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七场新闻发布会 应收尽收不断提高收治率治愈率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0-02-16
手机版

  应收尽收不断提高收治率治愈率

  13日21时,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科学救治专题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魏新刚,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就我省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医疗救治情况和科学救治的思路进行了专题发布,并回答了媒体和公众关心的问题。

  魏新刚介绍说,我省医疗救治工作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本着应收尽收的原则,确保不落下一个患者,不断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死率;二是按照国家关于救治“四个集中”的要求,坚持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患者、集中救治,不断使医疗资源更趋合理。这次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医疗救治只是疫情防控的一个环节,是全链条的最后一环,能否把疫情防控好,关键还是要抓源头,防输入、防扩散。

  发布会上,魏新刚介绍了省委省政府下一步抓好防控工作的基本思路。当前我省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内防扩散、外防新一轮输入的新阶段,要坚决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这两大环节,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坚决遏制疑似病例增长,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四门落锁”防扩散。充分发挥群防群治机制作用,从严从实落实落细防控措施,打好社区、村屯、企业、家庭健康保卫战。这次疫情防控是一次人民战争,打赢这场战争要靠我们每个人参与,离不开每个人的配合,大家要自觉遵守党委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要求,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管住自己的门,管好自家的人,自觉做好居家隔离,少外出、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每天早晚要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记录自己的健康状况;居家隔离期间,如若出现有关症状,比如发热、干咳、胸闷等,要立即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签约医生联系或向网格管理员报告,按规定到定点医院进行诊治与排查。

  “十个必须”防输入。当前复工返岗,大量省外人员流入,给我省做好疫情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2月6日,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指挥部第6号公告,明确提出工业企业开工复产,要坚决做到“十个必须”:一是开工复产必须提前报备,二是生产用工必须合理配置,三是人员返岗必须严格检验,四是员工在岗必须实时防护,五是办公作业必须分界划线,六是用餐住宿必须适度分散,七是重点区域必须定期消毒,八是发现疫情必须及时报告,九是疑似人员必须立即隔离,十是密接人员必须严密排查。在此基础上,我省也明确:凡外省进入我省人员,一律实行最长14天隔离观察。希望有关企业和个人切实落实好这些措施,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

  “精准施策”抓联防。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严格落实“四早”,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综合手段,前移疫情防控关口,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积极发挥村委会、居委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生的“网底”作用,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加强摸排管控重点人群,加强疫情防控科普宣传,将各项措施抓早抓小、落细落实。各有关部门都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积极主动履职,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和个人的防控责任,巩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

  张学: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13日晚,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冠肺炎科学救治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学教授介绍了我省集中优势医疗力量,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情况。他表示,黑龙江疫情总体形势和全国一样,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我们应该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张学说,哈尔滨医科大学在疫情防控方面行动比较早。概括起来,我们做了这么几件事。

  第一件: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遭遇战初期阶段,我们在哈4家附属医院按照省卫健委的统一部署要求,第一时间开设了发热门诊和隔离救治病房,同时积极给予其他兄弟医院以指导。截止到2月12日,4家医院在发热门诊已就诊的患者超过2000例,累计确诊10例。当然,按照省里集中救治的原则,都转到相应的定点医院去。

  第二件:积极发挥好我们专家的全省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哈医大作为省属医学院校,除了人才培养、创新研究,在服务社会方面,我们责无旁贷,要为龙江健康做支撑,为龙江人民、龙江振兴提供健康保障。这段时间,我校重症、感染和呼吸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成立了专家组,指导省内多家医院开展救治工作。同时,我们也想把哈医大的王牌专业之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专家调动起来,让他们积极参与省卫健委组织的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第三件:我们积极参与全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我校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杨艳杰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此项干预工作收效和影响都很大。

  此外,我校还选派流行病、感染和医院管理等领域专家,参与全省的督查指导工作。

  接下来,到了我省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坚决按照省应对新冠肺炎领导小组指挥部要求发挥好专家作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在危重症患者救治疗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现在,我省已经把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的群力院区,作为我省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医院,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收治能力将会大幅度提升。

