人人都可以做电影,人人都可以当编剧,当导演,当演员,这一切皆因一个巨大的变化,那就是我们有了互联网,我们有了根植于互联网的新的艺术物种——微电影。

  作为一个文学青年,一个想当编剧的人,你面对这个美好的时代,做好准备了吗?好吧,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关微电影创作的具体写法和一些需要注意问题,来帮助大家做好这个准备吧!当我们想写微电影时,我们要知道应该怎样去写,怎样把微电影写得尽可能好看一些。

  一、为什么选择微电影?

  

  1.微电影是编剧的学校

  影视剧本的写作是一门技术,技术是需要学习的。学习的方法很多,包括理论学习,但写作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训练,是实践。怀揣编剧梦想的年轻人很多,每一个编剧追梦人在走进职业圈子之前,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巧和创作方法。

  然而大多数人不是科班出身,自己的作品没法被专业制片公司采纳,也很难有一步到位的机会获得专业公司的约稿,或者有专业老师的引领。于是,我们必须想办法找到一种更加便捷的途径,来形成自己的专业素养。如果我们写微电影,就能非常快地进入这个领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都会很好。

  微电影虽然短小,一部作品最长也就三四十分钟,但它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能够把一个微电影写好很好,事实上出了结构能力之外,基本可以具备写更大作品的能力。

  大电影,电视剧的写作,因为片子更长,是长篇结构,可能还需要更加宏大的把控能力和技术。但就局部写作而言,无论是一场戏的写法,还是台词和细节的捕捉和表达,微电影和它们是没有差别的。也可以反过来说,大电影和电视剧的制片人,完全可以通过一个优秀的微电影剧本,发现一个潜在的剧本创作人才。

  2.微电影充满机会

  从宏观上来看,写作电影和电视剧的机会是很少的。简单做个统计,大概中国每一年拍的电影就几百部。这几年增长的比较快,估计就是六七百部。电视剧充其量也是这个数量。而我们想学编剧的人,是多少呢,可能是几千,甚至几万。

  假如我们把每年生产的电影和电视剧比拟成为一所学校,这个学校每年的招收名额大约在1400人(平均一部作品一个编剧)到2800人(平均每部作品两个编剧)。问题是,现在的职业编剧已经上千,加之绝大多数制片公司的剧本都是订制的,外稿采纳率极低。

  这么几个岗位,有那么多人去竞争,对于初学者或草根编剧来说,机会就显得微乎其微。这也是许多新编剧感到剧本难卖的原因。而微电影因为门槛低,投资风险小,剧本需求量巨大,对新编剧来讲,机会几乎是无穷的。

  3.微电影代表新的传媒模式和商业模式

  我们从事的这个行业,叫注意力经济,或者叫传播经济。通俗的说法,叫眼球经济。实质是靠信息的传播来创造财富,创造经济的。在传播的过程中,吸引的眼球越多,传播力就越大,经济循环和财富增长就越快。

  而微电影的特质是:

  第一、短小,观看方便快捷。

  第二、因为短小推荐转发很容易。

  一部大电影我们很难看完,看完后很难推荐。第三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社交软件(如微信、微博等),可病毒式传播。

  所以,我们说微电影是长了腿的媒体,它自己可以走。正因为这个突出的传播性,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把广告拍成电影!这样的电影不须特别插播贴片广告;这样的广告不须花费巨额的广告费。这种商业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微电影创作可操作性强

  无论自己写剧本卖掉,还是自己把剧本拍成片子,微电影的可操作性都非常强。对于许多新编剧,写了剧本没地方投,投了剧本没有人买,有时剧本卖掉了却迟迟不能拍摄,拍摄了的也有可能不播不放,无法实现最终的价值。但微电影的投资小,门槛低,剧本一旦写出,被拍出来的几率大,拍出来之后直接上传网络,就完成了整个创作。

  拍一部微电影究竟要多少钱?说多,可以多到几十万,说低,也可以低到几千元,或者几乎不花钱。我所认识的许多年轻人,他们因为兴趣,因为热爱,自己行动,就将自己的剧本拍成了作品,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成绩,一切皆可操作。

  编剧的成功,绝对不是卖掉剧本,也不是在某个纸媒上发表剧本,而是将剧本演出来,拍出来!

