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手记 | 地球的过往,长到人类不配惆怅
作者: [法]阿卜杜勒·拉扎克·阿尔巴尼 [法]罗伯托·马基亚雷利 [法]阿兰·默尼耶 著
[哈]阿德利娜·库尔马哈诺娃 绘 阎盛艳 译
责任编辑:闻通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1
地球的过往,长到人类不配惆怅
——《万物伊始:一段尘封21亿年的地球往事》编辑手记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闻通
如果地球有思维
如果地球有思维,一定会对2019年2月11日刊发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的那篇论文Organism motility in an Oxygenated shallow-marine environment 2.1 billion years ago不屑一顾,尽管它将生命起源的时间向前推进至21亿年前,从而震惊了世界。但同时,地球可能会对人类稍有赞许,毕竟比起过往的租户,人类靠在不断探索中积累的智慧正一步步接近真相,一步步发现曾经,虽然这些还远远不够。
如果地球真的有思维,那么它应该依稀记得45.67亿年前,它还处于吸积状态,身形可能没有现在圆润,到处是岩石矿物,但肯定没有水。然后,在一段漫长的日子里,彗星和陨石不时造访,带来了一些有机物质,从而积攒了形成生命所需的某些基础原料。后来,在某个时期,生命出现了。只是,人类尚不了解这个时期,不了解最原始的生命形式。人类更不太确定,从最初的生命形式转变为更复杂、更精密的分子并能够以细胞的形式存在,这个过程演化了多久。除此之外,关于细胞必须学会繁殖,建立起自己的能量中心以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而且要变得多样化,能在种群之中互相结合等所有与生命起源相关的事实,人类还知之甚少。所以,探索地球生命起源,不仅仅是生物学家的研究内容,也是天体物理学家、化学家和地质学家共同关注的课题。
打破旧识的科考
时间回到2008年1月,加蓬,弗朗斯维尔盆地,在这块形成于21亿年前的土地上,阿卜杜勒·拉扎克·阿尔巴尼、阿兰·默尼耶、罗伯托·马基亚雷利带领的地质科考团队收集到了化石,里面陈列着最原始的微生物形态,而这种化石是在现有理论上一亿年前才有的东西。自此,在科学家的费解、疑惑和坚定的求真心理驱使下,一段探索地球生命起源之旅就此展开……科学就是这样,它的本质就是对世间万物的存在进行批判性的观察和研究,然后找到漏洞和破绽以建立新的、正确的知识体系。而既有学说和理论会筑起厚厚的壁垒全力防御,同时,论据的收集也充斥着坎坷和崎岖。
地球往事
我们再次回到时间之旅。从距今45亿年至距今40亿年之间的冥古宙时期,到距今40亿年至距今25亿年之间的太古宙时期,地球已经开始围绕着原始的太阳旋转,它已经获得了自身的质量,大气层逐渐厚重,拥有了一些海洋,而且有了自己的卫星——月球。那段时期,黄色的天空之下,感觉月球近在咫尺。白天短短几个小时,海洋潮汐规模宏大,陨石夹杂在无数的火山口喷射出的滚滚蒸汽之中,轨迹还在闪闪地发着光。也许博学如但丁,描写地狱场景之时也无法与此媲美。彼时的地球,理论上只有蓝细菌在微弱的阳光照射下艰难地繁衍生息着。
时间来到距今25亿年至距今23亿年,地球经历了四次冰河世纪,世界冻结了。然后,不甘寂寞的火山不断地爆发,它们对外面的气候环境漠不关心,只是在合适的机会下向地表喷发出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硫氧化物,然后促成了温室效应重启,慢慢地融化了“冰冻地球”。
而即便是在这种极端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生物也没有完全灭绝,在南极洲冰川之下,迷人的生命形式顽强地存活着。在这段时间里,大氧化事件一步步发生了,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波动性增加,逐渐消除了甲烷以及更为复杂的、可形成淡黄色浓雾的含碳化合物,在某一瞬间,天空湛蓝、日月生辉,以此酝酿出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大爆炸。
虚妄的人类中心论
21世纪初,科学界已经认可了大氧化事件改变了地球表面的地球化学,形成的崭新环境促进了生物物种的多样化,而主导这种多样化的是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至于更为复杂的真核生物,化石专家认为它们出现在距今17亿年前,分子时钟的支持者则坚称它们出现在距今19亿年至距今18亿年之间。阿卜杜勒·拉扎克·阿尔巴尼、阿兰·默尼耶、罗伯托·马基亚雷利带领的地质科考团队在加蓬收集到的化石里貌似有一些单细胞生物,却具有真核生物典型的双细胞壁,它们到底是什么呢?于是,关于对既有认知的证伪与建立新理论的佐证徐徐拉开了序幕。直到2019年2月11日,一篇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分析科学的论文,将地球生命起源的时间提前至21亿年前,这仿佛是一枚深水炸弹,在波澜不惊的海平面之上掀起了巨大涟漪。
即便科学家发现了生命起源的真相,但对于地球来说,人类的智慧中仍挤满了无知和傲慢。在地球漫长的旋转岁月里,在广袤的土地上、在巍峨的群山之间、在幽蓝的深海海底……曾孕育出500万至1000万个物种,有旧物种在消亡,有新物种在成长。而在对于地球来说微不足道的近50年时间里,由于人类的贪婪无序,83%的野生哺乳动物灭绝了,也就是说,刚刚接近地球生物总量0.01%的人类单方面地宣判了8300倍人类体量的哺乳动物的死亡,还有50%的植物以及15%的鱼类。地球用了46亿年进化出的复杂,被只存活了几十万年的智人做了极度简化。我们似乎被这种胜利冲昏了大脑,逐渐被人类中心论引入歧途。也许人类很轻易便忘记了,在地球这个由小型岩石构成的行星内部及表面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系统中,我们仅仅是极小一部分而已。自距今4.43亿年的造山运动至距今6600万年的火流星撞击,地球上曾经历过五次生物大灭绝。先于人类的地球租户,很多已经彻底搬离。
人类的希望和未来
《万物伊始:一段尘封21亿年的地球往事》在更高的维度上告诉我们,面对人类生活的家园——地球,我们要彻底纠正盲目的人类中心主义,让普罗大众对地球历史和地球科学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认知我们人类在地球上所处的正确位置。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也许有一天人类也会从地球表面消失,但其他生命形式将继续存活并繁衍生息下去。除非我们能够适应恶劣环境所造成的新的生存条件,否则人类也仅仅是另一个永远灭绝的物种罢了。面对地球的过往,我们不配惆怅,而是需要一份坦然,唯有坦然面对未知才有助于我们创造崭新的未来。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