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5492名青年网民的报告:越“优秀”越焦虑,“躺平”仍为少数派
近日,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上海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联合发布《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22)》。
该报告基于青年网民聚集的新浪微博平台和Bilibili平台展开基于机器学习(SVM)的大数据混合式分析研究,抽取了5492名来自不同区域、年龄层和教育层级的活跃青年网民作为研究样本,爬取2021年和2022年间他们发布的所有博文,设计了文化观、民族观、奋斗观、收入观、就业观、消费观、婚恋观、生育观、圈层关注、网络新玄学、网络暴力等专题板块102个指标,有针对性地建设了40多万条人工训练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每个样本用户的表达倾向和社会态度进行计算和研究,推进我们对中国青年网民思想价值观念变迁的理解。
焦虑感:越“优秀”、越焦虑
新浪微博数据显示,学习和工作是最能引发当代青年网民焦虑感的因素,健康因素次之,外貌因素亦被较多提及,排名第三。在明确表达存在焦虑感的样本群体中,存在学习/工作焦虑的占据77.1%,显著高于排名第二位的健康因素(30.0%)和占据第三位的外貌因素(18.2%)。在性别层面,青年女性的焦虑感表达多于青年男性;在教育水平层面,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青年网民相比本科、大专和初高中学历的青年网民表达出了更多的焦虑感,呈现出了“越‘优秀’,越焦虑”的情况。
青年网民应对焦虑发展出独特的方式——网络祈愿,亦即“网络新玄学”流行的现象。新浪微博数据显示,青年网民对“新玄学”的积极态度略有上升。5492个青年网民样本中有749位在2022年表达出了对“新玄学”的积极态度,占比13.6%,比例相较2021年的12.6%略有上升。对青年网民关于“新玄学”的态度进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发现:东部地区青年喜欢“新玄学”的发生比最低,中部地区喜欢“新玄学”的发生比最高;女性更容易表现出喜欢“新玄学”的态度;“00后”比“90后”更倾向于喜欢“新玄学”。
奋斗观:边焦虑、边奋斗
2022年,青年网民总体持积极的奋斗意愿,不支持躺平人数总体高于支持躺平人数。新浪微博数据显示,在明确表达了态度的样本中,56.23%的青年网民明确反对躺平,这表明躺平主义者仍为少数派。B站数百万相关视频评论的语义网络分析显示出青年网民对教育的反思,以及“边焦虑边奋斗”的社会心态。一方面,读书改变命运仍然是中学教育中常用的励志话语,但部分青年在高考结束进入大学后可能感受到心理落差;另一方面,青年网民高度关注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坚持对努力奋斗的认可与践行,反对“内卷”概念的滥用,在加油打气的评论中互相鼓劲。
就业观:体制内工作广受欢迎
在明确表达态度的青年网民中,绝大多数对体制内工作持有正面态度。新浪微博数据显示,2.06%的青年网民对体制内工作持有正面态度,这一比例是对体制内工作持有负面态度的青年网民占比(0.40%)的5倍。从变化的视角来看,2022年讨论就业问题的青年网民比例有所扩大,就业问题迎来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青年网民进一步偏好体制内工作,对体制内工作持有正面态度的青年网民占比从2021年的1.84%提升到2022年的2.06%。 中西部地区的青年网民以及“00后”更倾向于体制内就业。
B站数百万相关视频评论的语义网络分析显示,在就业压力上升的背景下,对于就业方向的提早考虑不断向前延伸,很多青年尚未真正面对就业压力,就希望尽早做出“明智”的选择。“选择前置”又缺乏真实体验的他们就可能陷入迷茫和焦虑。为了增加更多就业可能性,从软件教程、简历指导到面试经验,各种各样的学习型课程成为视频网站热门内容。
消费观:既精打细算,又为兴趣买单
强消费意愿和强储蓄意愿并存是青年群体消费观念的主要特征。新浪微博数据显示,表达强消费意愿的青年网民占总样本比例(7.4%)远高于弱消费意愿(0.8%)。与此同时,表达强储蓄意愿的青年网民占比(1.8%)也显著高于弱储蓄意愿(0.6%)。上述两组数据展现出当代青年群体崭新的消费观:既愿意通过消费来取悦自己,同时也懂得理性控制,增加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在明确表达了消费意愿的青年网民中,强消费意愿保持着较强的韧性。在明确表达消费意愿的青年网民样本中,89%两年来维持了强消费意愿的倾向。在消费的具体类型上,青年群体注重追求精神体验,这主要表现在青年群体对为兴趣爱好付费和知识付费的积极态度。愿意为兴趣爱好付费是青年网民一大突出特征。知识付费亦受到青年网民认可。
2022年,1.4%的青年网民表达了愿意为知识付费的态度,在明确表达意愿的样本中,不愿意知识付费的样本数为0。伴随着播客、电子杂志、网课等各类知识付费形式的发展,通过消费获取知识、信息已成为青年一代普遍接受的观念。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特征是青年群体对超前消费的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1.1%的青年网民表达了对超前消费的积极态度,仅有0.2%的青年网民表达对于超前消费的消极态度。
与上述为兴趣“一掷千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年网民对参加各类电商平台优惠活动的热衷以及控制消费的自我约束行为。如在电商购物节时期,一些青年网民自行研究和转发省钱攻略,不仅帮他们减少了支出,也给他们带来了心理愉悦。与此同时,低欲望社会、极简生活也受到部分青年群体的追捧,这背后的本质也是控制消费的自我约束行为。
婚恋观:大胆恋爱、谨慎结婚
研究发现,大部分青年网民对恋爱仍抱有积极的向往,仅有极少数表达了无意愿恋爱,但是青年网民结婚意愿要远低于恋爱意愿。
高学历青年网民的婚恋意愿更强。数据显示,相对于初高中学历的青年网民,拥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青年网民更多地表达了愿意恋爱和结婚,可能与学历背后反映的经济实力有关。针对青年网民在恋爱意愿与结婚意愿上的悬殊差异,通过对微博博文的质性分析发现,以大胆恋爱、谨慎结婚为代表的婚恋意愿已经成为主流趋势。
基于博文的质性分析发现,青年网民不愿结婚的原因可以归纳为“逆社会时钟”观念下青年的个体化意愿高于普通生活经验,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不足导致部分青年网民对婚姻关系下责任与权利的不对等、由家庭暴力等引发的性别信任危机产生忧虑。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饭圈青年”的婚恋态度。“90后”“00后”将网络世界的亲密关系作为情感需求的投射,以此替代现实婚恋建立的亲密关系。相关青年网民在“饭圈”这一新型网络社群中发展了以爱豆为核心的拟态亲密关系,这种新型亲密关系对现实婚恋建立的亲密关系可能具有替代性。
上一篇:普法强基 · 检护成长丨“书香”“检爱”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下一篇:2023届云南省“3 3 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