  5.微电影是新的生活方式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民艺术家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中缺少不了文化艺术的部分。如今的休闲娱乐已经充分多元化,人家可以喜欢唱歌跳舞、下棋钓鱼,你也可以就是喜欢写作或拍电影。微电影,正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

  电影也许是许多人的梦想,但拍电影,已经不是梦。或者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新的一种娱乐形式,或者叫生活方式。微电影,完全可以成为类似于卡拉OK的娱乐形式,走进你的生活。

  每一个唱卡拉OK 的人都希望自己唱得很好,甚至愿意自己唱的非常好,去参加比赛,参加好声音,可以名扬天下,可以吃这碗饭,但是即便成不了歌星,人们也因为有了卡拉OK而多了一种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我们乐在其中,拥有自己的追梦同伴,有了自己的粉丝,其实,这才是艺术的本质。

  6.微电影编剧自我营销的最佳广告

  很多编剧朋友总是问我一个问题:如何保护自己作品的版权?怎样避免剧本被人偷?我给了一些建议,比如到版权局注册版权等,但我也提供了一个逆向思维的建议,那就是小作品没有必要防范版权被盗被侵害。为什么呢?

  因为过度的防范,会阻挡你的作品传播,然后影响你的写作特长被人发现。

  如果我们总担心剧本被人抄袭,被人剽窃,我们一定会使劲捂住口袋,不让人阅读我们的剧本,更不愿意通过网络将剧本传播出去。那样,我们的剧本就就会像一个藏在深闺的美女,无人知晓,无人问津,永远不会有人来给她提亲,更不会因为她的美貌名扬天下。

  如果反过来,你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将剧本广泛让人穿越,这样做剧本被剽窃的几率反而减低了,因为想偷到剧本的人会觉得知道真相的人太多,剽窃风险增大。我说这句话的真实观点是,把你的剧本当做你的才华的广告,因为我们当编剧的人,出售的与其说是剧本,不如说是才华。

  也许我们的开放会导致某部作品被盗,但剧本他可以偷走,才华是偷不走的。我把这个理念放在微电影上也是一样的,由于微电影本身的传播能力强,一旦你的作品拍出来以后收到观众喜爱和追捧,你就有了一个很好的营销广告,是你这个人的才华的广告。一部上亿票房的电影,假定50元一张门票,也就200万人看到。

  而我们发现许多微电影的点击量上了亿,那你的潜在的票房应该是多少呢?看到你写的微电影有骄人成绩,你还会为没有职业制片人来找你写剧本吗?

  二、怎样策划和构思一部微电影?

  

  策划和构思一部微电影,和构思一部大电影或电视剧是差不多的。在编剧这个行当里面,我们常常发现很多人写作能力很强,许多编剧从前是写小说的,写功没有问题,但作品写好了,寄出去,却石沉大海。这其中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出在策划阶段,或者说构思阶段。写得好,还得想得好;想得好,确立了写得好的前提。那么,策划和构思阶段,应该来注意些什么呢?

  1.选择并确定题材

  题材是什么?我的理解,你写什么,什么就是你的题材。

  写工业,就是工业题材;写医疗,就是医疗题材;写爱情,就是爱情题材;写夺宝,就是夺宝题材……。选题永远都是一个大问题。选题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叫自主选题——我们通常说的自主创作,自由创作。我自己脑子里面想要写什么就写什么。

  在微电影创作中,是常见的方式。另一种叫命题创作(命题作文)。

  编剧接到一个写作的指令,按照下指令人的题目和要求进行写作。相当于一个生产单位接到的订单。例如某个公司,不管是制片公司、广告主、电视台,还是视频网站,他们想拍一个微电影,把这个剧本创作的任务交给一个编剧。

  无论两种方式里的哪一种,选题都是一个难题。自主创作没有题材限制,需要选题的空间大,自由度大,但也因为大就容易迷失,反而不知道写什么了。命题创作在题材上已经有了限制,自由度小,但也因为有难度,反而能够逼编剧找到一个宏观题材下的具体的切入点或视角,创作出独居个性的作品。

  选题中的排除法——为了找到最佳题材,首先做减法,做排除法。

  就是避开不能写,不擅长写,和自己不愿意写的题材。通常讲,首先要避开题材“禁区”,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影视审查案例,有些题材是不能写的。这些要避开,放弃掉。然后在排除自己不擅长写的和不愿意写的,剩下的就是可写的了。

  从微电影的形态来讲,还有一些题材要排除掉,比如长篇故事,无法在短小的微电影篇幅里表达。比如投资过大的,由于微电影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不可能用过高的经济投入去创作和制作微电影,古代题材,年代题材,科幻题材,涉及到大量的服装、化妆、道具和置景的,涉及到高成本电脑特效的,涉及到时空转换场景变换太多太大的,都要被排除掉。

  比方让你去拍微电影《1942》,那就很可怕,成千上万的逃荒饥民,怎么拍?怎么写?命题作文相对在选题上好一些,再大的规模和投资,只要甲方出钱,为什么不可以创作呢?

