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评电影《林中小屋》(剧情基本上被我透了一遍,没看过的你可慎入慎入)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我对本片意见最大的就是狗血到不行的剧情。首先从编剧的逻辑说起。如我在微博中说过的,别管你是动作剧情伦理爱情恐怖还是科幻,电影的剧情是要有逻辑的——编剧的逻辑。编剧的逻辑体现在:你可以自由的设定各种各样的前提和假设,但是剧情的发展要根据这些前提和假设以逻辑线索发展。本片在这方面简直可以做为反面教材。举个例子,本片中所有怪兽起先被分别关在一个异常坚固的钢化玻璃隔间里,也没见过他们闹事儿。但奇怪的是,片中那个控制怪兽的公司大本营,连一个安全的小隔间都没有,所有玻璃都是一枪就碎。既然从事的是饲养怪兽这样的高危产业,而且能制造出这么坚固的材料,为啥不大面积推广到全公司呢?编剧没有交代,以至于最后全公司被大清洗。我猜测编剧也没想出来为什么,因为解释这个问题是要花很多笔墨很多脑细胞的劳动,但是编剧确实希望最终剧情发展是公司员工全体死翘翘,所以他在这方面打了马虎眼,懒得解释了。另外片中交代了每个怪兽体内都有自爆装置,当第一批怪兽被放出时,完全可以启动自爆装置一下子全解决掉。结果等到全公司都死得差不多了,有个怪兽已经趴在公司高管身上了,才有人想起来爆了它,还只爆了一只。

  再举个例子,开始并没有交代片中的那个傻子的身体素质如何——这就是我说的前提和假设——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傻子的身体素质自然是比不上书呆子和运动员。那么傻子在身中数钉耙而且抽大麻抽high了的情况下被一个力大如牛的僵尸拉进小树林之后是如何逃脱的?这里就是我所说的逻辑漏洞:根据你的前提和你设定的环境,按照逻辑发展不应该是这个结果。此处编剧甚至都懒得交代这个傻子是怎么逃出来的,哪怕你瞎编两句呢,哪怕你来段摇晃镜头蒙太奇呢?编剧的态度就是:反正这傻子就是没死,爱咋咋地吧。

  再来说说编剧的完整性。这片子前半段提到了好几个提示性元素,比如进山之前在一个废弃加油站五个人被一个邪恶大叔侮辱了,大叔屋里还挂着一片风干的人皮。然后这位邪恶大叔给总部打了个电话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你当然可以说这个大叔的出现就是在解构经典——因为一般恐怖片里的大叔后来都会跑出来杀人的,我偏不这么写,那我就是在解构经典——但我觉得这其实就是编剧偷了个懒,编着编着自己都忘了这个人的存在了;再者说了,一个元素上的特意处理可以是解构经典,那么多元素一并被忽略了难道都是在解构经典吗?我看就是编剧才疏学浅,编不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套用上所有之前提到的线索。但是你没办法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就不要用那么多元素,这样写出来的电影就好像是油炸鸡大排——全是鸡肋。

  再讲讲那个“林中小屋”,电影海报上把这个小屋宣传的像个次元空间入口,搞得我以为此小屋必是暗藏玄关。果不其然,其中一间卧室中有一面警察叔叔监视犯人用的单面反光镜,我以为此镜子必是将来要派上用场啦,果然,它发挥的唯一用处就是。。。。。被砸碎了。事实上,这小屋除了到处都安装了针孔摄像头,结构非常简单——上面几间卧室,下面一间地下室而已。甚至几位主演都没在屋里待多久,自打僵尸们把小屋窗子砸碎了以后,他们就都撒丫子跑到屋外面狂奔去了。即使后来跑回来坐了个电梯,这小屋的结构也比十年前那个《立方体》差远了。

   

  编剧的狗血之处先说这么说,我再往演员脸上吐几口血。最烂的演员当属那个荡妇的演员了。第一眼我看到她就知道她的角色设定是荡妇了,因为她的表演风格就是为了浪荡而浪荡,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自己演得是荡妇的那种演技,还不如直接在脑门上写上Bitch来得更直接一点。此演员在片中还毫无意义地裸了一下上两点。且不说露这一对乳房对剧情整体发展有何需要,且说这演员——你演技烂就得了,至于猴急猴急的想一脱成名吗;还好你现在年轻还没下垂,等你老了你可怎么养活自己?

