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黎巴嫩的奥斯卡热门外语片,更像是好莱坞的“小学生”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羞辱》电影海报

  参考消息网5月14日报道 黎巴嫩电影《羞辱》在2017年74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大放异彩,摘得主竞赛单元最佳男主角奖,还获得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黎巴嫩,这个原本只在国际时政新闻中出现的中东国家,这次凭借电影走进国际视野。

  影片也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这部“冷门佳片”将黎巴嫩宏大而复杂的问题融入现实的戏剧冲突,拍成一部精彩的好莱坞类型电影。也有影迷觉得它匠气十足,只是西方目光下的定制品,是好莱坞的“小学生”。

  一句粗口背后沉重的历史背景

  黎巴嫩的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在街头发生流血冲突

  上世纪70年代初,黎巴嫩是中东数一数二的富国。正像《羞辱》中法庭上幻灯片映现的昔日繁荣景象,那时的黎巴嫩自信开放,这座国际金融之都,号称“中东瑞士”。首都贝鲁特更是闻名遐迩的大都会,衣着清凉时髦的女士在海边晒着阳光。

  早前,黎巴嫩国内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派之间保持着长期的政治稳定。随着中东战争的爆发,这种相安无事的局面也结束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和巴勒斯坦难民逃往黎巴嫩,这些外来者彻底打破黎巴嫩的势力平衡。1975年,激进的黎巴嫩基督徒和巴勒斯坦游击队爆发流血冲突,开始了两派持续15年的内战。正如《羞辱》所言:“内战在1990年结束,但是在人们的记忆里,它没有结束,民族没有和解。”战争把美丽富庶的黎巴嫩变得满目疮痍,更深的伤痕刻在人们的心中。

  基督教徒托尼(左)和巴勒斯坦难民亚西尔

  那句令信奉基督教的中产人士托尼火冒三丈,感到被羞辱至极的粗口,原本只是再小不过的纠纷,何以发展到对簙公堂?影片通过一场场法庭戏交代出前文所述的“简明黎巴嫩近现代史”,循循善诱地告诉观众两人的矛盾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巴勒斯坦难民亚西尔,颠沛流离、寄人篱下、饱受屈辱。托尼的家人在内战时死在巴勒斯坦游击队的枪下,他的极端、顽固和种族仇恨正源于沉痛往事,两人的互相攻击透露出两个民族间的偏见和裂痕。

  不过,这种把历史、政治、宗教、种族上的冲突充分戏剧化,放到人物关系的冲突上,最后想象性解决的叙事方法,总让人感觉不大高明,犹如可以批量生产般廉价。影片中不断升级的冲突设置,也极为刻意:从生活琐事骤然升级到种族冲突,托尼的妻子突然流产,激进的飞车党横死街头。为了激化而激化,如果没有强硬加入的历史背景作为铺垫,我们难以理解人物动机。

  将真实的黎巴嫩社会隔绝在外

  难民亚西尔与妻子

  影片中,难民亚西尔是个任劳任怨、隐忍沉默、自尊心强的劳工,他对托尼说:“你们黎巴嫩的基督徒在豪华别墅里晒太阳,在巴黎购物、瑞士滑雪。你们不知道何为痛苦,你们是被宠坏的孩子。”这句话更像是对西方中产所说。托尼回到家乡,直面童年阴影,与过去和解。两人在你来我往的拳头中发泄怒火,终于释然。这些都非常美国。

  不难理解,导演齐德·多尔里长期旅居法国,在美国工作,还曾是昆汀·塔伦蒂诺的摄影助手。《羞辱》比起本土的“中东电影”,更像移植了好莱坞模式,专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订制。

  托尼和怀有身孕的妻子

  例如,片头托尼参与基督教右翼集会,亢奋地喊着口号,拥护台上的总统,头冒青筋像个美国“红脖子”,而电视上也播放着煽动种族仇恨的政论节目。生活不如意,他觉得自己是种族政策的受害者,在自己的国家里却是二等公民。

  影片中还有无所不在的说教和平衡。“不要活在过去,让它控制我们。战争已经结束了。”

