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爱上他的?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12
手机版

  在b站上看了电影下面大家的评论,很多人都在谴责宋正远,好像说是他害得一群人都变得不幸福。是的,宋正远在我看来是有些犹犹豫豫、不够勇敢,甚至可以说他不负责任。有的朋友把所有的罪过最终归结在宋的身上,还放言“同志就不要结婚祸害别人啊,他的妻子本来可以找到更好的人嫁了的”。我认为这样的结论稍微有些言之尚早,虽然我也认为“骗婚”这样的举动是不够道德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不了解别人的生活和苦衷,就早早站在自己的道德高地上去指摘。对于别人的指责和批评需要慎重和理性,这甚至一度成为法庭存在的意义之一。其实这样一部关于同志议题的好的影片的出现,恰恰是我们去了解同志现状、尝试去体会同志苦衷的良好契机,

  宋一开始和高裕杰在一起,是真心的,但是后来为了变得“正常”,他选择了和高分手、跟刘三莲结婚,然后生子,过上了一般人眼里的幸福生活。设想一下,如果宋没有得肝癌绝症的话,他是不是会继续维持和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除了类似得绝症这样的大事故,宋应该没有动机做出抛弃妻儿、回归真爱的“壮举”。从这一点,指责他不负责任,就有些站不住脚了。况且按照剧情走向,宋还给了妻儿两套房子和自己的所有存款,而仅把一份保险金给了高,就这些做法看,我仍然认为宋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那么为什么很多观众仍然把错误归咎在宋正远身上呢?盖棺的人不能为自己辩解,但是我们可以好好讨论一下应该如何给宋正远“定论”。

  我很赞同有一部分网友的评论:“他们每一个人都好令人心疼。”现实其实就是这样的,没有人希望给别人带来伤害,只不过有些选择的每个选项都注定让人受伤(相信我,这常常是同志群体面临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宋应该同高一样,直视自己的情感,好好做自己的基佬,不要“祸害”无辜的人(指妻子)。他们的理论是基于“限制自由说”,即一个人的自由是有界限的,在不伤害他人、不危害社会的情况下,他才享有完全的自由。这当然是公认的道理,但这个道理的前提或许应该是,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空间。我这么说可能更容易理解:同志们在社会上的生存空间,比起“一般人”要小太多太多了。

  电影中宋和高的一段对白可以展示出同志生活状态的一个小侧面:高:就算我喜欢你,我还是爱她(指母亲)啊。宋:让他们不难过、不担心,就是我们的责任。高:我不懂为什么我爱你她会难过。宋:我也不懂,但是她一定会难过。

  其实很多做法是大家都熟悉又自觉地遵守的,有时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遵守,可就是会照样去做,毕竟从众不会伤害到自己。而当一个人成为少数的时候,无论他是自愿或是天生如此,他都会承受着多数对少数的压力,甚至压迫,LGBTQ就是这样。宋说“我也不懂,但是她一定会难过”,他是很透彻的,性取向不同对他来说好像就是原罪,无论家人能否接受,都注定让他们受伤。

  再看看社会上,同志的生存环境也非常严酷。他们要面临被催婚的压力,或是拥有当“光棍”、“剩女”的同时被他人说闲话的勇气,即便一个社会同性婚姻合法了,仍然减少不了职场性骚扰、在团体中被排挤等事情的发生。而在没有同婚合法的地方,当伴侣出事需要手术,你连签字的权利都没有。人是社会动物,人身关系是一个人生命中重要的部分之一,缺少了这些,他无法拥有所谓“幸福”的家庭和生活。

  记得05年超女的时候,李宇春和周笔畅的中性风成为年轻人的潮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格却常常遭受莫名的非议和攻击。“ta是男的还是女的哦?” “ta怎么打扮得不男不女的哦?” “ta是不是同x恋哦?” “好变态” “好恶心”,这些描述是我身边人的反应,而且不止年长的人会这么看。

  我认为社会需要更加多元和包容,没有谁可以被归类,没有谁应该被标签化,也就没有谁可以因为标签而骄傲。其实“同志骄傲”就是为了反击那些自以为是的狭隘的“正常人”的。最终的理想是,谁都没有可骄傲的,因为所有的取向、偏好都可以被理解和接受。就像我喜欢西瓜你喜欢苹果一样,本身就没有孰优孰劣的差别。等到那个时候,宋正远的家人就不会因他的偏好而难过,宋也才可以过上自己真正幸福的人生。

  但现实没有那么理想。现在的人们依据残酷现实做出的选择,这成为现象,就不可以归因于单个人的选择了。

  电影的叙事非常有创意。它主要通过小孩子的视角来逐渐讲述事情的经过,在保险金的脉络下,通过一些契机插叙了从前的故事,为人物的特点赋予动机,将“谁先爱上他”的谜题一点一点揭晓;中间穿插跟心理咨商师的诊疗,作为叙事的过渡。

  从现实转换到回忆的时候,非常精巧,例如:高:你数学那么好,你知道一万年是多久吗?宋呈希(小宋):就一万年啊。高:错。一万年就是...当有一个人跟你说他想当正常人然后离开了你,从那一天开始之后的每一天...就是一万年。旁白:很多很多个一万年以后,我爸又出现了。因为他决定,在剩下不多的日子里做自己。就是从那天开始,刘三莲2.0诞生了。

  短短一个片段,干干净净地交代了推动剧情发展的事件——宋因为得癌症所以决定做自己,然后从现实的脉络引到从前的故事:宋的行为如何影响着一家人和高的。

  自行体会:

  年轻刘三莲切到现实刘三莲的剪辑手法

  音乐在电影中占的比例很大,巴厘岛那首歌贯穿始终。学吉他的场景,吹口哨,到最后因音乐结缘以及舞台剧,观众在不断的重复中,了解到这首歌对于这群人的意义。等到了解清楚之后,整个故事也就讲完了。

上一篇:教育部公布的二级学科目录
下一篇:《碟中谍7(上)》票房破亿!曝“黄沙谍影”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