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之春|在南京民乐团的演奏中再见《莫愁》
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进入最后的小高潮。昨晚,南京民族乐团委约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苏潇创作的民族交响乐《莫愁》,由指挥张列联袂一众特邀音乐家在东方艺术中心隆重上演。
让观众惊喜的是,《莫愁》中既能听出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又能感受到与当下审美接轨的激情。苏潇说:“我是南京人,从小听着莫愁的传说长大。在我看来,莫愁就是南京的一种精神。”
当晚,随着南北朝时期萧衍《河中之水歌》的诗词响起,音乐会拉开序幕。指挥家张列执棒乐团,与琵琶演奏家兰维薇、女高音歌唱家金瑶以及男声朗诵艾力开木·艾尔肯、童声朗诵张奕卿等一同带来这部重磅作品。
民族交响乐《莫愁》由青年作曲家苏潇作曲、编剧杨劲松策划撰稿,以古今诗词和民间故事为主线,通过《序曲》《湖光》《风雨》《儿女》《天下》等五个乐章,诉说南京的故事和人文精神。
有观众发现,这部长达约80分钟的民族交响乐,虽然在结构上打乱了古今时间线,但听觉上仍然一气呵成。“每一段都做了精心的设计,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音乐。”苏潇说,用音乐来反映“莫愁精神”,可听性是最关键的,“吟诵、组曲、女声独唱、男声朗诵、琵琶协奏曲、弹拨乐合奏到最后的辉煌气势,这样的结构设计和旋律写法,可能更符合当下审美,也让民乐更能被年轻人接受。”
在苏潇看来,雅和俗不应该是天然的对立,音乐也不能简单分类,“一位成熟的作曲家,应做到收放自如。我是学钢琴出身,学作曲后,也写过很多当代音乐、交响乐甚至舞蹈音乐,我之前还做过MIDI,所以我向来介绍自己是一个多元化的作曲家,而不是先锋派或传统派。”
在乐章《儿女》中,苏潇创作的琵琶协奏曲《莫愁》备受好评。“琵琶是颗粒性乐器,是弹拨乐,可能许多作曲家写它的协奏曲时,会将其凌驾于乐队之上,其实所有元素都可以融合,而不是把乐队变成琵琶的伴奏。”相互交融的写法,让琵琶和乐队的组合呈现出崭新的气象,这首协奏曲也被特别安排在整场的“黄金分割点”。
苏潇说:“我理解的民族音乐,应该是中国音乐。在音乐上,它是中国乐器和交响乐的结合,更是多文化融合的产物。”民乐越来越受到当下年轻人的欢迎,对此,他认为:“这就是跨界的力量,文化多元的力量。民乐的发展,应该置于一个更大的概念中。”(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举报/反馈
上一篇:故事:月收入18000,给公公看病花12000,他有退休金却一毛不拔
下一篇:欢迎你来探索这座丰富的故事岛屿|每日书虚构班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