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梁朝伟”:拿完奥斯卡影帝后消失,如今在街边给流浪汉送饭
大鼻子,丧脸,看不到光的眼神。
实在很难让人将这些元素和“帅”字联系到一起。
但一看到照片,人们便明白了。
来自风靡全球的电影《超脱》。
男主角阿德里安 · 布洛迪。
他更著名的电影,是那部讲尽二战犹太人血泪史的《钢琴家》;
或者是美学大作《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黑心长子;
那一年,29 岁的阿德里安 · 布洛迪凭借《钢琴家》成为了史上最年轻奥斯卡影帝。
衣香鬓影,前程如锦。
但关于他很近的一次街拍,却是在路边给一位流浪汉送饭。
穿着朴素,看背影完全认不出本人。
作为最天才的影帝,布洛迪的不务正业已经众所周知。
一年只拍一部戏,把画画钓鱼作为主业,
“演戏好累,我自己一边先待着好了“
1.
布洛迪有一双让人过目不忘的忧郁的眼睛。
有人说他说“美国梁朝伟”。
但和伟仔比起来,他的业务进度,实在是太不达标了。
他有每个人都羡慕的起点。
那年,身陷丑闻的罗曼 · 波兰斯基为了拍他的翻身之作,为了演员千挑万选,却在看到布洛迪的那一刹那,就落了锤。
他走过满目疮痍的街头的场景,让人难以忘记。
这是无声的哭泣,却振聋发聩。
布洛迪当年为了这部《钢琴家》,也如角色一般疯狂。
第一步:卖车,卖房,扔掉手机,一个人背着两个大包去片场;
第二步:每天 4 小时起步练琴;
第三步:减重,一天吃两个鸡蛋几勺鸡肉,用一个半月时间减掉 30 斤(PS. 他身高 185,减重减到 117 斤)
第四步:折磨自己,有一场戏需要跛脚走路,他就把尖石塞进鞋子里,再从高墙一跃而下。
最后一步,没在他计划之中,但情有可原:女友和他分手了。
换作任何一人,怕都难忍受这疯魔。
“(拍《钢琴家》的那段日子)我每时每刻都处在一个十分黑暗、悲伤、残酷的状态,但我想尽最大的努力,去感受他经历过的心情和绝望
除了睡觉,每一天,我都处在折磨里。尽管这样的经历耗尽了我的身心,但我是心甘情愿为它付出代价。”
为了戏把自己折磨到极限,布洛迪干过好多次。
1999 年拍《山姆的夏天》,演连环杀手羊里奇,有一场打斗戏,他的鼻子直接被人一拳打断,重度骨折,后来经常有人说他的鼻子是“歪”的;
2000 年拍英国写实大导演肯 · 洛奇《面包与玫瑰》,演一位为底层民众发声的工会组织者;他开拍前把自己乔装成一个工人,卧底进了真正的工人协会;还和工人们参加了工人大会,来了场真正的罢工谈判。
2005 年拍《灵幻夹克》,他要求导演把他绑紧,再塞进停尸柜的抽屉,体验角色的绝望感。
他多少有些受苦上瘾症。
“我不喜欢受苦,但我必须找到与角色间更大的联系,如果受苦能让我有所感悟,那我就该诚实地去受苦。”
2.
看完《钢琴家》浑然天成的表演,很难有人想到,布洛迪其实是个土生土长的纽约人。
他出生于纽约的一个艺术世家。老妈是摄影师,老爸是画家。
身为移民的后代,布洛迪的家庭并不富足,家庭周围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底层居民。
毒品、枪击、贫困,从很小的时候,他就明白了边缘人群的生活。
他和他老爸,最爱看的,就是邵氏电影,成龙的武打片。
妈妈很喜欢给小布洛迪拍照,也培养了他的镜头感。
12 岁那年,他第一次在儿童聚餐上表演魔术,却被妈妈看中了他的表演天赋。
在即将要和朋友结伴去厮混的前夕,他在妈妈的引导下,走上了演员之路。
刚涉入影坛,布洛迪并不讨喜。
大长脸,飘忽的眼色,还有不那么“男子气概”的脆弱感。
也许放今天这是最讨喜的人设,但在上世纪 90 年代,前有阿汤哥后有小李子,好莱坞不会偏爱看起来一点都不积极的阿德里安 · 布洛迪。
直到 1998 年,他被泰伦斯 · 马力克看见,后者邀请他在自己的二战大作《细细的红线》里出演一个角色。
虽然戏份不多,却成为了他被更多名导看见的窗口。
布洛迪为了这部戏,参加了新兵训练营,还学了许多军事战术,每天陪他最多的,是毒蜘蛛。
成片出来,布洛迪发现台词只有两句,出场 5 分钟。
这让他发现,原来混好莱坞靠的是名气。
也让他明白:我就想当个演员,仅此而已。
3.
忧郁文弱的阿德里安 · 布洛迪,被全世界观众看上的,就是他这股丧劲儿。
但他偏偏就要把这些印象一次次打碎。
几部二战电影拍摄之后,以苍白、文弱闻名的他,开始拍“斗牛士”“铁血战士”之类的武戏 —— 他竟然成了一个全新的动作明星!
这还不算,后来他远赴中国参演《天将雄师》。
艺术片?他不需要。此行只为了见到自己的偶像成龙。
喜欢艺术片演员的人,都知道他们为了珍惜自己的羽翼,要作这样的舍弃。
但在布洛迪这里,他要的就是自己开心。
此前,他也来到中国,在《1942》中出演了记者白修德;
他大红大紫那几年,片约不断,忧郁的外形逐渐被市场接受,演技也顶级,可谓没有不红的道理。
要是努努力,再几个小金人不在话下。
但正值顶峰的布洛迪,偏偏跟自己按下暂停键。
他顶着一头糟糟的长发, 去尼泊尔支持儿童援助活动。
在中国某个小村,和小卖部大爷钢琴合奏。
和家里的猫狗拍艺术照,完全忘了自己的主业:
不拍戏的时候,天天在家研究自己喜欢的嘻哈。
干累了,绝对不卷。
后来逐渐连酱油也不打,全部歇业,回家当画家。
每天在自己的工作室自娱自乐,后来还开了画展。
“感谢演戏,让我找回了对画画的热爱。”
如今他 50 岁,他可以给流浪汉送饭,可以画锦鲤,可以演好友韦斯 · 安德森的每一部作品,从《穿越大吉岭》到《布达佩斯大饭店》;
唯一不会的,就是制造噱头上热搜。
布洛迪有性格演员具备的一切特征。
不那么合群,但演技一流;
戏并不多,但部部出彩;
私生活很少曝光,但一眼,你就能记住。
有人说布洛迪天生就长了一张演员的脸。
看一眼,你就能知道这个人最适合做的事情,就是演戏。
但那就是别人定义的。
对于布洛迪而言,比起演戏,他永远,更享受做自己。
举报/反馈
上一篇:汪小菲台湾酒店改名原因曝光,疑似大S索要代言费
下一篇:好家伙!彭冠英新剧越看越过瘾,谍战剧要都这么拍,何愁没观众?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