  总结一下,自主创作要避开禁区和不适合微电影表现的题材;命题创作,要把命题的限制和局限,变成你的动力,不要变成你的阻力。

  2.提炼主题

  当一部作品还在研讨题材的时候,其实离创作还远得很。但是当我们讨论主题的时候,创作已经开始了。

  题材和主题是两样东西,题材是你写什么,而主题,是指的你想说什么,想通过一个故事表达什么思想,什么观点,什么评价。我们往往通过一个题材来表达一个主题。有时,同一个题材,可以表达不同的主题。

  我们经常搞混淆,比如经常有人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其实,爱情是永恒的题材。主题通常是一句话,是一个有完整意思的句子。比如爱情是美好的——这就是一个主题。主题的产生,有可能是根据题材,甚至根据素材,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形成主题。也有前置主题的,就是命题作文。

  比如我想讲一个主题:两口子吵架不记仇。于是,我挑选了两个故事来说明这个观点。这个就是我们提倡的:主题先行!为什么呢?当你确定了一个题材,想开始写作的时候,往往发现难以下笔。这个题材,我可以有一百种方案,一千种方案,甚至一万种方案来讲这个故事。但真正写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会迷失方向。

  写着写着就跑偏了。尤其是微电影,篇幅太短,容量太小,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主题,就没有清晰的写作思路,写的过程中一定迷失。经常看完一部微电影,觉得不知所云。这种情况就是编剧在写之前和写当中,没有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想清楚。你不清楚,讲出来就是模糊的,观众看起来就糊涂了。

  

  3.设计主人公

  主人公和主题是相辅相成的。主题是人物行动的彼岸,人物是主题的载体。当确定了主题,就要设计出一个合适的主人公,用他的故事来表达那个主题。一个主题是靠主人公的一段故事,一段经历,一段命运,一段机遇来表达的。

  许多情况下,主题一旦确定,主要人物也就明晰了。比方说,你写的是奋斗让人返老还童,那主人公一定是一个老年人。比如你写母爱无疆,肯定不会选一个男主人公,一定要选一个女的。设计主人公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要求,是要强调主人公性格的鲜明性和极致性。

  当我们要写一个剧本的时候,是要讲某个人的故事,确定这个人物,一定要充分考量这个人物的充分个性化,鲜明生动,独一无二。

  只强调人物的个性化还不够,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 ,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设想我们在生活中随便找出一个人,他一定是独一无二的,然而他并不一定有故事。我们首先需要的他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同时还需要他是一个性格上具有极致性的人。

  极致性就是极端性,就是强化对比与反差。比如说有一个人是一根筋,一个人疯疯癫癫,一个人坚毅和执着,这就是极致化。一个主人公性格的鲜明性和极致性,决定了这个人有没有故事。有了前面的三条,就可以开始动笔了。

  总结:第一要有很好的选题,第二确定的主题,第三设计一个具备性格鲜明性和极致性的人物。

  4.元素的植入

  因为微电影的体量特别小,没有长篇幅给你慢慢去表现和表达,不可能那么从容,我们要在及其短小的篇幅里迅速把观众的注意力抓住,还要感动观众,让观众喜欢,我们要考虑充分启动让人感动,吸引人注意力,激发人兴趣的热点焦点,这些,就是元素。

  A.情感元素

  

  李安导演作品《理智与情感》

  亲情,爱情,友情。如同学情、手足情、同乡情、战友情,甚至是翻脸的哪种情,如怨恨,嫉妒等。简单说,就是恩恩怨怨,爱恨情仇。

  我们还可以更具体一点,例如你写爱情,要在脑子里搜索,什么样的爱情曾经让你感动过激动过?那种爱情让人牵肠挂肚?有没有记忆中的旷世生死恋?例如你写母爱,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道听途说,有没有一两个伟大母亲的记忆?那么你这里面有没有,真正值得大家去爱的,把大家感动的这么一个母亲?如果有了,在衡量它够不够强烈?如果够,就想法将其植入到你的故事里。

