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的人生故事 军旅篇12《后门风吹灭了他当兵的梦想》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4-03
手机版

  作者:范顺成(铁三团)

  

  一九七七年,入伍前几天,所有体检合格的适龄青年都是要进行政审。当时的军人在社会上的荣誉地位是比较高的,绝大部分青年都会积极要求入伍参军,以求改变现在的社会地位,同时幻想着将来退伍之后国家能够给安排一个不错的工作。

  其实,那几年国家已经不再给农村户口的退伍军人安排工作了,尽管如此,大部分入伍青年也还都抱有幻想,万一国家政策有了变化,重新安排工作了,当兵的路子不是就走对了吗?万一在部队能混个一官半职,当个穿皮鞋,挎手枪的小军官,岂不是风光无限,光宗耀祖吗?

  于是,报名参军的争先恐后,为了能够参军也是各显其能,用尽社会关系,其中当然也会有很多是通过“走后门”来当兵的,也有很多条件合格却当不成兵的。

  当年,我们西梁村有五个入伍指标,其中有两个就是是所谓下乡知识青年。说起这下乡知识青年入伍,那是最有名堂的。有一些原本就在农村下放,户口就在农村,这回赶上征兵,正好去部队混上个两三年,回来国家给安排一个工作,从此脱离农村,实在是合适不过。

  比方说当初下放到俺村里的贺某某,其父亲是政府某部门的一位主任,这次父亲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他送到部队。

  

  有一些知识青年平常根本就不在农村,现在一听说某某村入伍指标比较多,马上动用自己亲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临时把户口转到该村镇,顶着该村镇的征兵名额,最终目标也是在部队混几年,达到回城目的。

  更有一些知识青年,其父亲或者母亲就是有权有势的人,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女去农村下放,干脆直接把儿女的户口转到某某农村,到征兵季节,报名参军,户口被部队转走,人一天也没有在农村呆过,就这么户口空转一圈,人就到了部队。

  像这次顶替我村参军名额的张新安,其亲戚在西郊乡是个什么头头,张从来就没有到过本村,最后却入伍了。到部队,我才知道他是顶着俺村的名额入伍的,你说奇怪不奇怪。

  我们称之为这些兵叫“后门兵”,大量的这种“后门兵”入伍,他们占据了农村青年人的指标,使农村很多想当兵的人空怀梦想,无路可走,有的甚至为此患上了精神疾病。

  

  比我年龄小一岁,当年正值适合参军年龄的范天福,连续几年报名参军,都没有如其所愿,结果,范天福患上了精神抑郁症,整天在村里转来转去,不知道去生产队干活儿,也不知道干家务,甚至连清洗自己的卫生都不知道,浑身脏兮兮的,嘴里嘟嘟囔囔,开始还知道每天晚上回家吃饭,到后来就不知道回家了。

  最后他究竟去了什么地方,是死是活,到现在五十年过去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当时农村经济条件,医疗条件都十分有限,估计多半是死在了异域他乡。

  这是我知道的,因为没有当成兵而患上精神抑郁症,可能死在外地的一个本村的同龄人,实在是可悲可叹可惜,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范天福是报国无门,郁郁而终!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

  2023年3月10日

  编辑:方迎欣 毛 秘《白浪情》

  举报/反馈

上一篇:“杜拾遗”讹变成“杜十姨”?破解民间故事背后的逻辑和“套路”
下一篇:几本经典的总裁豪门高品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