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蚊子的最大“克星”竟不是蚊香?教你个窍门!开窗都不怕整夜安睡
而且不只是散步的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大人能够安稳入眠,但是孩子却一直被蚊子“照顾”着,被咬了之后就号啕大哭,既影响孩子的睡眠,也影响大人的作息。
1、真正可怕的是母蚊子
母蚊子叮咬猎物并吸食血液,同时能够传播一系列疾病,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动物之一。每年因蚊子传播死于疟疾的人在200万到300万人之间,另有2亿多人感染这种疾病。
此外,蚊子还传播引发黄热病、登革热、里夫特裂谷热的病原体以及奇昆古尼亚病毒和西尼罗河病毒。
2、公蚊子并不可怕
公蚊子完全以花蜜和其他植物液体为食。母蚊子的大部分食物也来自于植物。只有在准备繁育下一代时,母蚊子才攻击人类,因为血液中含有形成卵所需的油脂、蛋白和其他营养物质。
毫无疑问,答案是:吸血!
如今的蚊子喜欢与人类作伴,通常会在人类居住地附近的积水处繁殖,为了生存和繁衍,吸血是蚊子的本性(当然,这里说的蚊子指的雌蚊子)。
蚊子的嘴巴(也叫口器),可以称得上是“精密武器”,分别由上颚、下颚、上唇、下唇、舌组成。
蚊子的下唇在最外层,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蚊子嘴”,主要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蚊子的上颚和下颚主要用来刺入皮肤,并且深入到毛细血管内;
蚊子的上唇类似一根“吸管”,负责将血液吸进肚子,而舌有一种腺体(唾液腺),能够分泌出一种含有抗凝血和麻醉成分的唾液。
这种唾液不仅能够使新鲜血液不凝结成血浆,而且还能麻痹人的神经,在吸血的时候不会轻易被人类发现。
1、经常化妆、喷香水的人。很多化妆品都含有硬脂酸,这是蚊子喜欢的化学物质。
2、穿深色衣服的人。这类衣物反光效果较弱,符合蚊子天生喜欢「阴暗」的视觉偏好。
3、呼出二氧化碳多、出汗多的人。蚊子找对象,主要依靠二氧化碳、热量和味道,而爱出汗的人,身上的汗液被细菌分解后,就会散发出令蚊子心动的味道。比如小孩、孕妇、运动后或呼吸频率比较快的人,身上大包都少不了。
小宝宝比大人更容易被蚊子叮,但这跟“血甜”没什么关系。至于蚊子爱咬聪明的人,更是没有科学依据。
想要帮宝宝避开蚊子的独宠,家长先要弄清楚原因,别让宝宝白白遭罪。
1、宝宝太嫩了、没有反抗能力更容易
小婴儿的皮肤又薄又嫩,而且他们没有“反抗能力”,不会像大人一样,在蚊子飞过来时抬起手轰赶,或直接将蚊子消灭。
这样一来,蚊子靠近宝宝、刺破宝宝皮都非常容易,自然成了蚊子“独宠”目标。
2、宝宝身边暖暖的,蚊子很喜欢
在蚊子的视线中,影响呈现黑白色。而体温高的人周围颜色偏红,蚊子轻易就能发现。
而小婴儿的体温,通常会比成年人高出0.5度左右。可能我们用手测量不出差别,但对蚊子来说很好分辨,所以“独宠”宝宝一人。
3、宝宝周围的二氧化碳较多
蚊子的“嗅觉”也是比较灵敏的,汗味和二氧化碳的味道,更受蚊子青睐。
小宝宝虽然个头没有成年人大,但他们的新陈代谢活跃,呼吸频率高,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就比较高。
不晓得有多少人在买房子时,被“楼层住得高,蚊子憋憋少”这种话忽悠过,当真资格住进20楼发现,蚊子依旧会在每年夏天准时报到。
真的不要小看蚊子这种小虫虫,虽然人家的翅膀莫得鸟类煽动的力量大,但真的很飞得!