  B.情绪与节奏元素

  

  电影《速度与激情》

  当我们看电影时,被吸引被打动的不仅仅是感情,还有情绪。有时我们迅速被一种情绪带起来,忽而高亢兴奋,忽而低迷跌落;忽而急促紧张,忽而舒缓悠扬。

  例如我们看《速度与激情》,被飞车所带动,就是情绪和节奏的元素。怎样找到这些激发情绪的元素呢?想想人们在生活中那些事物会严重刺激感官,就明白了。你要刺激观众的视觉、听觉,甚至想象中的触觉。例如你写一场充满细节大汗淋漓的戏,就让人似乎感到触手可及,让人毛孔的立起来,这样的元素,要想法在微电影里植入。

  C.文化元素

  

  电影《万箭穿心》中的武汉人上班途中的“吃饭方式”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群人长期形成的共同习惯。

  当我们说某一特定人群在共居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一些方式,吃饭方式,就叫饮食文化;休闲的方式,就叫休闲文化……。文化的东西是深深植入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每一个群体中的,植入后对故事展开提供了环境 、氛围和情景,也充分吸引了眼球。

  D.流行元素

  

  电影《家有喜事》中张国荣与毛舜筠的流行“服饰”

  流行也是一种文化,但它来得更直接,就发生在当下,而且就是人们的关注热点。

  如果我们写一个当代题材的微电影,就应该考虑植入元素。近期流行什么歌曲?流行什么时装?流行什么时尚?流行什么语言?流行什么段子?有了这些流行元素,观众会产生共鸣,会心一笑,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时空。

  E.怀旧元素

  

  电影《重返20岁》全片都洋溢着一种怀旧气息

  这是在寻找人们的共同记忆,一种寻根的心理。

  人的本能中有一些哲学思考,我从哪里来?当我们看年代剧、历史剧的时候,一定有怀旧的成分。比如你写老同学聚会,一定会植入当年的话题,当年的用品,当年的歌曲,这些叫做怀旧元素。

  F.猎奇元素

  

  电影《指环王》

  人类充满好奇,会永无止境地探寻未知的事物。

  猎奇的心理特征,和怀旧、热点、流行、共鸣等是相反的,后者是越熟悉越好,而前者确实越陌生越好。例如我们写寻宝、探秘、探险、奇幻、科幻,像《指环王》、《哈利波特》等等,就是启用了猎奇元素。这些东西迅速可以把人的好奇心勾起来。并乐此不疲地要往下看。

  G.性元素

  

  电影《推拿》中黄轩的大尺度床戏

  我们常说,食色性也。说明吃饭和性是人类的一个共同本能,这个本能非常重要,是戏剧中非常强大的一种动力,也是人活着非常强大的动力。

  生活中我们会说某人色眯眯,是个老色鬼,让人反感。但反过来每个人的内心中又都挺“色”。男人想看美女,甚至美女的裸体;女人喜欢打扮得花枝招展,穿衣服时要尽量紧身一点,透一点,薄一点,露一点,为什么?因为上帝要人类繁衍,就给人身上植入了性兴奋,性吸引的元素。如今作为编剧的你,就是你作品的上帝,所以你要植入性元素。这样,你的作品才能吸引人。

  H.暴力元素

  

  《杀破狼2》

  暴力也是一个人的本能!人在蛮荒世界生长的时间远远比文明这个时间要长,在人的基因里有一种野蛮的暴力倾向。

  只有暴力能够让原始人觅食生存,抵抗侵犯,逃避危险。当然,毕竟现代人已经经过了几千年的驯化和文明教化,当我们在写暴力的时候,要加一个文明的帽子,比如战争,我们就要分辨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所以我们要反战,反暴力,反法西斯;所以我们要正义战胜邪恶。但不可忽视的是,暴力带给观众强烈的刺激,让人喷血,让人充满热血。这个也被叫做暴力美学。

  I.伦理元素

  

