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妻子王玉龄18岁照片,不愧是大家闺秀,能够独守空房75年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6-13
手机版

  引言

  民国年间,战争不断,丈夫战死沙场后,妻子改嫁他人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一般情况下,不会受到世俗的指责。

  1947年5月,国军中将张灵甫在孟良崮兵败身亡后,新婚妻子王玉龄痛哭不已。生前,王玉龄对张灵甫的感情很深,丈夫战死后,他拒绝再嫁,努力抚养二人的孩子,独守空房75年,直到逝世。

  

  王玉龄有着良好的出身,典型的大家闺秀,张灵甫战死后,再嫁一个好人家对她来说并不难。王玉龄守身如玉,对待爱情忠贞不渝的态度,令人敬佩不已,绽放出了自己的魅力。

  年轻时的王玉龄

  年轻时的王玉龄很漂亮,1946年冬,在南京街头,拍下了这张照片。

  

  当年,王玉龄芳龄十八岁,嫁给张灵甫一年多了,住在今南京白下区二条巷51号。从这张照片来看,王玉龄面容姣好,对着镜头微笑,穿着打扮很时髦,就是放到现在,也不过时。

  1928年,王玉龄在长沙出生,祖籍在安徽舒城。从小,王玉龄不为穿衣吃饭担忧,父系家族多年来经商有道,富甲一方,成为湖南名副其实的望族。

  在母亲的教导下,王玉龄从小学习妇礼,进入学堂接受教育。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占领了湖南,在长沙烧杀抢掠,王玉龄跟随家人南逃,一路来到湘西偏远的小县城慈利,在那里学习生活。

  

  从小,王玉龄极度仇恨日本人,日军烧毁了她的家,杀害了中国无数百姓,王玉龄都看在眼里,经历过这些事。

  王玉龄长大后,不论在台湾还是在美国,她从不买日货,不与日本人打交道。经历过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没有一个不恨日本人的,要是没有这种民族精神,中国就危险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家闺秀的王玉龄,成为众多将领追求的对象。王玉龄回到湖南后,经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主婚,嫁给了张灵甫,这桩婚事轰动一时。

  一方面,张灵甫是抗日名将,娶了王玉龄这个大家闺秀,郎才女貌,肯定是一桩新闻。另一方面,时年42岁的张灵甫,此前有过一段婚事,且背有“杀前妻”的事情,再次娶妻,必定会更加引人注意。

  

  婚后,张灵甫王玉龄夫妇过上了一段幸福的日子,在74军的将官太太中,数王玉龄最懂事。平日,王玉龄娴静、与世无争,对人宽容,用从小跟母亲学的妇礼,把丈夫照顾得十分妥当,外人羡煞这对恩爱的夫妻。

  战争是无情的,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兵败身亡,王玉龄失去了心爱的丈夫,一连痛哭数月,不愿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张灵甫战死后,王玉龄年仅19岁,此时她的处境艰难,上有老母需要赡养,下有幼儿抚养,压力可想而知。

  

  有好心人为王玉龄考虑,劝她趁着还年轻,改嫁一户好人家,减轻身上的担子,都被她严词拒绝了。张灵甫身死的那一刻,王玉龄已经暗暗发誓了,终身不嫁,努力抚养儿子张道宇长大成人。

  独守空房74年

  王玉龄为人友善,张灵甫战死后,74军上至长官,下至普通战士,对她一直很敬重,有困难会伸以援手。

  1949年4月,国军在正面战场败局已定,王玉龄只得带着母亲和幼儿去台湾。在台湾生活期间,王玉龄一家的日子过得很拮据,靠着抚恤金度日。

  

  蒋介石很抠门,给王玉龄每月的抚恤金仅仅只有几十斤米,王玉龄为将来考虑,决定出国学习,自谋出路,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在孙立人的帮助下,25岁的王玉龄拿到护照,只身前往美国闯荡,留下了老母和孩子托人照料。

  带着奋斗的决心,在美期间,王玉龄刻苦努力,考上了大学,得到了一份好工作。期间,美丽端庄的王玉龄,引来了无数的追求者,不乏达官显贵。面对种种诱惑,王玉龄不忘初心,坚持不嫁,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1973年,在周总理的邀请下,王玉龄打消顾虑,重回大陆故土。

  

  身为女子,王玉龄有着强烈的是非观,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晚年,王玉龄支持两岸统一,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了不少工作。

  在王玉龄的培养下,儿子张道宇学业有成,毕业后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生意兴隆,不再为生计发愁了。

  王玉龄在美国工作了近二十年,退休后随儿子回到祖国,定居上海。2021年10月9日,王玉龄在上海病逝,享年94岁。

  王玉龄是令人尊敬的女子,她性格坚强,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是非观。王玉龄19岁失去丈夫,直到病逝,独守空闺75年,不曾改嫁,为丈夫和家人付出了全部。

上一篇:十八禁门
下一篇:FBIF2023参会&观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