  为难民辩护的女律师

  导演坦言对美国法律戏借鉴颇多。值得注意地是,除了两位对质的男性,最高法院里主审案件的是位女法官,亚西尔的辩护人也是一位衣装精致,开着甲壳虫的黎巴嫩女律师。这位年轻的“律政俏佳人”因不满同为律师的父亲,挺身为难民辩护。

  此外,除了那些为了制造“社会效应”摆拍味道十足的街头暴动戏,片中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室内的法庭,某种程度上,把真实的黎巴嫩社会隔绝在门外。

  其实,影片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自身的视角,只是迎着西方目光投其所好,迷失了自我。乍一看,电影丰富深刻:父女、夫妻、中产和难民、道德与法律、历史和现实,无所不包。但仔细一看,它不过是强硬加入的平装版黎巴嫩历史,大而无当。这个羞辱感是导演强加的,观众无法感知,也无法引发共鸣。

  或许,同为中东导演,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的《推销员》能给《羞辱》带来一些借鉴与参考。

  《推销员》同样是关于羞辱的故事。法哈蒂始终从伊朗中产阶层的视角出发,他们既向往西方的生活,又被本国现实掣肘。同情下层又担心被其拖垮,不上不下,徘徊摇摆。将伦理、阶级、宗教等大问题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展示出来,戏剧性是从现实中提炼出来的。观众能在这些异国人身上获得共鸣,看到一个真实可感的中东社会。(文/戈弓长)

  【延伸阅读】《敦刻尔克》领跑今年奥斯卡提名《羞辱》角逐最佳外语片

  《水形物语》美国海报

  参考消息网1月24日报道 美媒称,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季。曾出演《嗨翻姐妹行》的女演员蒂法妮·哈迪什和出演《人猿星球》的安迪·瑟基斯,23日在位于加州贝弗利希尔斯的塞缪尔·戈尔德温剧院,宣读了入围奥斯卡奖最终角逐的提名名单,其中不乏意外。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1月23日报道,《水形物语》以13项提名领跑。该片还罕见地获得了所有技术类奖项提名。

  报道称,《水形物语》以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6项提名,成为史上第6部同时获得所有技术类奖项提名的影片,此前同时获得这6项提名的有:《泰坦尼克》《怒海争锋》《雨果》《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和《荒野猎人》。

  电影《敦刻尔克》和《三块广告牌》分别获得8项和7项提名。

  《敦刻尔克》和《三块广告牌》中国大陆海报

  报道称,最大的黑马是《魅影缝匠》,这部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提名的影片,先前并不被影评人士看好。

  《魅影缝匠》美国海报

  对美国奈飞公司来说,今天也是个好日子,该公司的二战题材影片《泥土之界》为这家流媒体服务公司赢得除纪录片之外的首度奥斯卡提名。该片获得最佳摄影、最佳女配角(玛丽·布莱奇)、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原创歌曲4项提名,蕾切尔·莫里森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最佳摄影奖提名的女性。

  报道称,提名日还有一些趣事:88岁的克里斯托弗·普卢默成为历史上获得表演类奖项提名最年长的人,《金刚狼3:殊死一战》则成为第一部获奥斯卡提名的超级英雄漫画改编电影。

  电影《羞辱》(上左)、《普通女人》(上右)、《方形》(下左)、《无爱可诉》(下右)海报

  另据美联社1月23日报道,奥斯卡奖评委会23日公布了5部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名单,其中3部为:一部讲述发生在四分五裂的黎巴嫩的一次争吵的剧情片、一部有关变性女主角的智利电影,以及一部瑞典艺术界讽刺剧。

  报道称,这5部电影将一决高下:齐亚德·多尔里执导的《羞辱》、塞巴斯蒂安·莱利奥的《普通女人》、鲁本·奥斯特伦的《方形》、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讲述离婚故事的影片《无爱可诉》,以及匈牙利导演伊尔迪科·埃涅迪执导筒、发生在屠宰场的神秘片《肉与灵》。

  报道称,大奖最终花落谁家,要等到3月4日举行的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大会才能揭晓。

