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剧《人生之路》回忆读小说《人生》的感想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4-24
手机版

  电视剧《人生之路》的热播,让我们再一次的想起路遥先生,以及他写的经典名著《人生》。知道路遥先生的起因就是《人生》小说,当时的我正在初中上学,通过一个同学手里拿到了小说,一开始看就喜欢上了小说的内容。

  黄土高坡的地理环境,紧张艰苦的农村生活,家长里短的人情世故,这些是那么的熟悉和贴近个人的生活圈子。而懵懂中的男女感情问题更是让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探知欲望。特别是巧珍对高加林的表白,让我们为高加林高兴,也为巧珍的痴情所感动。她的矛盾心理---既为高加林上学远离她难过,又为他不能上学难过而难过。可以说巧珍是那个时期农村女孩子的一个集中写照,她们渴望知识,渴望爱情,也渴望着有机会去更大的广阔的天地,但是现实的土地让她们无法走出去。

  巧珍和高加林的分手是痛苦的,他们之间的鸿沟就是农村和城市之间现实的差别体现。 一个初出城市的孩子都可以因为各种原因放弃农村最漂亮最优秀的女孩子,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巧珍的命运使然。

  可以说他们之间的故事,让我们无法判断究竟是谁对谁错了,想谴责高加林,也无法去恨他,只是为巧珍深深地感到遗憾。

  就个人而言,当高加林一无所有再次回到家乡时,个人还是想着他能够和巧珍重续前缘的,可是命运不是总向着高加林的,他看到的是巧珍的出嫁。可能有无尽的后悔在高加林的心理,但是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

  路遥先生的《人生》小说篇幅不长,只能算是一个中篇,但是他成地的把西北那片热土的生活呈现给世人,让世界知道在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上有那么一群人,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上演和收获着生活和爱情,生生不息,奋斗不止。

  初读《人生》之时,年纪尚小,但是那种浓浓的乡音、乡情、乡思,深深的感染了我,让我在一个晚上通宵看完了小说。心中的震撼无法形容,想表达什么又不知如何表达,那种看完之后的无法言说的情绪让我在时至今日也无法忘怀。

  心中对路遥先生有了深深的敬意,后来读了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才更是让我加深了对先生的崇敬之情。可以说路遥一生就是为西部发声的人,是一个社会变革前奏的探索者和追求者。西部的作家,后来有了陈忠实、贾平凹等,但个人最佩服的还是路遥先生。看他写的《早晨从中午开始》的写作后记,知道了他写作的艰苦,从一些个人访谈,了解了他不幸福的家庭和婚姻生活。可以说路遥是把他的一生给了他钟爱的文学事业,给了那片高原热土上的平凡人。

  路遥先生英年早逝,没有看到中国后续这三十年的发展,是中国文坛的深深不幸,或许如果先生活到现在,人生或者人生之路就会有更多的结局,也会有更加意想不到的人生。

  最后想说的是时代希望关注时代生活的作家!

  路遥先生千古!

  举报/反馈

上一篇:观山湖区:以“绿”绘美 以“文明”筑魂 幸福在这里满满溢出!
下一篇:分时四驱+前后差速锁,敢和大G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