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伦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古代医学道德思想的发展过程
形成(春秋末期、《淮南子》、神农尝百草)——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反对草率、“知人爱人”、“留神”“精察”“勤求”“博采”——医德规范的开拓者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篇较系统地提出了医家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对病人的态度及与同行的关系等方面的道德准则——两宋林逋在他的《省心录·论医》“恒德”人命生死之所系”——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提倡“医道以济为良,以愈疾为善”——明代龚廷贤在《万病回春·医家十要》 存仁心、勿重利,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陈实功《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被美国的《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收录,被认为是世界上较早成文的医德法典)——清代喻昌著《医门法律》明确提出医生在诊治病人时的医德规范和是非标准,名医费伯雄提出:“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学医则不可。”
至此,中国古代医德思想归纳起来主要内容有:
(1)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事业准则。
(2)不图名利,清廉正直的道德品质。
(3)一心救治,不畏艰苦的服务态度。
(4)谦虚谨慎,认真负责的医疗作风。
(5)不畏权势,忠于医业的献身精神。
这些古代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至今仍然被后人传诵和继承,成为中医学中宝贵的文化和精神遗产。
(二)中国近代医学伦理学的发展
1926年的《中国医学》刊有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医学伦理法典》,全文共2339个字,其中涉及到对一般医疗行为的论述。这在20世纪早期全世界的医德规范中是少有的,体现了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所特有的医学伦理观。此法典还明确规定:医生的职责应是实行人道主义,而非谋取经济利益。
1932年6月上海出版了由宋国宾主编的《医业伦理学》,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医学伦理学专著,表明中国已由传统的医德学进入到近代医学伦理学阶段。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医学伦理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1941年给延安中国医大的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医学伦理学阶段的内容奠定了基础,成为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新中国建国后,中国的卫生政策侧重于预防为主、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和中西医结合上,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时期医学伦理学的价值取向,即为社会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二、国外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希腊《希波克拉底誓言》——古罗马盖仑——古印度——古阿拉伯时期的《迈蒙尼提斯祷文》“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愿绝名利心,一切为病人,无分爱与憎,不问富与贫,凡诸疾病者,一视如同仁——1803年帕茨瓦尔的《医学伦理学》引进了医际关系,第一个为现代的医院提出道德准则——20世纪中叶l948年《日内瓦宣言》(生命神圣论、人道主义义务论是其核心理论)和1949年《国际医德守则》——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医学伦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生命伦理学。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