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点】高中课文知识点(2)
原标题:【知识点】高中课文知识点(2)
课文知识点梳理(二年级第一学期)
一、《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
作者:贾平凹
内容:以书信的形式将读书的体会(诸如“书能使人位低而人品不微,贫困而志向不贱”、“读书习文才能有益于社会”2段、广泛阅读、重在精读、知人论世4段)写给小妹看。
文化常识: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著有《飞鸟集》。
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伊豆的舞女》、《雪国》。
海明威,美国作家,《老人与海》。
二、《获得教养的途径》
作者:赫尔曼·黑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内容:作者告诉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一个人的教养,尤其是阅读经典著作。
文化常识:但丁,意大利诗人,意大利诗人,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
歌德,德国诗人,《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三、《幼学纪事》
作者:于是之,话剧表演艺术家。
内容:回忆性散文,通过记叙幼年因家境贫困而在求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艰辛,表现了旧社会恶劣的政治制度的不合理、不公平,表达了对幼年求学过程中帮助过自己,曾经给自己有益教育的良师益友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题目“纪”同“记”,有“记载”的意思。
手法:语言的幽默、通俗。
结合思考练习二。如何体现幽默——1、故作庄重典雅 2、凄楚说得轻松 3、形成对比反差 4、将人物化
四、《白莽作<孩儿塔>序》
作者:鲁迅
内容:此文为序中的书序,是鲁迅先生为白莽的诗集《孩儿塔》写的序文,表达对革命者强烈的爱和对镇压者无比的恨。
手法:关注文眼(行文线索)——“惆怅”(情感线索)整散结合
概念:整句——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句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具有加强语势、强调语义的作用。适于表达丰富的感情,给人以深刻、强烈的印象,长于抒情。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等属于整句。
散句——指结构相异、长短不一、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散句的特点是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散句适于叙述说明。
如何鉴赏:第四段第二句是整句,以形象的比喻集中评述《孩儿塔》宣传革命、动员革命的战斗作用,语势酣畅,充分抒写出作者对白莽的热爱和赞颂之情。一三句为散句,用长短不一的一组句子宣示《孩儿塔》出世的“别一种意义”并将其同一般的作品区分开来。整散结合,使文章句式灵活、徐缓激越、张弛有致。
注意:点明哪是整句、哪是散句,分别结合内容分析作用,最后合在一处。
五、《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
作者:资中筠
内容:文学评论,以“太史公文章之‘奇气’(分别出现在2、15、16段,可找到读一读)所在”为视角,以《李将军列传》为材料,结合司马迁的人生境遇,并借鉴鲁迅的经典评述“无韵之离骚”深入解读,层层分析,揭示出“在那貌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含着极大的感染力”的太史公笔法的艺术价值,以及太史公自称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修史思想。关注:太史公笔法的最精髓在于——实录精神与批判精神辨证统一的精义。(可用此作评价之语)
六、《密室的生活——评安妮·弗兰克著〈安妮的日记〉》
内容:书评,给予《安妮的日记》极高而却是名副其实的评价:“没有比‘经典之作’更妥切的称呼”,“就别的层面来说,这本书也可称之为经典”。
链接:思考1人类面对残酷强权的恐惧和不幸,所要保有的希望和乐观。思考2如何在苦难的折磨中坚守对人类价值的执着思考3今天对生命存疑的人们是最有力的答案
七、《爱因斯坦与艺术》
作者:赵鑫珊
内容:探究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从而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阐述了造就一位独步天下、雄视古今的科学家需要有广阔、深邃的文化背景的观点。
手法:此文旁征博引,融叙述议论于一体。
文化常识:此文注释涉及大量作家作品,如P326-9陈子昂,唐初文学家,《登幽州台歌》(要会背),此人不是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八、《说数》
内容:文章按照人类认识数的历史进程形象地说明了数学世界由创立到壮大的过程。手法:复习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如举例子(2段)、作引用(3段)打比方、下定义(4段)作比较(6段)分析题要注意先出观点,引入材料(用引号),分析材料必须带约定俗成的作用。
十、《想北平》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因创造话剧《龙须沟》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长篇);《茶馆》(话剧)。“语言大师”
内容:怀乡之作,作者用舒缓而平淡的文字,表达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对北平娴雅而热烈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溢着动情的微笑和泪的光影,北平处处“有空闲的地方”,都有文化古城的深层内涵,更有着老舍对北平的眷恋、担忧等深沉情感。
手法:体会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接表达“我真爱”“我说不出”“真愿成为诗人”“真想念北平呀”……+间接抒情,流露在字里行间-抒情手法多样,情感表达更丰富、强烈) 语言风格-—平实,娓娓道来,“看似平常”,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很多的修饰。写普通景状平常物,营造气氛。感情自然流泻又出人意表。
十一、《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
作者:冯友兰
内容:回忆蔡元培先生的散文,回顾几件事(初见先生、请先生开证明、在美聆听先生演讲),用心体悟了先生“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和“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塑造了一个亲切、自然而又伟大的教育家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蔡先生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景仰之情。
手法:叙议结合(2-9,先叙后议)以小见大(小事见大境界,小题材见大主题)
文化常识:蔡元培,现代教育家,北大校长,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
十二、《草莓》
内容:一篇托物寓意的哲理性散文,作者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发现寄寓其中的“变”与“不变”的因子,领悟到“变”是一种永恒,对过去应该珍视,但更要正视未来,表现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手法:关注课后思考练习二,体会开头的特点。