  《羞辱》剧照

  《羞辱》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黎巴嫩影片。

  多尔里说:“这对我们和黎巴嫩来说都是妙不可言的好消息。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花了很长很长时间,历经重重挫折。”

  报道称,《羞辱》讲述了一名黎巴嫩基督徒和一名巴勒斯坦难民由于水管而进行了一场看似不足挂齿的小口角最后上升至激烈对峙的故事。该影片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其巴勒斯坦主演——卡迈勒·艾尔·巴沙在该电影节上斩获最佳男演员奖。

  (2018-01-24 16:36:00)

  【延伸阅读】《猎杀本·拉登》:一场皮洛士式的胜利

  电影《猎杀本拉登》海报

  参考消息网4月25日报道 别惹女人,如果一个女人决定用她全部的决心、毅力和隐忍来对付你,那你逃不出她的手掌心,即使你是本·拉登——凯瑟琳·毕格洛用她的《猎杀本·拉登》几近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真理。

  与电影《拆弹部队》类似

  跟毕格洛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那部《拆弹部队》极为类似,《猎杀本·拉登》也是一部反应美军/美国情报部队涉入(反恐)战争题材的电影,两部影片甚至在源起上也如出一辙:战地记者马克·鲍尔当年跟随美军报道伊拉克战争,后来他把自己的长篇报道变成了《拆弹部队》的剧本;也就在伊拉克战场上,马克·鲍尔开始有了写一部关于本·拉登的电影剧本的想法,而后来还是凯瑟琳·毕格洛接过了这个项目。在原剧本中,鲍尔描述了一场对CIA和美国特战队员的漫长煎熬——因为当时本·拉登依然逍遥法外,这场猎杀行动的结局是失败的,不过当开拍后不久,忽然传来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于是鲍尔和毕格洛开始修改剧本,才有了现在这部《猎杀本·拉登》。

  《猎杀本·拉登》确实命运多舛,不仅剧本得火线修订,连上映日期也被迫推迟——原定上映日期临近美国总统大选,此片被斥为奥巴马的竞选工具,片方甚至遭到了窃取军事机密的指控,为了在政治上避嫌,只好拖到2013年再上映。不过甫一公映就登上了周票房榜的榜首,也算是观众给予主创的不菲回报。

  猎杀行动经历十年漫长煎熬

  《猎杀本·拉登》还是保留了鲍尔原始创意中的情结,从2001年的9·11事件开始,到2011年猎杀行动成功,长达十年的漫长煎熬,揪心虐身,通过杰西卡·查斯坦饰演的CIA特工玛雅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开头引用了9·11事件的原始资料,但并未使用影像素材,而是把当时若干个惊慌失措的求救电话录音剪辑在一起,在一片漆黑中便唤回了美国观众对9·11的恐怖记忆——这个一片漆黑的片头跟片名也是呼应的,影片的英文片名是一个军事术语,指的是室外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刻,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之理解为片尾那场击毙本·拉登行动的真实夜战场景,或是主人公长达十年苦寻本·拉登而不得的心境。

  玛雅将全身心投入到反恐战斗中

  美国、阿富汗、波兰、英国,《猎杀本·拉登》编织了一张横跨半个地球的反恐大网,玛雅作为网中的一个小结,几乎把她的整个生命都陷入到了这场“关灯行动”的泥潭中。拷打战俘,资料搜集,情报分析,同事遇恐怖袭击身亡,玛雅的全身心都被这场痛苦的反恐战争吸附了,和蔼可亲的平民与恐怖的人肉炸弹无法区分,玛雅的生活世界就像无间地狱一样煎熬无尽——她甚至会在情报分析会上对着CIA局长大吼大叫,其压力由此可见一斑。

