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之后的世界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6-13
手机版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短篇,几次看下来都觉得好玩。

  一、最初的美好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年轻人在对世界的一次探索,荒诞而简单,却又引人深思。

  十八岁,生理成熟大过于心理成熟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年轻人,心里面的世界和想象中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

  年轻人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也总以为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最初的追寻是漫无目的的,也是随时变换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的主人公,“我”就是这样一个人物,最初是在父亲的推动下走出了家门。没有目的,信步走去。

  走累了终于有了一个目的——旅店,可旅店在起伏如浪的公路上踪影全无。

  不少年轻人的人生路也大抵如此吧。开始并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是想开心的活着。然而,生活会以独特的方式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此时此刻,是无法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你可能会如文中的我一样,正搭上一辆不知道行往哪里去的车,走上一条不知道走往哪里的路。

  而且,因为车上美味的苹果,“我”的脑袋里开始了美好的幻想。

  

  二、变异的现实

  然而,美好的幻想之后,通常很不幸地紧跟着意外。现实带着意外降落的时候,不会跟你say hi ,只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你当头一击。

  小说里,车坏了,“我”天真地告诉路过的人,车上的是苹果。于是,苹果被抢了。

  “我”去保护苹果,因为拉苹果的司机让我搭车。但是我的保护并没有得到司机的响应。

  “我”被打的鼻血长流时,被苹果砸的起不来,虽然苹果碎了,脑袋没碎,但是疼痛和不可思议、愤怒贯穿了我的心。

  司机却在哈哈大笑。甚至在苹果被抢劫一空后,那个司机还顺手牵羊了我的背包,坐在抢劫他苹果的人开着的拖拉机上绝尘而去了。

  这太不可思议了!太荒诞了!真的假的?

  

  三、真的世界

  小说里的荒诞如果说是真的,可能会让人难以接受。但是如果换一个现实的例子可能反倒容易理解了。

  彭宇案后,出现了前仆后继地扶不起,在路上去扶摔倒的老人后,被老人和老人的家属讹诈赔钱的事,真的是真的。

  有监控的话,也许还可以自证清白。没有监控,就很难说清楚自己了。

  有多少充满朝气善良的心,被现实里这荒诞不经的恶意掠夺,恐怕难以是难以统计的了。

  当世界以这样的面目出现时,该怎么去面对?遭遇这样的打击是痛苦的。也难免会对这样的世界产生怀疑,对自己的善良产生怀疑。这是难免的、必经的过程。

  每个人经历这样荒诞的事情后,有这样的感觉很正常。但是,沉浸在这样的认知里,也只会让自己越来越不快乐。

  只要经历的人生打击是“苹果碎了,脑袋没碎”的程度,可以重新站起来。

  那么,每一次的人生打击就会是一次成长的历练。学会人生险恶,知晓世界多变,也是一种获得。

  

  付出善良的同时,也去考虑,这份善良值不值得,要记住,不是人间不值得,而是人间,有的人不值得。

  也不要忘记,最初出门远行时那份纯粹的朝气和纯真的美好。这也许也是余华在末尾点出最初出门时那个情景的意义吧:

  “后来我就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举报/反馈

上一篇:FBIF2023参会&观展指南
下一篇:原创武林说 - 68岁的成龙还行吗,且看《龙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