有很多研究都证实了蚊子是飞机中的战斗机的结论,2019年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很牛的杂志《Natur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蚊子的飞行能力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风的帮助下,蚊子不仅飞得远,还飞得高,在高于地面40到290米的空间里,都发现了蚊子,而且数量还不少。
290米是个啥概念呢?举个例子,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高度324米,290米都快干啥埃菲尔铁塔的高度了。
实际上,叮咬后的瘙痒是身体和蚊子作战后的反应。
蚊子极其“阴险”,它们恰饭时,并不只是把“小针管”刺进皮肤这么简单。为了更容易恰到饭,吸血前它们还会先用另一个针管把“口水”注入人体。
这些口水中含有阻止血液凝固的成分,方便它们在被发现前就吸到血。
但我们的免疫系统也不是吃素的。一段时间后,它们就会识别出蚊子的口水,并将其标记为“入侵者”,随后派出免疫细胞等“执法人员”负责清除。
在这个过程中,“执法人员”还会利用组胺等“武器”,增加局部的血流量和白细胞,增强战斗力,但这也会导致皮肤发红、肿胀,长出蚊子包。
组胺扩张毛细血管、增加其渗透性,
令白细胞等穿过血管壁,
造成周围皮肤肿胀。
▼
与此同时,组胺等物质还会触发周围的神经元,最后“报告”到大脑,大脑就会让你觉得瘙痒,提醒你被咬了。
1.造成幼儿皮肤破损
婴幼儿的皮肤比较娇嫩,被蚊子咬后容易出现局部红肿、瘙痒,使婴幼儿非常难受,以至于经常搔抓叮咬部位,抓破后容易继发皮肤感染。若宝宝是过敏体质,被蚊子咬后局部会红肿严重,可并发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2.影响幼儿睡眠质量
婴儿被蚊子咬了以后,会导致皮肤红、肿、痒,容易影响婴儿的睡眠质量,导致婴儿睡不踏实,从而出现哭闹、烦躁等表现;
3.可能发生疾病传染
有很多疾病都是通过蚊子传播的,如登革热。如果婴儿感染登革热,会出现高热、头痛、皮疹,甚至休克危及生命,需要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对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遵医嘱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婴儿被蚊子咬后,还可能会传播其他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可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严重可导致昏迷或抽搐,可能会留有后遗症。
据研究:一只蚊子至少携带300多种病菌,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之多,在全球每年造成83万人死亡,是最为致命的一种生物,所以不要小看它的身板。
所以做好防护减少被蚊子叮咬的几率,才是正确的选择。
如果蚊子的叮咬只会引起皮肤红肿瘙痒,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只需要止痒就可以了。然而,每年蚊子肆虐的季节,有关蚊子叮咬致死的新闻频频被报道出来,很多人不知道,蚊子已经成为每年致人死亡最多的生物。
蚊子叮咬易传染疾病:
1、疟疾
疟疾,已被世卫组织列为和艾滋病、结核病一样的三大危险疾病之一。全球每年有几十万到上百万人死于疟疾,在我国主要是中华按蚊传播该病。
它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它会破坏人体红细胞,临床上可表现为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肿大、贫血等,严重时可并发贫血、黄疸,影响肝肾功能,甚至危及生命,预后不良。
2、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其致死率在15~50%。主要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由白纹伊蚊,也就是常说的花蚊子来传播,且在6月~11月多发。
虽然在北方较少,但只要有蚊虫叮咬,就有得登革热的可能,不要掉以轻心。
临床上常有发热、皮疹、肌肉和骨关节、眼眶、头部剧烈酸痛、淋巴结肿大、皮肤下出血等表现。
3、乙型脑炎
儿童是主要受害者,多发生在7、8、9三个月,主要由三带喙库蚊传播。
临床上,可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等特征。
1.天然止痒剂
轻微的红肿、发痒,我们可以用芦荟胶、蜂蜜来帮忙。还有冰敷,也是个舒缓的好办法。记得每十几分钟要更换一次,敷个20~30分钟样子差不多了。
2.涂抹类药膏
妈妈们也可以给宝宝涂抹一些安全的止痒膏药。比如:
炉甘石洗剂(没有年龄限制,婴儿也可以用)
炉甘石有收敛的作用,可以一天涂个两三次,瘙痒明显也可以多用几次,如果皮肤破损就别用了哦。
3.冰敷+激素
如果宝宝被蚊子叮的地方已经出现较严重的红肿、炎症反应,譬如这样:▼
这种情况可遵医嘱使用激素药膏(如尤卓尔、氢化可的松乳膏),能很有效地缓解症状(一般用个2~3次就可以看到明显效果,症状缓解了就可以停止)。短期用激素对宝宝影响并不大。配合冰敷效果更好。
PS:请在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后使用激素药膏。医生会根据病情所处的时期、涉及部位,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型。
4.及时送医
蚊子携带病毒、细菌和寄生虫,还会传给人类,宝宝更易中招。如果被蚊子叮咬后出现发热、头疼、全身酸痛等迹象,要赶紧去医院。
当然,比起事后给孩子处理伤口,提前做好防范更关键!建议家长们现在就开展防蚊工作,避免孩子受到蚊虫的侵害。
说到防蚊,一千个妈妈有一千种做法。哪些方法最有用?咱们好好唠唠:
1、网红驱蚊产品:
市面上一些网红驱蚊产品,比如驱蚊手环、驱蚊贴等可以给孩子使用吗?
我研究过这些产品的成分以及原理,发现多数驱蚊手环和驱蚊贴,是依靠精油的气味来驱赶蚊子,有的还号称完全不添加避蚊胺。
从成分上来看,这类产品的驱蚊效果还有待商讨;从覆盖范围来看,它们的佩戴位置固定,可发挥作用的部位极为有限,很难满足孩子的驱蚊需求。
因此我觉得这一类网红产品没必要给孩子买。
2、黑科技防蚊神器——紫外线灭蚊灯
完全无效!
听上去还挺厉害,但事实的真相是:
紫外线灭蚊灯灭的都是不咬人的蚊子——摇蚊。它们喜欢在湖泊密集的地方大量繁殖,由于嘴巴不行,它们不能吸食血液,成虫之后也不会传播疾病。
所以说,灭蚊灯灭了个寂寞。
真正吸血的蚊子,比如淡色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这种白天装死晚上活跃专门咬人的蚊子,怎么可能喜欢紫外线呢?
3、涂抹、服用B族维生素
对防蚊无效......
有人说,维生素B1和清水按照比例配出的水可有效驱蚊;还有人说,游玩前几天服用复合维生素B片,能避免蚊虫叮咬……
服用、涂抹B族维生素能防蚊,已被很多实验证明无效。无论喷维生素B1的水溶液,还是直接吃维生素B1,都没有驱蚊效果。
目前,尚无充分数据表明口服维生素B1进行驱蚊的做法是有效的。人们相信维生素B1能驱蚊,是因为维生素B1闻起来有微弱的臭味,尝起来是苦的。
但这只是人们朴素的想法,就连洋葱发出的那样刺激性的气味,也丝毫不能吓退蚊子。
上一篇:“新房通风”竟是把窗户打开?好多人全弄错了,难怪甲醛“难散”
下一篇:蔡徐坤回应了!与C女士是正常交往,怀孕堕胎均自愿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