  影片的主体都是搜集、分析情报的过程,CIA招数尽出,刑讯逼供是家常便饭,金钱交易也照单全收。在这部长达157分钟的电影里,直到最后40分钟,我们才看到了那场真枪实弹的军事行动。乘坐直升机的美军特战队员空降到本·拉登藏身的宅院里,开展了一场狙杀战。而在这场最终行动中,我们能清楚的看到美军特战队员对平民的杀戮——从合法性上讲,这栋宅院里的男女老幼都可能是恐怖分子,格杀勿论也是符合战法的。所以,当一个妇女哭喊着扑向她丈夫的尸体时,美军特战队员冷酷的将子弹射向该女子的后背,恐怕也不能算是违背人性;而为了狙杀本·拉登及其心腹,特战队员必须让他们身边的妇女、儿童冒生命危险,如果妇女、儿童成了肉盾,也只能算是这场反恐战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但是,这真的是一场胜利么?恐怖分子攻击平民不人道,反恐战争的手段,恐怕也算不上秉承了人道主义。乔姆斯基曾在《海盗与君主》中引用了那段亚历山大大帝与海盗的著名对话——站在海盗的角度而言,亚历山大大帝无非采用了一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逻辑。

  玛雅亲自确认了本·拉登的尸体,然后,她颓然的登上返程军机,泪如雨下。

  这是一场皮洛士式的胜利,或者说,没有人胜利。

  (本文摘编自图宾根木匠所著《电影的真相:一本关乎头脑与良心的影评》一书,2018年3月出版。)

  (2018-04-25 06:07:00)

  【延伸阅读】《无妄之灾》:看阿婆的这部“集大成者”如何被改编毁掉

  英剧《无妄之灾》海报

  参考消息网5月2日报道 跟我们将诸如《西游记》这样的热门IP反复被翻拍一样,欧美影视圈也有这么几个电影人前赴后继追捧的改编原型,阿加莎·克里斯蒂(昵称“阿婆”)的推理小说便是其中之一。自2015年起,BBC每年圣诞节推出一部阿婆小说改编的迷你剧,精良的制作和相对尊重原著的呈现,吸引了不少书迷和英剧爱好者。

  继2015年的《无人生还》和2016年的《控方证人》之后,英剧《无妄之灾》去年跳票,延至今年才上线,而同名小说更是阿婆自己非常中意的作品之一,因此,BBC的这次改编蓄起了不低的期待。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无妄之灾》并没有表现出小说的精华——对比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口头辩驳推理出真相,而是花了很多笔墨去描写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隐情,家庭伦理的成分远远大过了悬疑破案。

  正值二战,瑞秋收养了五个孤儿,把自己无处发泄的母爱倾注在了他们身上。

  悬疑推理不足,家庭伦理来凑

  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的魅力之一,是借谋杀案来挖掘人性的劣迹。《无妄之灾》可以说是阿婆写作生涯后期集大成者的代表作。整个故事的张力,或者说巧妙的结构,都直接体现在名字上“Ordeal by Innocence”——破案者卡尔加里介入了一幢家庭谋杀案,死者是这家的女主人瑞秋,他的证词为被判罪的小儿子杰克洗清了罪名,这是“Innocence(清白)”的意思;然而这同时意味着,真凶尚未落网,而且是这个家庭中各怀鬼胎的其中一位,惩罚的斧头又一次悬在了半空,随时可能朝着他们的脖子砍下来,这是“Ordeal(煎熬)”的意思。

  杰克是家中惹是生非的坏小孩,以至于他被定罪后没有人想要为其辩护。

  而剧集的问题也出在这里,除了最后拆穿真凶的时刻,前面的剧情描写看起来更像是个家庭伦理撕逼剧。在富有但掌控欲极强的女主人的阴影下生活,每个人都有杀人动机,可每当观众注意到这点时,还没等我们顺着他们的杀人动机联系到案件,剧集就画风一转,上演一段扭曲关系来混淆视听,推理的节奏感非常不好。