  李安导演作品《饮食男女》

  伦理元素是必须要确定的,具体一点说,在我们的微电影中,必须明确歌颂什么,批判什么;弘扬什么,鄙弃什么。我有一句话,戏剧中的一切力量皆来源于真善美。

  要想让一部微电影(大电影也一样)好看,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这个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政党,哪一种政治思想决定的,而是人类文明的必然结果。这就是所谓的普世价值。全世界的人类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丰厚的精神文明成果积累,于是我们就形成了对错的判断,有了道德的审视。如果你在作品中植入了伦理的元素,甚至探讨伦理,形成道德上的冲突与纠结,你的作品是有深度的,也会更有吸引力。

  当我们策划或构思一部微电影时,考虑以上几点,就基本上能够判断你马上要写的这个东西到底值不值得写,或者,也基本上可以预测这部作品未来的成败。

  三、需要什么技巧?

  写一部微电影,和写一部大电影或电视剧,在策划和构思方面,是大同小异的,但讲微电影的技巧,可能会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就列举几点在下面:

  1.强设置

  每一个电影的开端部分,一定会有人物、地点、时间,而且人物还不止一个,可能是若干个,这时我们需要设计。

  在电视剧或大电影中,可以从容设计,可以有较多的开头形式。较多的开头是人物常态生活的展现,有一个铺垫,让观众渐渐人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境遇等等。

  但微电影不行,微电影总共只有那么一点时间,不能来一个长长的开头。那样既抓不住人,又浪费金钱和资源。怎么办呢?

  强设置!在人物性格的设置上,要强烈,要鲜明,要极致。包括人物的前史,以及人物所处的境遇环境,一上来就给一个很强的设计。

  几个人物关系,一上来就要紧张,要感觉到有戏,要剑拔弩张!强和弱是怎么具体来表现呢?要做到很难吗?

  举例一:微电影《硬币》

  举个例子,我曾经推荐过一部微电影,叫《硬币》。这个微电影讲的故事是很温暖的:

  

  一个离婚女人,,每天守着她的营生——大街上的一座报亭。每天卖报纸,并经营这旁边的一个电话亭。一天来了一小女孩,稚嫩的声音对她说:“阿姨,我要换硬币。”电话亭里的电话是投币式的,必须要用纸币换硬币才能拨打。女人一看孩子手里拿的要一张纸片,不是钱,就没有理她。“你这不是钱,不能给你换硬币!”女孩说:“我要给我妈妈打电话,我妈妈去天堂了。”这句话把一个表情冷漠的女人打动了。这就是强设置!微电影一开始,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具备较强的对比与反差。一个经历了世事折磨,满眼沧桑,面目冷漠,抽着烟,对世界充满怀疑和敌视的中年妇女,忽然被一个天真烂漫,孤独无助,执着地想用玩具和制片换硬币给天堂里的妈妈打电话的五岁小女孩所打动。 关键是,那个沧桑冷漠的女人,通常需要大篇幅的铺垫和介绍,才能让观众知道。在一部微电影里,该怎样做呢?真正的开头是这样的—— 有个男人正在打电话,内容大体是向朋友借钱,说自己老婆生双胞胎。打完电话临走时对看报亭的女人说:“当初你生不出,现在这个又猛生,真受不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显然这是女人的前夫,来这里“嘚瑟”了。几句话就对比出女主人公的孤独、落魄、不如意,这也是强设置。小女孩出现,天真无邪,美丽可爱,想给天堂的妈妈打电话,也是一句台词就把前史带出来了——这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可怜的孩子。

  举例二:广告微电影《留下我》

  还有一部微电影,是外国的,其实是一个广告微电影,叫《留下我》:

  

  一开始是一个男人在看全家福照片,还有他妻子的照片,然后他将几个装着照片的相框都收进抽屉,关上。这时来了一个老人,是他老父亲。他拍拍男主人公的肩膀,像是安慰他。老人拿着一部照相机说:“过去的就发放下,高兴些,给你照张相。”快门“咔嚓”一声过后,男主不见了。老人低头回看相机,发现儿子被照进了相机。

  这部微电影的强设置,是这个男人一上来只用一个简单的想把回忆关进抽屉的举动,就告诉了观众,这是一个悲伤的男人,以及他所处人生的低谷。

  举例三:微电影《调音师》

  

  还有一部微电影叫《调音师》,开头只用一个镜头,就表现了主人公在一次钢琴比赛中的失败(因为太紧张),从而让他跌入人生低谷,不得不给人家调琴师。然后为了多赚钱,他假装瞎子骗取顾客同情,又是一个强设置。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让人物出于极端状态(不是松弛散漫的生活常态),并迅速激化,让他出于某种充满悬念的风口浪尖,这就是我们要的“强设置”!

