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三国第一美女甄宓,被曹丕赐死,下葬时为何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7-01
手机版

  原标题:三国第一美女甄宓,被曹丕赐死,下葬时为何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204年8月,曹操的大军攻克了邺城,袁家的几个儿子都在外征战,他们的家人落入了曹军的手中。

  曹丕率先进入袁府,看到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年轻女子紧紧依偎在一个老妇人身旁。

  女子低着头,颈后的皮肤如玉一般洁白,让曹丕对女子的长相充满了好奇。他命令女子抬头,亲自为女子擦脸,看到的是一张美得让人惊心动魄的脸。

  曹丕沦陷在了女子的美貌中,对其情根深种。

  女子叫甄宓。老妇人是甄宓的婆婆刘氏,刘氏原本以为性命不保,看懂了曹丕投向甄宓的目光后,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告诉儿媳:“ 我们不会被杀了”

  刘氏为儿媳整理头发,擦干泪痕,想让曹丕看到一个更加美丽的甄宓,曹丕越喜欢甄宓,袁家老小越安全。

  被甄宓迷得神魂颠倒的曹丕迫不及待地找到了父亲曹操,请曹操同意他和甄宓的婚事。

  曹操向来是个不把伦理秩序放在眼中的人,他自己尤其喜欢寡妇,是个出了名的人妻控。儿子娶个二婚女,也没什么大不了,他同意了曹丕的请求。

  17岁的曹丕娶了21岁的甄宓。

  甄宓并不仅仅只有美貌,出生世家望族的甄宓知礼仪,懂诗书,也有一颗善良的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加上自然灾害不断,很多百姓饥寒交迫,甄家储藏着大量粮食,用来换了不少金银珠宝。

  13岁的甄宓见状,曾劝母亲:“乱世求宝,并非善策,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就是所谓的因财丧身。现在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家里的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

  家人听从了她的话,把粮食拿出来救济百姓。

  甄家能在乱世中安稳地如同一座孤岛,大概也是因为懂得积德。

  甄宓长得极美,又有品德,一直名声在外,袁绍听闻了甄宓的贤良淑德,上门为自己的次子袁熙提亲。

  袁家是豪门大族,号称四世三公,甄宓嫁得不错,只是袁家最终败给了曹家,甄宓也成了曹丕的女人。

  除了接受命运,别无选择。袁家的老弱妇孺还指望着甄宓,再加之曹丕对甄宓万般宠爱,甄宓很快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没有谁离不开谁。

  甄宓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是按照古代封建伦理道德打造的模范妻子。

  她嫁给曹丕后不善妒,时常劝曹丕多纳妾,对婆婆孝顺,对情敌友善。

  甄宓为曹丕生了一儿一女,地位看似很牢固,然而危机却逐渐逼近。

  对曹丕来说,甄宓带给他的新鲜感在逐渐流逝,再加之甄宓总是劝曹丕要和弟弟曹植处好关系,不免让曹丕觉得甄宓胳膊往外拐。

  因为曹操长期不确立接班人,热门人选曹丕和曹植各自拉拢了一帮亲信,双方各种明争暗斗就没消停过。

  曹操是个大文学家,因此最开始偏爱更有文学天赋的曹植,曹丕惶恐不安,想尽办法要比过弟弟;曹植年轻气盛,一度因为父亲的偏爱而行事嚣张。

  两人表面上兄友弟恭,实际上恨不得能早点抓到对方的把柄,才能把对方踩在脚下。

  袁家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袁绍的几个儿子不和,常年忙着搞内斗,曾经身为袁家儿媳的甄宓目睹了这一切,自然不希望曹家兄弟重蹈覆辙,然而她的好心却被曹丕误解了,总怀疑甄宓和弟弟之间有些什么。

  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才子,坊间都在传曹植暗恋嫂子,也许不是空穴来风。

  曹丕厌恶弟弟,表面却不动声色,在争嗣大战胜出之前,他必须要隐藏自己的所有情绪。

  曹丕靠着稳重的性格,最终赢得了曹操的青睐,相比之下,曹植有些过于轻浮任性了,动不动就喝得大醉,当一个天性烂漫的文学家可,当心有城府的政治家是不适合的。

  曹操虽然有所偏爱,但也明白家业该托付给谁。

  220年,继承了魏王之位的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

  曹丕成了皇帝,甄宓却无福分享这份荣耀。

  她和丈夫分居已久,曹丕带着美人们住在洛阳,甄宓却留在了邺城,饱尝独守空房之苦。

  甄宓曾因为思念丈夫写下了一首《塘上行》,让人快马加鞭送给曹丕。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损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甄宓告诉曹丕,是因为别人的诽谤,才导致夫妻分离。她很想念他,想到夜夜睡不着觉。

  甄宓不敢指责曹丕好色,不敢指责曹丕冷漠,却说曹丕定然也在思念着她,她想要借此唤回丈夫对她的爱,却没想到还是搞砸了。

  当男人不爱女人了,无论女人做什么都是错的,甄宓虽然句句没有指责曹丕,仍然触及到了曹丕敏感的心灵,怎么看怎么都觉得甄宓写的诗是在骂自己薄情寡义。

  他是什么样的人,他自己能不清楚吗?

  根据《资治通鉴》,《魏略》记载,曹丕的新欢郭女王不断在曹丕耳边说甄宓的坏话,曹丕越发厌恶甄宓,甚至不愿给结发妻子一条活路。

  昔日的恩爱不过是过眼云烟,在曹丕的心里泛不起任何波澜,再想到甄宓,只剩厌恶。

  曹丕称帝第二年,下令赐死了38岁的甄宓,为了防止甄宓死后在阴间告状,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做了坏事,又怕老天惩罚,曹丕就算当个坏人也不坦荡。

  得到曹丕宠爱的郭女王也未能善终,她只当了四年皇后,40岁的曹丕就英年早逝了。

  继位的曹叡是甄宓的儿子,从李夫人口中得知了甄宓死时的惨状,曹叡痛哭流涕,要为母亲报仇。

  曹叡赐死了郭女王。

  郭女王生前曾质问曹叡:“ 先帝自己要杀你母亲,你又为何来责问我?”

  她说得没错,说到底曹丕才是杀了甄宓的凶手,郭女王是看到了曹丕对甄宓的嫌弃后,才能落井下石,当了一回帮凶。

  郭女王和甄宓一样,曾从曹丕那里得到了一切,到最后都失去了。

  责任编辑:

上一篇:教师培训动员会发言稿(推荐4篇)时间:2023-06-25 12:44:09作者:派大星字数:2647
下一篇:流水线“造人”成真?科学家成功培养首个人类胚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