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哥哥进城来看司令,想要1个皮袄指标,司令含泪拒绝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5-17
手机版

  原标题:哥哥进城来看司令,想要1个皮袄指标,司令含泪拒绝

  1950年冬,湖南军区司令的哥哥进城,专门来看望弟弟。哥哥穿着1件破棉袄,浑身冻得哆哆嗦嗦,提出:“弟弟,你能不能给我批个皮袄指标?”司令一听,直接回答:“哥哥,这个条子我不能批。”

  “公仆气正山河壮,为官政廉日月春”,老将军一件毛衣穿了十几年,用积攒下来的工资资助了十几位老战友的遗孤。1941年,抗战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日伪军对盐阜抗日根据地的封锁越来越严重。

  为了粉碎敌人的“铁桶合围”,新四军3师黄师长(本名时瑄)带头开垦荒地,种植上粮食棉花蔬菜。就这样黄师长一面指挥战斗,一面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生活中处处保持着勤俭节约。

  组织分配了毛巾,他便将毛巾剪成2半,自己只有一半,节省下来另一半。在紧张的战斗岁月中,黄师长吸烟很厉害,组织分配的火柴常常不够用。每当组织分配的2盒火柴用光后,黄师长便去炊事班的灶台里借火,1根火柴都不多用。

  为了节省烧洗澡水的柴火,黄师长坚持洗冷水澡,寒冬腊月也不例外。他的衣服更是补丁摞补丁,1件毛衣穿了十几年,从抗战前夕一直穿到了解放后。到了新中国成立后,黄将军担任了湖南军区司令,继续保持着一尘不染。

  他位高权重,始终恪守着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践行着廉洁自律的革命品格。对于黄司令,他的儿女们曾有过动情回忆,勾勒出1位严父的形象。黄司令的女儿回忆:“我小时候的1天夜里,突然发起高烧,当时外面大雨滂沱,司机叔叔就要开车送我去医院。父亲没有同意,他找来1辆挂着草帘的三轮车,亲自骑车送我就医。”

  黄司令的儿子则回忆:“我准备结婚时,想要借父亲的车,去把新娘子接进门。父亲听到我的想法后,提出严厉批评,表示:‘不准摆谱,你骑着自行车去,把人家姑娘接来。’就这样我骑着自行车接来了新娘,明白了父亲的用意,父亲的教诲让我受益一生。”

  可以说黄司令对子女们要求严苛,希望“孩子们经历风雨”,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黄司令的儿女们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全凭着个人的努力,成为我国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对于家乡的亲属,黄司令同样要求严格,不准亲属们打自己的牌子。

  1950年冬,黄司令(时任湖南军区司令)的哥哥黄时玑进了城,专门来看望弟弟。两兄弟时隔20多年再次相见,抱着彼此放声哭泣,多年的思念化作泪水流出。黄司令参加革命后,黄家多次遭到反动军阀抄家,黄时玑更是多次被逮捕入狱,受到了敌人的残酷摧残。

  黄时玑逃出魔窟后,命算是保了下来,只是身子骨彻底垮了。家中一贫如洗,黄时玑又拼尽全力赡养父母,代替弟弟给二老养老送终。此次进城,黄时玑穿着仅有的1件破棉袄,冻得浑身哆哆嗦嗦。

  黄司令替哥哥抹去眼泪,将哥哥搀扶到火炉旁,将自己的军大衣披在哥哥身上。黄时玑一边烤火,一边对黄司令说:“弟弟,我实在冷怕了,你能不能给我批个皮袄条子?我好去买1件皮袄御寒。”

  黄司令对哥哥心存愧疚,但是还是拒绝了哥哥的请求,回答:“哥哥,皮袄属于长沙的紧俏商品,指标很少。我如果给你批了条子,让老百姓怎么看?这个条子我实在批不了。”黄时玑听到弟弟的话,理解了弟弟的大公无私,以“自己有这样的弟弟”为傲。

  不久后,黄司令寄去个人津贴,请察哈尔军区(当地盛产皮袄)的王司令替自己购置了1件皮袄,圆了哥哥的心愿。这就是廉洁如水、奉公如蚕的黄司令,他将毕生心血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从来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亮节高风昭昊宇。

  责任编辑:

上一篇:名贵小叶紫檀,枝叶散发出阵阵檀香味,放在家中寓意好,来看看
下一篇:图森未来将被摘牌:股价重挫29% 侯晓迪已在内斗中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