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岁不一样的年华
十八岁是要慢慢长的
十八岁是要慢慢长的
牛美春
记得刚上高一时,被突然变得繁重的功课折磨得心力交瘁。睡眠时间骤然缩短,早晨起床往往是一天里最痛苦的事。从床上坐起来,没有一丝力气,想起又是一整天的忙碌,空虚便爬了全身,疲惫到不堪,竟有种想要流泪的冲动。等到终于从疲累中解脱出来,手忙脚乱地换衣、洗漱、吃早饭,再背上一日沉过一日的书包奔出门去,可还是迟到了。于是一路飞奔,书包里的文具哐啷哐啷乱响,直到狼狈不堪地坐进教室里,一颗乱七八糟的心才稍稍平静下来。
有一日迟得过了,到学校走路只有10多分钟的路程,竟一狠心拦了辆出租车。车里飘着淡淡的香烟味道,司机放着一段极慢的音乐。我坐在后座,怀里抱着书包,一面喘气,一面手忙脚乱地掏钱包,一面催他快开。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我一眼,笑了。
“小丫头,着什么急呀!18岁是要慢慢长的。”他说出这样智慧的话来,令我大吃一惊,正在掏钱包的手僵住了,人一时间愣在那里。
18岁是要慢慢长的。
——后来我把这句话留在书的扉页上,希望它能陪伴我再久一点。
曾以为无法忍耐的那段痛苦的日子,竟在不经意间过去了。
曾以为还要许久才能长到的18岁,也终于到来了。
时间原本便是再仓促不过的,它匆匆,我若再匆匆,还如何能拥有本属于自己的生活呢?
我送给自己的18岁生日礼物是一整夜的时光。生日前一天晚上,我彻夜未眠,坐在电脑前面,敲击着键盘。
“小丫头,你18岁了。”
——18年来,第一次这样认真地、长时间地与自己对话。
写了很多,想了更多。写到最后才终于发现,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子,竟是用无数精彩的故事堆积起来的。生活,在被我数次怀疑、数次逃避、数次追逐、数次称颂后,终于开始显露出真实。
18岁生日,于我并不是什么十分重要的日子。因为18岁,并不是一道界限,更不是什么蜕变的标志。只要选择认真生活,任何日子都可以是生命里全新的一页。
——而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日子,与自己认真地交流一次,不过是为了提醒自己:我在认真生活,我仍在认真生活。
不知多少次将生活过得乱七八糟,直到这时候才终于明白认真生活的道理,显得晚了——不过还好,也不算太晚。
18岁生日当天,我拿到《且行且歌》样书。
当存在电脑桌面上那个小小的、不起眼的文件夹,终于变成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且被我拿在手中时,那份惊异和触动,甚至让我无法将它与当初那本粗劣的小册子联系在一起。
从高一后半学期起,着手《且行且歌》的整理,中间不断填补、修改、完善,也曾中断过,至此将近两年。
亲眼看着它不断完善、丰满,直至成型,那份辛苦和幸福,是给我最大的恩赐。
如今已忘记当初为什么突然萌生这样一个想法,想把自己几年来写过的东西整理在一起。或许只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静下心来,完整地做成一件事情。
最初开始整理的时候,功课重,时间紧,每天中午放学后快快回家,扒几口饭后便趴在电脑前“工作”。一天里所有的零碎时间,心心念念的都是文字如何架构、怎样的故事才入情入理,或是与故事里的人物对话,问问他们想要怎样的性格。
那些由我给予灵魂的人物,我是在陪他们活了一次,我坚信在故事之外,他们仍在另一个空间里继续他们的生命,继续认真生活。
初稿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雏形完成后,我将它送到打印店,看它被重新排版、印刷、剪裁,然后变成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里面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封面、扉页、目录、正文等都是最简单的Word文档完成。这本小册子,的确粗劣,剪裁并不十分齐整,装订得也十分粗糙,却是我无比珍贵的东西,至今还好好地存放在我的书架上。
我用它来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单纯地为自己完成一件事的感觉是奇妙的,无目的,也无保留。所以,这一次,我不会给自己打分。
去年暑假,我回到乡下老家进行最后一次修改填补。完成时已过凌晨两点,我的小册子,终于与我想象的模样相差不远了。
凌晨的乡村已经睡熟。我推开窗,夏日夜风凉爽,窗外便是山峦,在浓重的夜幕里只显出暗紫色的轮廓;山坡上野草很茂盛,在夜风里摇曳,依稀能听到田间微弱的蝉鸣。
漫天繁星,天地间只有安静,长久以来畏惧黑夜的我,此时,竟无比安然。关上电脑,我以为自己会失眠。事实上,躺下的瞬间我就睡着了。那一夜我睡得很踏实。
终于没有辜负我的文字,没有辜负那个倔强的自己。
从自己的第一篇文字开始,我将所有的幼稚都收在我的小册子里。它们铺垫了我所有的蜕变。从最初看到最后,文字逐渐圆润,情感也渐渐明晰。只是,最后的文字仍如铜豆大雨,来势汹汹,扼得人喘不过气。
我仍没有写出自己真正喜欢的、潺潺的文字来。
然而,若真这般容易,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做什么呢?