  哈医大和我本人在参与这项工作中,目前最重要的是协调在哈4家附属医院,把重症医学及相关专业的专家集中起来,这也符合中央确定的“四个集中”救治原则。这样才能把重症的患者集中起来,集中专家,集中资源,这样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危重症救治中心对周边是否有影响?专家给出解释

  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作为黑龙江省新冠肺炎危重症集中救治中心,12日已收治6名患者。这对周边环境是否会造成影响,医疗垃圾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冠肺炎科学救治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教授做了科学解释,为广大群众释疑解惑。

  于凯江教授介绍说,从现有科学研究证据来看,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但目前只是推测,还没有明确证据。而飞沫主要是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引起周围近距离的传播,咳嗽、打喷嚏造成的飞沫播散范围一般情况下是一米到两米,飞沫很快就会在空气中沉降,因此大家不用过分担心。关于气溶胶传播,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论,即使存在也是在特定的环境,主要是对医院医护人员存在一些危险。比如说,医生给患者上呼吸机,通过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开放气道,病人往往会咳嗽,可能对操作的医护产生较大风险,因此要求医护防护级别很高,而引起对普通群众的感染的机会几乎是不存在的。

  于凯江教授表示,目前凡是收治新冠肺炎的医院,包括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都会进行紫外线循环风消毒,同时还会用酒精或氯的制剂进行物体表面、地面消毒,采取严格的专业感控防护措施。我们收治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集中放在医院非常特殊的一个区域,叫重症医学科,就是大家平时在医院外面看到的ICU病房,与外界以及医院的其他区域是隔绝的,医生进去要换防护服。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和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远,如果周围居民区的居民不到医院ICU病房接触被污染的物质,是不会感染的。在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做到规范防护,感染几率也非常小。

  关于医疗垃圾、医疗废物的处理,于凯江教授表示,医院是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有专门的塑料袋、运输车,送到指定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不是像社区老百姓的生活垃圾按可回收、不可回收来处理。专门的医疗垃圾袋是完全密封的,医院排水也要进行特殊的污水处理,有明确的标准,因此不会造成周围环境污染。

  72小时实地调研专家分析重症病例

  72个小时马不停蹄,实地调研了黑龙江省8个地市,其中重点是出现死亡病例的救治单位。13日21时,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教授风尘仆仆地来到新闻发布会现场。

  截至12日24时,我省新冠肺炎重症病例62例、死亡9例。于凯江教授此行对每个重症病例包括死亡病例都一一进行深入调研,对我省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病例情况进行梳理。在发布会上,作为黑龙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在对每个重症病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于凯江教授指出,我省新冠肺炎死亡患者例数较多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我省新冠肺炎死亡患者年龄偏大,平均年龄72.56岁。其次我省9例死亡病例中,8例患者有复杂基础性疾病,包括多年高血压和糖尿病、肿瘤化疗及两例高位截瘫患者。

  还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我省每年有5-6个月的寒冷天气,因此老百姓肺部疾病患病率较高,如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等。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攻击和侵袭的主要靶器官是肺脏,在原有肺脏疾病基础上合并新冠病毒感染将对患者造成更严重打击。2003年SARS对广州、北京等地区影响巨大,而对黑龙江省影响较小,无死亡病例,17年后的今天,我们对传染病缺少必要的防范意识。尤其恰逢春节期间,一些人把过年团聚看得过重,造成聚集性发病。还有些患者故意隐瞒病史,发热后也不去正规医院就诊,只是吃点退热药,造成病情延误、恶化,有些患者来到医院时已经发展成重型甚至危重型新冠肺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死亡风险大大增加。(作者:姜斌 薛立伟)

上一篇:科比的尸体被发现,这一次成了永别,但事故中还存在疑点
下一篇:湖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延迟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