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致命感应》当恐怖片来看?你把温子仁想得太简单了
或许我们提到温子仁就会想到他导演的恐怖片,《电锯惊魂》和《招魂》的分量自然不言而喻。随着温子仁在国内影响力的逐渐扩大,由他所构建的B级片王国更满足了许多影迷的感官需求。
我们提到恐怖片,会联系到鬼神等元素,而在西方的好莱坞恐怖片体系构建中,恐怖片和鬼神片总密不可分。
包括早期经典的《驱魔人》和《闪灵》等,恐怖片中超越现实主义的力量被进一步放大;神秘气息的弥散、灵魂的实体化等等,均得到了影像上的复制和延续。
而《致命感应》延续了早期按温子仁在《招魂》中的套路,对灵魂、恶魔和诸多神秘学的元素进行了重新构建,且与B级片原始的重口味相结合,形成了电影风格的一道奇观。
而《致命感应》作为国内引进的唯一一部温子仁的电影,它能出现在国内荧幕上,更体现了导演本身的影响力在官方渠道层面的加持。
关于《致命感应》的类型化,并非我们想象的如此简单。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多种模型的构建。
首先,电影作为一部恐怖片,它延续了恐怖色彩在影像中的调度,比如场面的快速切换、蒙太奇的高超剪辑等等,以上技巧展现了温子仁的技术功底,同样调动我们的紧张情绪和恐惧感。
恐怖片始终遵循了未知即恐怖极限的原则,在密室探寻和黑色渲染上,《致命感应》同样赋予了未知强大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一步步接近真相的过程,构成了恐怖力量的核心来源。
其次,在类型构造上,《致命感应》不缺B级片应有的元素;血浆横飞、开膛破肚、怪异扭曲成为了家常便饭,尤其在电影后半段恶魔和一众普通人的交手过程中,把血浆的魅力进一步扩大化。
电影成为了发泄暴力的一种手段,这取消了电影应有的现实恐惧,却满足了许多人之于B级片和需求,形成了与前半段内容相互照应的电影必然要素。
最后,我们在对角色探讨上可以进一步深入。《致命感应》以女性为主角,片中的独立女性构成了事件发起的根源,尤其她本人和魔鬼之间的深度联结,引导了我们去探寻女性内心、研究恐怖产生心理层面的动因,在恐怖片的外表之下,《致命感应》送给了观众一把探讨女性心理的钥匙。
而这把钥匙背后,女性人格的逐渐开启且走向成熟的过程在电影中得到了凸显。
从孩童时代,主角的孤独感构成了恐怖产生的根源,她一个人面对黑暗和迷惘的时的错乱,内心的魔鬼逐渐外化成具体形象,且在电影中化身为大反派。
在与孤独的对抗过程中,我们见证了女性在危机时刻的成长和成熟。在一连串谋杀案背后,主角的内心是极为复杂的。
从人道主义来考量,她的善良本性以及自我担当和成长,成为了对抗恶魔的巨大心理支撑。渐渐,主角麦迪心里抗拒黑暗的侵蚀,与原有人格的对抗中,麦迪完成了“人”的全新觉醒。
觉醒意味着摆脱黑暗掌控、觉醒意味着她逐渐掌握了对抗恶魔的能力,从弱小到强大,女主内心的成长,构成了故事结局走向的合理精神动力。
毕竟作为一部大女主电影,《致命感应》向我们完整展现了个体如何克服心魔的全部过程,其中包含了母爱、守护和坚韧等核心精神要素,以上在麦迪身上由内而外发散,最终内在主导了外在,构成打败了恶魔,构建起电影的能量守恒。
举报/反馈
上一篇:吕不韦为秦国散尽家产,为何始皇一封30个字的信让其饮鸩酒自尽?
下一篇:《超能一家人》如何投资?具体收益包括哪些?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