我想,现实不同于理想的那一线距离,是考验,更是赐予。
我不会向神乞讨什么,而是感谢他赐予我这样的人生,赐予我认真生活的机会。那些存在于我的故事里的人物,我仍会陪他们认真生活。
亲爱的陌生人,我为你祝福,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刻,我们正存在于不同的角落,都在经历着我们必将经历的一切,那是属于我们的故事,肯定会无限精彩。
复杂的世界,愿你我都能认真生活。
还是那句话,且行且歌。
《且行且歌·感受》:生命中第一次触碰到感受世界的感动,好像是在若干年前某个飘雪的日子。也许当年那个幼稚的我一无所知,然而那份感受生命的惊喜却长久地停留下来。因为从开始感受生活的那一刻起,便已注定要为人生赋予诗意。
《且行且歌·萌芽》:算是人生中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小说。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写故事的冲动,或许只为了生活里的一丝波澜吧,也或许是为了品尝一份独特的成就——然而这些都不重要。如今,当我惊喜地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随着我的文字出现和存在的时候,当我陪着那些生命存在、成长和活着的时候,我会感恩、感恩、感恩,感恩那个忘记了为何出现的萌芽。
《且行且歌·尝试》:自从有了所谓的“萌芽”,便再也克制不住尝试的欲望——甚至不等故事的轮廓清晰起来,便忍不住提起了笔,任性地、迫不及待地写下凌乱的文字——却还是将所有的幼稚都收进来,毕竟,是幼稚铺垫了成长。
《且行且歌·思忆》:我曾用许多文字来回忆人生中的第一次别离,真实而又刻意地渲染着那次别离的悲伤——悲伤在依然稚嫩的我眼里,仿佛是脱离幼稚后特有的深沉。现在看来,那些笼罩在忧伤中的文字,早已不再是成熟的标志。因为成长让我不得不学会面对。而那份曾经的记忆,逐渐褪色,却曾经绚烂。不怀恋,不惋惜,只是默默地感恩成长给予我的思忆。
《且行且歌·自然》:据说,人只有在赤裸裸的自然面前,才能展现出自己最本真的一面。重读写给自然的文字,发现它们竟是退回原点般的简单,甚至简单到幼稚生涩。这应该是我最本真的一面了吧?——也终于明白,我从来离不开那份最初的荒芜。
《且行且歌·随心》:实在不忍给文字套上单调的格式。不拘什么时候,想提笔了,随手写下几行文字,或是几句干涩的诗,在便签上,稿纸上,或者桌子上。——文字应该是随心的,打动不了别人,却总能打动自己。
《且行且歌·含义》:有句话说——不为艺术而艺术,要为生活而艺术——当然不敢将自己的文字妄称“艺术”,却也知道,文字应该是有涵义的。它们并不是单纯的符号,而是生活的缩影——写作也不该是文字游戏。所以,开始尝试着给自己的文字赋予含义,尝试着将生活中那些触动思想的点滴,揉碎了,融进文字里来。
《且行且歌·渴望》:每当触碰到一点点灵感,哪怕只是思想的一个碎片,便开始渴望将它们联想和扩充成一个故事,化成文字存留下来。曾经提笔是没来由的喜欢,如今提笔已是没来由的渴望。然而曾经的单纯幼稚没有变,只是想写、要写,不知道写得如何,也不去想。
《且行且歌·生活》:生活,好像平淡得不值一提,却总在平凡中吸引着我。因为平淡,所以真实;因为简单,所以幸福。连生活都不认识的人,就没资格谈人生。生活——或许就是在理想与现实的缓慢调和中碰撞出的感动。生活的剪影,值得留存。
《且行且歌·文韵》:曾经将随性当作写文章的唯一标准,以为文章中最重要的,是那份最难捕捉的“感觉”。如今,却愈发清晰地感受到何谓“文韵”——“韵”在现代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情趣”。尽管深知这些没有岁月积淀的文字是那样的单薄和浮华,却总算爱上推敲和把玩文字的奇妙的感觉。
《且行且歌·感悟》:因为有心,所以感悟。这或许是人类高于其他动物最有意义的特征。感悟不需要刻意,思想会随时充盈内心,也可能毫无征兆地散去。感悟伴生的思想,能带来荡涤灵魂的快感,更多的却是孤独和困惑引发的痛苦。而痛苦,却往往是一切涅槃或升华的前提。思想的碎片或许无法表达,却能在冥冥中指引方向。若干年后,再看这些幼稚的词句,也会感激——曾经拥有。
《且行且歌·青春》:那些笼罩在字里行间的悲伤,或许就是属于青春的虚荣与张扬。对这个世界所有的困惑和不解,应该正是来自青春的不甘和迷惘。或许,只有青春和成长能带给我这份痛苦,这份挣脱枷锁的渴望。我会享受这份痛苦,享受青春的倔强。学会面对,不仅要面对现实,还要面对梦想。今天我拥有过梦,就不后悔所有疯狂。终归多了份精彩,多了种人生的味道。
十八岁——且行且珍惜
仿佛没来得及咽下圣诞节的平安果,转眼间,日历上显示已经是2018的第一天了,时间总爱和我们开天大的玩笑。新年第一天,早上起来打开朋友圈,却发现刮起了一阵晒出十八岁照片之风,这是什么梗呢?