  所有演员演技都很烂,包括那个运动员就义之前没头没脑煽的那两句情,恨不得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你马上就要去赴死了。

   

  我实在不懂如此烂片为何IMDB上现在的评分是8.0。对此我可以给出的解释就是:此片恶搞了美国恐怖片采取的常用套路,观众感到很新奇,甚至很解恨,因此叫好。就好像当年的《史莱克》一出现,也是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但你要知道,成为经典很难,解构经典却很容易。这个道理就好像一个作家靠好的作品成名很难,靠批评别人的作品成名却很容易。方舟子不就是靠批评别人成名了么?再举个例子,美女成名很难——因为长得美的都想成名——丑的惊天动地成名却很容易。凤姐啦,龅牙哥啦,不都是随随便便就成名了么?回过头说电影,拍出个经典恐怖片很难——而且多经典的恐怖片也会被人骂——比如经典的《午夜凶铃》《怪谈》,美国的恐怖片《驱魔人》等。但是解构经典,或者说和经典抬杠、和经典对着干,却很容易——比如此片,剧情一塌糊涂还能得到一片叫好,但扒掉这电影披着的颠覆经典的外衣,它还剩什么?反过来说,如果此片不是打着颠覆经典的幌子,那么我前文所说的那些缺点都将是人民群众攻击的重点。

  没有经典,就没有反经典。没有经典的恐怖片套路,你颠覆什么?或者说,没有假名人,你要打谁的假?没有迪士尼公主系列,你一部史莱克要拿谁开涮拿谁恶搞?每一部经典在上映之初,也是作为一个突破而登上历史舞台的,1937年《白雪公主》上映,那也是影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再比如今日看来《大白鲨》的情节有点老套,而且非常“好莱坞”,但你要知道70年代这片刚出来的时候对当时的观众那叫一个震撼。而且后来的好莱坞电影的剧情设置,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些经典的影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编剧们才大量照搬这些经典。换句话说,因为有了这些经典,你才有了今天对俗套情节感到厌倦的机会。

   

  多说两句,很多情况下经典的产生和经典情节的设置是顺应正常人类需求的,反经典则不是人类的正常需求,或者说,不是正常人类的需求。这里我要拿迪士尼公主系列和史莱克做比。迪士尼宣传的总是正面的:灰姑娘变成公主、匹诺曹变成小男孩,公主遇到王子,王子战胜恶龙……这是人类正常的需求:谁都希望一觉醒来变得更漂亮而不是更丑,谁都喜欢找个美丽的公主帅气的王子而不是头上长角的绿巨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喜欢迪士尼而不是史莱克,迪士尼宣传的概念是符合我个人价值观的。史莱克的故事只能是给审美疲劳的观众们暂时休息一下的机会,人开车时间久了视力疲劳了看看远处的绿色就会缓解——看绿皮大怪史莱克也是这个作用。你要是偏说史莱克宣传的是真爱,你要是真觉得即使你像Fiona公主那样从美女变成绿巨人,你的爱人仍然爱你的灵魂,那我只能说:be my guest.

  就像迪士尼的动画符合正常人的心理需求,其实看恐怖片的观众也是带着心理预期的,这个心理预期就是想被吓唬一下,被惊悚一把。当然你可以说你不爱看恐怖片,但是对于那些愿意花钱进电影院抱着看一部恐怖电影心态的观众来说,他们希望得到的是惊吓。这方面来看此片显然没有完成任务,看片过程中过于血腥的镜头我都闭眼没敢看,除了恶心我没觉得恐怖,看到最后已经被编剧整昏了头了,最终莫名其妙的走出剧院,得到的是一脑子问号:编剧大婶,你的重点究竟在哪里?

   

  最后再扯几句作为本文结尾。此片激发了很多人邪恶的幽默感,比如电影进行到运动员驾驶着摩托车试图飞跃峡谷最后一头撞在电网上坠崖殒命一幕,剧院里竟然有人发出了笑声。。。后来还有多次,电影中的人物被残忍的杀害的时候,剧院里又连连发出了瘆人的笑声。我是弄不懂这些人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操着什么样的幽默感,反正我觉得这样的“经典颠覆”电影看多了就是会产生这样的副作用。原因如前所述,经典电影的思路是符合正常人类思路的,反经典的思路会使人变得creepy。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林中小屋》是大烂片一部。

上一篇:聊聊近期看的几部电影
下一篇:风波过后,范冰冰未婚夫拿掉了婚戒,两人曾如胶似漆筹备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