  2.快切入

  所谓的切入是什么意思?就是我经常说的:出事了!就是要有事件发生,要人物之间迅速交手,迅速产生戏剧冲突。微电影的故事不能长时间处于一种常态。我们经常说,常态不好看,非常态才好看。

  强设置是一上来就让观众觉得人物不是一般的人物,生活不是平静的生活,不是那种闲得无聊、稀松平常的生活,从而给人一种紧张感。如果你的微电影不能做到强设置,你的作品有可能开端正处一个短暂的平静状态,这种常态不能太长,必须迅速打破,这就是“快切入”。

  继续用上面的例子,所谓切入就是要发生一点事,要让人物和人物之间发生交手和冲突。《硬币》里,小女孩用制片来换硬币,冷漠的女人不再冷漠,她手下了孩子的纸片,真的给了她硬币。然后怎么办?女人继续往前走,她从报摊往电话亭里打电话,假装天堂里的妈妈,和女孩对话。

  当女孩说,阿姨我要换硬币给天堂的妈妈打电话,就是切入。这个不会生孩子的女人眼睛忽然流露出柔情,观众的好奇心也一下子被唤起,后面将会发生什么呢?

  3.猛引爆

  切入和引爆是一件事的两种表现形式,切入要快,将的是铺垫的时间要短,不能长,必须尽快打破常态;引爆要猛,讲的是要打破宁静的事件要发生得尽量凶猛和强烈。要发生一些激烈的,强刺激的事件!并且,这个事件要能够引发观众的强烈兴趣,造成气氛的紧张,启动人物的动作——他必须动起来,必须应对变故,必须去做某一个行为或动作。

  《调音师》中,那个装瞎子的落魄钢琴家来到一户人家,继续他的调音师生意,按了几次门铃,门没开,他怀疑自己走错门,下意识(忘掉了自己是“瞎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片,看看地址是否错误。这时门开了,出来一个老妇人,说不需要调音。

  他赶紧掩饰自己的窘态,强调自己是盲人,来一趟不容易,恳请老妇人让他进屋工作。老妇人怀疑地看了他一阵,终于让他进屋。刚一进屋就在湿滑的地面摔了一跤。他手触到地面,发现让他滑倒的不是水,而是血!黏黏的血,而且,他透过墨镜,发现了死去的老头子正立坐在一把椅子上……

  这就是我们要的所谓“猛引爆”!观众看到这里,已经毛骨悚然,最关键的是,主人公的瞎子还得继续往下装,那个老妇人(杀人凶手)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他将怎样应对?他会怎样做?最终怎样了结?充满了悬念,充满了紧张感。

  4.紧扣动作,推波助澜

  通过切入和引爆,人物迅速行动起来,这时候,微电影不允许我们“花开两支,各表一朵”,我们必须扣紧主要人物的动作往下写,因为微电影篇幅有限。

  《硬币》里,报亭女人和孩子之间发生了交集,却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冲突和矛盾,但女主人公有一个显著的动作——陪着这个孩子把游戏做下去。

  怎样继续?推波助澜!女孩显然是独自溜出家门,因为她想妈妈。女人因为可怜孩子,不愿戳穿她的美好愿望,于是陪她玩给妈妈打电话游戏。开始女人不给换硬币,再到给换硬币,并假装妈妈。接通过一组短镜头,让小手和大手之间,用各种小玩具换硬币。然后女人和孩子感情渐好,还陪孩子在海滩玩耍。孩子告诉女人她和爸爸要搬家了。

  刚刚唤起了母性的女人立即感到了失落,她上门请求女孩的爸爸,带女孩去一次游乐场。在夜晚空无一人的游乐场,女孩像进入了梦境,嘉年华中的小丑,领着她去见到了思念中的“妈妈”。“妈妈”给了孩子一条用硬币做成的项链(紧扣动作)……,还有一个温暖的结尾,多年以后,女人依旧守在电话亭,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电话里一个女声说:“阿姨,我要换硬币。”女人抬头一看,一个青春美少女站在了她面前,少女脖子上挂着那条硬币的项链。

  

  《爱的拐点》

  5.拐点突出,转折分明

  所谓拐点,是指故事到某一个时候,忽然出现转折或逆转,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微电影篇幅很短,如果平铺直叙,简直没法看。

