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伦理学》所阐发的哲学思想在近现代欧洲哲学史上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二)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7-11
手机版

  《伦理学》是唯物主义大师斯宾诺莎的代表著作,其书共分为五个部分,构成了他的完整的哲学体系。

  第一部分论述了他的实体学说,阐明了宇宙间除了自我依赖的实体以外,没有别的东西。斯宾诺莎在这部著作中,首先推翻了宗教关于人格的理论。这一部分的标题是“论神”,而实际上斯宾诺莎提出了自己的实体学说,他明确提出,神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它就是自然。把创造主与创造物、神与自然分离开来,还会陷于其他种种自升手相矛盾之中。为了取代超自然的神的观念,斯宾诺莎提出了“实体”概念。人是这个自然实体的一种样式,因而人的本质是由自然属性构成的。这是其哲学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范畴,并由此形成了他的丰富的实体学说。第一,实体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实体的具体表现形态。第二,实体是万物的原因,是万物的规律性的根源。第三,实体是属性的总体,是作为整体理解的自然,而属性是实体本质的、根本的特征。这是他的哲学思想的基础。斯宾诺莎首先直截了当地给自因、实体、神等八个概念作了界说,又直接提出了七个公理。然后他提出了36个命题和一些绎理,并根据定义和公理加以详细的证明。

  第二部分论述他的唯理论的认识论,阐明了观念的性质和起源,说明人的理性是可以认识自然的。他认为人类认识和获得知识的方法为以下三种:第一种知识是意见或想象,这是一种由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而来的感性知识。第二种知识是推理的知识,它是以事物的共同概念和正确观念为依据进行推论而获得的科学知识。第三种是咐笑辩“直观”知识,它直接从实体、自然的本质观念出发,进而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认识。这部分与第一部分论题密切相关。斯宾诺莎对心与身的关系,认识的各种途径以及真理标准等作了论述。他提出人是实体的一种,是心灵与身体的统一体。人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并且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也是思想属性的广延属性的统一体。他还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实体及其样式,即自然界中的一切实在的事物。感性知识是没有确定性的,不可靠的,只有“推论”知识和“直观”知识才是可靠的。

  第三部分论述人的情感和意志的性质和起源,阐明人的被动的情感出于不正确和混淆的观念,最后得出人心是能够认识整个世界的本质的。心灵与身体的关系是同时发生的同一关系,而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因果关系。心灵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实体,所以也是不存在心灵对肉体的支配关系的。自我保存是人的自然本性,心灵的首要的基本的努力就是肯定自我的存在。人的意志和情感都是这种保存自己的努力的不同心理反应形式。

  第四部分论述道德的基础,善恶的标准,阐明人在盲目的情感支配下的奴役状态和在理性指导下的符合人性的道德生活。斯宾诺莎认为,保存自我的努力是德性的唯一的基础,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每个人都是趋善避恶的,而善恶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保持自我的存在。善与恶并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因为同一事物可以同时既善又恶,或不善不恶。人们是根据对自己的利害去判断事物的善恶的,所以善与恶只是人的“思想的样式”。他认为,人们若受情感的控制,则不能与自己的本性相符合。只有在理性指导下的生活才是最合乎道德的生活。

  第五部分作为《伦理学》最后一部分,论述了最高的道德境界以及达到这一境界的道德修养途径,得出了至善就是人对自然的认识衡缺,道德的修养过程就是认识真理的过程的结论。人的心灵克制情感的力量在于理解情感。只有正确认识世界,按自然规律生活,不为情感所支配,才能达到人生的圆满境界。其求善的过程也就是求真的过程。主动的心灵能与整个自然相一致,从而获得自由。他从实体(神或自然)出发,通过认识这一途径,变被动的心灵为主动的心灵,变外在的必然性为内在的必然性,从而达到人的自由和幸福,这就是斯宾诺莎的思想体系。

上一篇:形容学到的东西都能用上的诗句
下一篇:滥用抗生素的伦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