  很明显,BBC是有意加强了家庭伦理的戏份,像是大女儿玛丽和丈夫菲利普之间的矛盾被激化,甚至给菲利普加入残疾退伍军人的设定,显得不明所以——虽然马修·古迪精彩地演出了歇斯底里的样子,侧面佐证了这扭曲的一家人如何不断“侵蚀”着他——除此之外对破案本身没有任何帮助;养女蒂娜和养子麦克之间的“禁断之恋”被多次强调,实际上这两个人从头到尾都没有嫌疑,因为剧集多次表现,蒂娜是养子女中难得的对养母瑞秋有真感情的人,所以她不可能杀掉瑞秋,而爱着蒂娜的麦克,看似对瑞秋的不满最为外化,但这样冲动的人向来不可能是凶手,反复展现这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线,只能说是出于政治正确的考虑——在那个时代,黑人与白人冲破阻碍相恋了。

  不断闪回的画面中,是大女儿玛丽和丈夫菲利普新婚时幸福的样子,如今不复存在。

  破案者卡尔加里的人设改编更是缺乏逻辑,本来在原著中,读者全部仰仗这个人的视角,来一步步了解每个家庭成员的心态和隐情,尽管有许多谎言和隐瞒,但顺着卡尔加里逐渐增长的认知,是可以梳理出一条层层剥茧的推理路径的,埋梗与下套,尽显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语言功力。然而在这版改编中,卡尔加里被设计成患有精神病史的年轻人,前两集还屡屡出现他备受疾病折磨的样子,鬼畜的特写与慢镜头营造的怪异气氛显得又重又多余,他精神状态的不稳定也无法让观众借由他找到推理的路径,因为他的证词跟其他人一样不可信,甚至剧情暗示:他与杰克有着不同寻常的私人关系,进一步扰乱了观众的试听。

  卡尔加里的到来扭转了案件的局面,但他自身极不稳定的精神状态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如果说看原著的乐趣之一是可以跟着卡尔加里逐一排查嫌疑人,那么看BBC版《无妄之灾》的感受就是,由于大量角色冲突被反复强调,会看得人逐渐丧失了想要跟着推理、思考的兴趣,索性随着狗血剧情,看到哪算哪。

  即使是瑞秋在世时,这家人给外人的感觉也是怪异而闭塞的。

  结局反转,但期待新作

  唯一改编效果不错的是结局,以及结局带来的反转,如果说前两集看得令人昏昏欲睡,那么第三集总算为BBC找回了点面子。剧情从最初的客观,到后来的直接白描,都表现出女主人瑞秋对子女严格甚至冷酷的样子,她不顾家人感受地掌控着所有事情,让别人活得透不过气来,然而这并不是全部的真相。剧集将结局做了大胆调整,女佣和杰克的关系也从恋人变为母子,因此杰克的身世直接指出了凶手——瑞秋的丈夫。

  而最后一集也展现出瑞秋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她会在严格要求子女之后,一个人痛苦的大哭,她将所有压力从子女身上接过来,自己一个人扛。虽然这样的做法并不能说她教子有方,但至少这种“洗白”足以说明瑞秋不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真正冷血无情的,是贪图钱财勾引家仆的男主人。他不仅杀害了自己的妻子,还陷害了自己的儿子杰克,甚至杰克命丧监狱很大可能也是他的作为。

  至此,一个令人唾弃的杀人凶手出现在正义的反面,而BBC大胆的改编也终于自圆其说,观众对死者的认识也经历了彻底转变,最终扒出了隐藏在这家人背后,真正冷血无情的恶魔。

  

  相比于好莱坞对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段颠覆式的改编(2017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无妄之灾》还是要更胜一筹的,尤其是精细的艺术指导和英国演员的出演,但过多强调家庭伦理而轻视推理逻辑,和为了营造悬疑气氛而刻意加入的众人一惊一乍的特写,无疑是巨大的扣分项。

  有消息说,BBC下个圣诞档将播出的是《死亡终局》,这个作品是阿婆小说里少有的没有被改编过的作品,故事发生在充满异域风情的埃及。非常期待这部阿婆笔下推理故事的遗珠,可以弥补这次《无妄之灾》的遗憾。(文/小鱼)

  (2018-05-02 13:07:00)

上一篇:【考研英语】同源文详解75期:卫报评AI伦理:焦点在人,而非产品
下一篇:贵阳六中师生三角恋杀人事件,这场多人恋情以惨烈的结局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