  举个例子,有位新编剧让我看他的故事,很有想象力,故事讲《西游记》里的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和白龙马西天取经,回来都修成正果变了神仙。白龙马好奇,想到凡间逛逛,于是穿越到了现代,遇到了一个美女。这女孩正处在人生的艰难时刻,遇到一系列困境。白龙马变成了女孩的好朋友,一路陪着她,把她的困境一一解决,最后是大团圆结局。

  这个故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拐点,没有意料之外。你想想,身边有一个万能的神仙,还会有什么困境不能解决?还会有什么危机?一路顺畅,万事如意,这样的故事还会好看吗?假如我们非得写这个故事不可,应该怎样去修改呢?白龙马这个神仙到凡间来变成一个帅哥,他也许可以陪着女孩在事业上过五关,斩六将。但他却一不小心爱上了女孩!接下来他就有困境了,就会出现拐点。

  他动力心,动了情,但回天宫的时间到了——这就是拐点。他该怎么做?要不要表白?要不要回天宫?拐点分明的故事才好看。

  6.高潮反弹

  这里说的是,对人物和事件施加压力,从而形成强烈的反弹,营造故事的高潮。我把这种方法叫做“压弹簧”,就是反向施压。你给的压力越大,反弹力就越大。

  压弹簧的方法是一个万能的工具,尤其高潮的营造上。什么是高潮?高潮就是在故事最后的难关出现后,在难题解决之前,那个极其艰难和紧张的时刻,以及解决这个难题时的畅快感。整个过程我们叫它高潮。

  高潮需要多高?当然是越高越好,高到极点,高到极致。怎样形成这个“高”?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反向施压。怎样理解“反向”?和什么“反”?就是和你的结局(结果)相反!

  例如你写的结局是男女主人公最终分手了,那“反向”,就是之前他们俩的感情好得不得了,好得一塌糊涂,难舍难分。假如你写的是主人公最终实现了梦想,成功了,那之前一定是绝望,一定是遇到了连观众都认为是几乎无法跨过去的巨大的坎儿!假如你写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前面一定是这两个感情深厚的恋人在爱情道路上遇到了巨大的难关,无尽的干扰,几乎绝望,几乎分手,你给的负面打压越厉害,困境越巨大,苦难越深重,最终反弹回来的回归和牵手才越打动人。

  7.出乎意料的结局

  微电影尤其需要一个想不到的结局!一个短小的故事如何写并不是很重要,只要有一个最后的大拐点,就足以支撑全剧。通篇没有一个强烈的感动点,没有一个逆向的拐点,这个故事很难让人记住,很难让人觉得过瘾。

  说得极端一点,好的微电影和坏的微电影的分水岭,就在于有没有最后的这个意料之外。

  那么,怎样设计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呢?

  伏笔与误导——这是我们常用的技巧。在故事的前部,我们需要做一件工作,叫做隐藏。也就是说,所谓的出乎意料,其实是一次揭秘。观众先前不知道某事物的存在,最终知道了。当我们看到一部伟大作品的时候,我们会感叹:这个编剧太牛了!他竟然能够想到这样一个结局,这样一个矛盾解决的方法!太牛了!他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这样的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与其说功夫下在挖空心思想一个解决危机解决的方案,不如全力以赴地去设计一个“圈套”让观众去钻。

  就是我们常说的,挖一个坑,让观众往下跳。

  第一个工作是埋伏笔。埋伏笔,不同于真正的隐藏秘密。隐藏秘密是藏得越深越好,而埋伏笔,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埋一部分,露一部分。

  第二个工作叫做误导,就是设置迷雾,引导观众误入歧途,让观众朝着错误方向去推测结果。当真相大白的时候,一方面正确的结果让观众出乎意料,翻过去回忆,观众又发现了先前已经有的信息(就是伏笔中露出来的部分)被忽略了,于是责怪自己笨,觉得编剧高!这就是所谓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四、微电影的要求

  

  1.故事单纯和流畅

  避免故事过于复杂,或干扰因素过多,避免脱离故事主线的过多的铺垫、渲染、发挥和议论。微电影的篇幅特别的小,所以一般不主张去讲一个复杂的故事。故事线索要很清晰,而不能繁杂,不能曲折,不宜有过多跌宕。