2018年,谐音“爱你18”,意味着最后一批90后也步入成年!今天起,我们告别了18岁,以后的天下将是00后的了......原来,他们集体晒照片是为了告别少年时代,告别18岁。
身为90后千军万马中的一员,小微默默抱紧了枸杞水。
这阵热潮虽然始于90后,但迅速引起了各个年龄段的人关注。手握保温杯的中年大叔们,吃着红枣枸杞的养生阿姨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在网上蹭热度,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致敬自己桀骜不驯的青春——
18岁的他们,有的人已经穿上一身军装,选择把青春奉献给祖国;有的人参加了人生中第一个马拉松,让青春飞扬于运动之中;有的人刚从学校毕业,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笔工资;有的人坐上了去往拉萨的火车,追寻心中的雪莲花;有的人现在很丰满那时很骨感,可以自嘲自己也曾经苗条过。他们的18岁,曾经是那么样地美好。
同样勾起人们回忆的,还有那个时代。18岁的年代,他们还没有美图软件,没有美白磨皮,全是本色出镜,他们的社交网络也比较单一,终日在QQ空间中发着火星文;他们要买东西时,只能拎着塑料袋去超市,还没用上网购和外卖;甚至,当年的他们还留着“杀马特”的发型,模仿各种红极一时的劲舞团。
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如今,全都回不去了。
18岁,每个人自己的青春属性,晒出的照片千奇百怪,但表达的都是对青春的回忆与留恋。在渐渐走向成熟、走向稳重的时候,用照片,留住自己青春张扬时的不羁。
看着大叔大妈们的18岁,小微不禁回忆起我们当年的18岁。18岁的我们,还在为高考而奋斗,高考之后,我们中有的人学车、考了驾照,从此可以名正言顺地“开车”;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同学聚会的我们,最终还是天各一方,18岁的我们,半青半熟。有的背上行囊,初入大学校园;有的选择了出国,有的选择了工作。但无论如何,我们没有辜负它,那年,一定会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回忆。
面对已经过去的18岁,我们不必失落。而身在东秦的奔二“老腊肉”们,更不必遗憾。因为,这同时意味着许多00后即将作为新鲜血液进入我们东秦大家庭,17级的我们马上就有学弟学妹可以“怼”了!
青春只有一次,迈过便不能回头,已经迈入18岁的“青”们,过去的18年如何已不再重要,未来是我们崭新的希望。站在新的一年伊始,我们又怀揣着怎样的期许呢?
例如,在假期来一场独自穷游,踏遍山川大河;谈一次轰轰烈烈的恋爱,跟着自己的心走一次;进行一次小创业,赚得人生第一桶金;多看几本自己喜欢的书,让自己成为一个书虫;参加一次竞赛,激发自己的潜力;亦或是什么也不干、只是安安静静地学习,为了自己来日的飞翔而默默充电……
愿我们早些褪去稚嫩,用青春的脚步丈量世界,且行且珍惜。不论时光如何深深浅浅在我们脸上刻下斑驳痕迹,愿我们的心永远18岁,永远似少年。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原创刘銮雄女儿18岁生日被扒,41岁吕丽君罕露面,与女儿同框似姐妹
下一篇:远离危险 守护安全——积石山县关于禁止未成年人骑行、乘坐电动车、三轮车、摩托车的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