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影后马思纯加盟,也难逃口碑扑街命运,歌曲改编电影为何屡屡遇冷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4-23
手机版

  原标题:影后马思纯加盟,也难逃口碑扑街命运,歌曲改编电影为何屡屡遇冷

  事实上,从《同桌的你》到《栀子花开》再到《大约在冬季》、《一生有你2019》,近几年来的流行歌曲改编电影,是一种趋势,试图用熟悉而有情怀的大众音乐来唤起人们内心的青春记忆,达到和观众的共情和IP宣传的目的。

  然而,5.2分,4.8分,3.9分,一次次评分的扑街,也成为了因情怀所起,被情怀所累的“产物”。

  01,双刃效应

  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好的歌曲可以为成为电影宣传过程中的一把“利刃”,利用观众熟知的歌曲引起人们对于过往的追忆,起到电影的宣传发酵以及票房引爆的作用,当然,这一切需要建立在电影优质内容的前提下。

  而放眼电影圈,能够取得这样“联姻效果”的电影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情况下,歌曲改编电影都成为了情怀的“累赘”。

  歌曲改编电影的限制

  第一,主题的限制

  流行音乐能够带给人们的,除了表达人们的所思所想之外,也是人们的情怀载体,它承载着对于过往的怀念,对青春岁月和社会文化变迁的见证。

  所以,音乐改编作品,在原有的歌曲情感和主题上进行影视化渲染,能够用情怀达到一定的宣传造势目的,但是也会对电影的主题和创作内容造成一定的桎梏,主题的“吻合”需求使得影视加工很难跳出既定的范围。

  所以,这一首歌是对于两地分隔两人的寄情之物,歌颂爱情,传递思念。

  看得出来,2019年末上映的《大约在冬季》,想要歌颂上世纪的冬日恋歌,然而,却因为主题的限定,男女主角的相遇,分开似乎都刻意追求歌曲中的故事精髓,在内容的创作中,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故事老套,“老梗”都成为了观众诟病的重要因素。

  第二,过于刻意的“情怀”消费

  歌曲改编电影,名字好记,自带热度,是因为观众先入为主的情怀所致,在那些熟悉的旋律中,能够找到年代的质感和时光的意义。

  鉴于此,很多的歌曲改编电影,力求能够用情怀打动观众,从头到尾设置很多的年代元素。

  比如电影《同桌的你》中,为了营造80后的过去20年记忆,将所有能够代表时代的东西全部搬上了银幕——

  同桌的情谊,小虎队,李雷和韩梅梅的英语课本,小时候的大白兔奶糖,甚至是非典,911等回忆,浮光掠影般的方式呈现出来,力求能够用这个情怀的“百宝箱”来增强代入感,勾起观众的青春记忆。

  对于观众来说,或许这些东西真的值得追忆,毕竟是大家的青春,然而,观众内心深处真正怀念的,并不是这些符号。

  金丹元先生曾经说过:“怀旧电影虽然指向过去,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真正的历史意义并不在于它真正追求的,而在于其怀旧的消费价值。”

  真正缅怀的消费价值是什么呢?

  是一种过往的经历,包括对于老师,对于死党,对于父母,甚至是某一个擦身而过的瞬间。

  而这些,恰恰是镜头无法去呈现的,而是需要剧中人物和情感带动的,而不是感慨过往和旧梦重温的刻意煽情,这些支离破碎的镜头和呈现,反而使剧中的爱情线变得不够完整,缺乏张力,过于单薄,显得刻意而矫情。

  03,观众需要什么样的歌曲改编电影

  德国哲学家阿克塞尔·霍内特曾经说过:“人生每天都在创新,又每天都在怀旧,历史长着两双眼睛,一双向前,一双向后。向前的是新生活,向后的是怀旧。”

  歌曲改编电影的外在繁华和热度,并不能掩盖其背后存在的缺陷和短板。

  所以,在电影的创作中,好的歌曲IP和噱头固然重要,然而,最重要的并不是用影视去表达歌曲的情怀,而是让歌曲为影视所服务,达到思想和艺术高度的双赢。

  不强行“套用”,不过多依赖于歌曲所带来的传播效果和情怀,就不会被“情怀”所累!

  责任编辑:

上一篇:粟裕藏了一支“隐形部队”,大破蒋军45万,毛泽东:我都没想到
下一篇:华硕通过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系列显卡为游戏带来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