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女为悦俗者容,人应当如何摆脱愚惑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4-23
手机版

  我们常说“女为悦己者容”,而在庄子看来,不管是男还是女,总是打扮得花枝招展,其实是为了媚俗,“垂衣裳,设采 色,动容貌,以媚一世,而不自谓道谀;与夫人之为徒,通是非,而不自谓众人,愚之至也。”穿上华美的衣裳,绣制斑斓的文 彩,打扮艳丽的容貌,以讨好献媚于举世之人,却自认为那不是谗谄与阿谀,跟世俗为伍,与世俗相通,自己却不认为跟世俗一样,这真是愚昧极了。

  

  还有两种人,也是谄谀之人:“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臣。”凡是父母所说的便都加以肯定,凡是父母所做的便都加以称赞,那就是世俗人所说的不孝之子;凡是上级所说的都加以应承,凡是领导所做的就都加以逢迎,那就是世俗人所说的不良之臣。“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孝子不奉承父母,忠臣不谄媚国君,这是忠臣孝子尽忠尽孝的最好表现。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知道自己愚昧的,并不是最大的愚昧,知道自己迷惑的并不是最大的迷惑,最迷惑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醒悟,最愚昧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明白。

  

  世俗生活难免令人左右为难,进退维谷、恍恍惚惚,时常处在愚昧和迷惑中。有自知之明的人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愚昧和迷惑,积极寻求解决之道,而有的人一生浑浑噩噩,还认为自己清醒得很,真是无语又无药可救,更坏的后果是:如果这部分人占多数的话,天下人全都跟着迷惑了,少部分清醒者也不能到达所要去的地方,“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不亦悲乎?”

  “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华》,则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高雅的音乐,世俗人不可能欣赏,折杨、皇华之类的民间小曲,世人听了都会欣然而笑。所以高雅的谈吐不可能留在世人的心 里,而至理名言也不能从世人的口中说出来,因为被流俗的言谈所遮掩。

  

  由此可想到老子说的“大音希声”,曲高和寡也就不足为奇了。一辈子谄谀世俗的人往往不愿意人家说自己是个阿谀的人,常常会“勃然作色”,但他们的心理却很复杂。庄子用了一个比喻说:这就像丑陋的人半夜里生下孩子,立即拿过火来照看,心情急切地唯恐生下的孩子像自己一样丑陋。

  那如何摆脱愚昧和迷惑呢?庄子认为:

  一、“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持守大道才能德行完备,德行完备,身形才能完整,身形完整,精神才能健全,精神健全乃是圣人之道。

  “若夫人者,非其志 不 之,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下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像这样的人。不同于心智的不会去追求,不符合心愿的不会去做。即使天下人都称誉,且称誉合乎事实,不合乎心愿他也孤高而不顾;即使天下人都非议,且非议不合乎事实,他也不予理睬。天下人的非议和赞誉,对于这种人既无增益又无损害,这就叫德行完备的人啊!我只能算心神不定为世俗尘垢所沾染的人。

  

  二、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机心存留在胸中,就不能保全纯洁空明的心境;纯洁空明的心境不完备,精神就不会专一安定;精神不能专一安定就不能载道。

  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凝神静气,不执着于身形骨骸,几乎接近于道了。

  三、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若性之自为。完全消除伤害他人的心思而增进自我教化的心愿,就像本性如此而已。

  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不执着于外物,不执着于天然,其 名字叫“忘己”。“忘己”的人被称为与天融为一体。

  

  四、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天下太平,就跟万物一同昌盛;天下纷乱,就独自修身养性而闲暇。驾驭朵朵白云,去到天与地交接的地方。

  五、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道,覆盖和托载万物,多么广阔而盛大啊!君子不可以不敞开心胸,排除杂念而感悟啊。

  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金石不得,无以鸣。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道幽深宁寂,澈清澄明。如果金罄不得道,就没法鸣响。所以钟磬虽然能够鸣响,可不敲就不会响。

  

  金石不敲不响,人不学不悟。藏其超老师说:“学计谋策略之术会使人越来越疲累,而学道则会使人越来越轻松自如。”如是斯言,深 之又深而能物焉,神 之又神而能精焉。道幽深而又幽深却能够从中产生万物,玄妙而又玄妙却能够从中产生精神。

  举报/反馈

上一篇:更具运动感,本田海外新款CB街车,速度与激情的完美结合
下一篇:北京市场|精彩纷呈,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