刻意迂回笔墨,渲染九月的景色,实为下文作者的感受埋下伏笔。
十三、《漫谈散文》
作者:季羡林
文化常识:公安派P54 注3竟陵派 P54 注4 经史子集——古代图书分类法(经-儒家经典,史—历史著作,子-诸子百家,文-诗词文赋)
十四、《诸子喻山水》
内容:“文章是案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清人张潮),此文是诸子关于山水的议论,展示先哲们对山水的思考和感悟,蕴含许多人生哲理。
如:《论语·子罕》持之以恒《韩非子·大体》君王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广的心胸,从而达到国家大治。《管子·形式解》治国、为学应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度。《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子罕》时光流逝,发出时光易逝、一去不返、往事难再的概叹,同时勉励人们珍惜时间,效法滔滔流水不舍昼夜、不断前进不断进取的精神。《孟子·离娄下》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实际不相符,要求人们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生命力,不断进取,循序渐进,自强不息。《孟子·尽心上》为人、治学立志要高远,襟胸要开阔,并说明治学基础要扎实,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老子》(第八章)把水视为“道”的化身,歌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默默奉献的精神,并指出“上善”之人的七种美德。《老子》(第六十六章)“谦下不争”的主张《老子》(第七十八章)“贵柔”的主张《孙子·虚实篇》“避实击虚”“因敌制胜”“兵无常势”
手法:设喻说理——以种种物象来比喻人生体验和感悟,从而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深奥的哲理浅显化,深入浅出,给人一鲜明清晰的认知和生动形象的美感。
文化常识:诸子百家
流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张
儒家
孔子(孔丘)
《论语》
主张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
仁政、忠恕、中庸、“民本思想”
孟子(孟轲)
《孟子》
荀子(荀况)
《荀子》
道家
老子(老聃)
《道德经》
天道无为、道法自然、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庄子(庄周)
《庄子》
法家
韩非子(韩非)
《韩非子》
以法治国
墨家
墨子(墨翟)
《墨子》
兼爱、非攻、节用
纵横家
苏秦(合纵)
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六国(齐楚燕赵韩魏)联合抗秦
张仪(连横)
秦与六国交好
杂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
兼儒墨、合名法
农家
名家
阴阳家
兵家
(春秋)孙武
《孙子兵法》
(战国)孙膑
十五、《秋水》
作者:庄子
内容:寓言故事,通过河伯和北海若的问答,旨在论述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
字词积累:望洋向若而叹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手法:庄子散文想象奇幻、汪洋恣肆的特色。(前者在于寓言式,后者体现在各种技巧如排比、一系列对比、连珠式的反问2段)
十六、《前赤壁赋》
作者:苏轼
内容:被贬黄州,夜游赤壁之作,以风、水、月为主景,以泛舟赤壁过程中的感情起伏(乐-悲-乐)为主线,在言论和行动均不得自由的逆境中,不怨天尤人,却表现出一种乐观、旷达的思想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情趣。
字词积累:纵一韦之所如 苏子悄然,正襟危坐 下江陵 舳舻千里,酾酒临风, 相与枕藉乎舟中
手法:主客问答——赋的传统表现手法 实质:作者内心矛盾的两个方面 作用:文势形成波澜,将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加强艺术表达效果。
文化常识:朔、望、晦、既望(农历每月··)
十七、《游褒禅山记》
作者:王安石
内容:借记游写感想、发议论,说明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而不要浅尝辄止,人云亦云。
字词积累:其文漫灭 则或咎其欲出者 夫夷以近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何可胜道也哉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以”的用法(尤其是“以”解释为“因为”作为连词) 复习“其”(此课作为代词很丰富)
文化常识:1、“阴阳”——山北水南谓之“阴”,反之为“阳”
十八、《宋词四首》
(一)《雨霖铃》作者: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人称柳七,柳屯田。《乐章集》。内容:“宋金十大曲”之一,写作者仕途失意,心情压抑,决定离开汴京与伊人惜别之际,展现诗人与恋人离别时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的场面。
手法:虚实结合(上阙实写离别之景,下阙虚写别后情形,如果分析要将提要上的作用带上)关注词末是“直抒胸臆”白描手法(“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作用:三言两语勾勒抓人物动作、神态的细节描摹,将人物复杂情感、内心情感、人物特征淋漓尽致的表现。
(二)《踏莎行·郴州旅舍》作者:秦观,字少游,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淮海集》内容:被贬郴州在旅店所作,表达作者流徙僻远之地后孤独、苦闷的心情。
手法:用典 作用:含蓄蕴藉、言简意丰 分析此类题:先出观点,交待是什么典故,带上作用,与情感、主旨挂钩。
(三)《苏幕遮》作者: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清真集》
内容:借对家乡荷花的生动描述寄托思乡之情。
手法:多角度写景(视听)1句 炼字2句(解释,手法,对象的特征,联系主旨)
(四)《声声慢》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倡导词“别是一家”说,“易安体”。关注词风变化,注意“南渡”。
内容:描写秋天景色的感受,抒发作者报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哀愁。
手法:叠字(开首)
分类:风格-豪放、婉约
字数-小令(58)、中调(90)、长调 (58、90是上限,可取到)
别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
十九、《窦娥冤》
作者:关汉卿,号已斋叟,元曲四大家之一。人称“中国的莎士比亚”。
内容:P82 注1、了解人物性格(指斥天地的反抗精神和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
二十、《元曲二首》
(一)〖双调〗寿阳曲·双浦帆归作者: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
内容:“潇湘八景”之一,描绘“黄昏水边”、“傍晚断桥”两个画面写出江南渔村的闲适生活。拓展:此元曲小令可练习写想象性的扩充文字。注意表达方式是描写,得分关键是要抓住小令中的物象。
(二)〖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
内容:怀古小令,借古人的酒杯,烧自己的块垒。以潼关作历史的见证揭示封建历程统治者因为彼此之间利益争夺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手法:炼字(首句)景情理结合(12景3情45理)——注意这种表现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