  2.冲突和危机视听化

  有些故事会设置复杂的来龙去脉,需要大量的语言来说明和解释,甚至还需要观众去分析研究,这些都不适合微电影去表现。

  微电影要表现的危机和冲突一定要直观,要看得见,摸得着。突发的,一不小心就冒出来,避免过多说明和铺垫。

  写两个人相爱,然后说很多的原因,有复杂的前史,这样写就完蛋了。一定要让他们哪怕通过一个眼神,一个离奇的小动作,比如男的看见女的裸背,忽然一阵心跳。这样的相爱,才是属于微电影的。

  3.人物性格鲜明极致

  避免人物过多和人物关系过于错综复杂。一部三十集电视剧里单线故事很难支撑,所以需要相对复杂的人物关系。在配角身上,最好发展一条辅助的故事线形成多线故事。主线故事讲累了,还可以跳到副线上去讲。微电影却要尽量避免人物关系的复杂化。我们的重点放在人物性格的鲜明性和极致性上,用性格的强烈对比与反差,去形成矛盾冲突和危机。

  4.生活的片段和截图

  微电影中我们一般很难去讲太完整、太漫长的故事,往往写的是人生的片段,或生活的截图。我们往往通过一个时空有限的角落或场景,去讲一个有立体感的故事。微电影不可能讲一个人的一生,只能是一段。

  讲截图,比如我们看一幅有故事的照片,虽然它仅仅是千分之一秒的一个瞬间,但我们可以通过图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道具、气氛、环境、光影、角度、构图等等,揣测出前后瞬间甚至更长时间里已经发生或即将要发生的故事。

  记得俄罗斯画家列宾有一幅画叫《意外归来》,我们就能通过画面上每一个人的表情和神态,去揣摩他们的身份,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正在发生的一切。微电影比一幅画或一张照片当然时空更自由,但我们可以用这个去理解这里说的片段和截图的含义。

  

  列宾《意外归来》

  5.故事有头有尾

  微电影的结尾可以留白,可以用某种开放性结局,不一定把故事说满了,说全了,但故事必须是完整的,必须有头有尾!例如《调音师》,当那个假冒的盲人调音师身处最大危险之中的时候,影片戛然而止。这样写是可以的。但这样必须建立在不影响影片的完整性的前提下。

  所谓“有头有尾”,其实是完成一个逻辑游戏的始终。提出了问题,就有解决问题;有了因,就有写出果;勾起了观众的好奇,就得最终满足这个好奇。

  关于微电影写作,当然还可以说出更多的技巧和特点,篇幅有限,仅此提供给正在创作微电影的年轻艺术家们作一个参考。

  附录:《调音师》在线观看

  调音师L"accordeur

  制片地区·法国

  编剧/导演·奥利维耶·特雷内

  类型·剧情,悬疑,惊悚

  主演·格雷戈瓦·勒普兰斯-林盖,格莱高利·嘉德波瓦

  片长·14分钟

  上映时间·2011年2月21日

  主要奖项·第37届法国凯撒奖-最佳短片

  END

  推荐阅读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 编剧王小平:小说作者改行做编剧的十三道坎儿

  ◆ 影视编剧的五节必修课

  ◆ 宋方金:十四个关于故事的碎片

  ◆ 跟伍迪·艾伦学写电影对白

  ◆ 一个编剧如何做好电影项目策划案(PPT)

  ◆ 如何写出受欢迎的爱情故事

  ◆ 解码话题剧的创作思维

  「 编剧帮专注为中国编剧服务 」

  编剧帮是微信上首个以编剧为主要订阅对象的公众账号,创建于2013年4月25日。主要为华语编剧搭建学习、交流、宣传、交易、维权的专业平台。订阅用户包括编剧、导演、制片人、影视公司总裁等影视行业人士,其中不乏大量有影响力的业内人士。截止目前已经超过十万订阅用户,几乎覆盖了整个华语影视行业的大部分影视机构。

  目前主要业务有:编剧经纪、剧本经纪、编剧培训等。

  「 联系我们 」

  微信公众号:bianjubang微博:@编剧帮

  投稿邮箱:yunying@bianjubang.com

  商务合作联系 :13520124071(微信号)

上一篇:未成年弟弟经常对姐姐做出类似性骚扰的动作,该如何制止?
下一篇:实质性突破!国内整形外科专业首个获准立项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在福建协和医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