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脾气越来越大,可能是你常说这句话,没用还伤娃,以后别说了
大家好呀,我是文文爸!
如果你家孩子当众撒泼打滚,你是“佛系派”,选择冷处理,让他自己冷静下来;还是“暴力派”,认为“小树得砍,小孩的管”,选择“热处理”,靠着大嗓门让其安静?
当父亲快7年了,说实话,文文爸有无数个时刻,都在女儿"撒泼打滚"时失去了耐心,甚至被她的情绪所感染,变得失去理智,只想用武力来打压。
01孩子当众发脾气,父母别说这句话
记得有次,文文爸一家三口晚饭后去逛超市,出门前就说好了不买东西。可当她走到芭比娃娃前,就非要买。
文文爸看了一下价格,有些小贵,内心就不想给她买,但还是蹲下来,耐心的劝说道:家里面有3个差不多的芭比娃娃了,这次我们就不买了。
一听到"不买"两个字,女儿当场就哇哇的大哭了起来,不管我和她妈妈怎么劝说都没用,还是坚持要买。
她的哭声,也成功吸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在别人的指指点点之下,文文爸就想松口给她买。但老婆坚持不买,就像拉她离开超市。
听见妈妈说不买之后,女儿立马倒地,开始撒泼打滚,怎么拽都拽不走。老婆终于爆发了,朝着女儿怒吼道:你再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我再去生一个听话的!
结果,女儿边哭边回怼道:都是你生了,再生一个还是不会听话!文文爸当场差点没忍住的笑出声来。
这句话,的确是很多人的口头禅,起初说着或许“有效”,但时间久了,不仅没用,还可能伤娃。
究其原因,之所以起初有用,是因为孩子把这句话当真了,害怕父母真的不要他了,所以才会听话。但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对父母缺乏安全感。
对于这一点,文文爸其实最有体会:小时候父母在城里做小生意,就把我送去了奶奶家,好几次因为想父母,就跟奶奶发脾气,嚷嚷着要去城里找父母。
奶奶哄不好时,就会吓唬文文爸:再哭、再不听话,你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
为了让我相信,奶奶甚至伙同周围的人,一起来吓唬我。说的人多了,我也就相信了,从那以后,基本上不哭不闹,很听话。
之后父母有回来看过我几次,我也表达出了想跟着他们去城里的想法。但父母以家里穷为由,并未同意。
渐渐地,我内心就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声音:父母不要我了!跟父母也没有了之前的亲密感。
所以,“不要你了“几个字并没有让孩子学会听话,只是用恐惧让孩子暂时屈服而已,而且只针对年龄小的孩子有用。
当孩子大一点了,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后,就会很反感这句话。有了切身体会后,文文爸就很反感有人对女儿说这句话。
大人说这句话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听话、表现得越好!为什么要说这样伤心的话,让孩子感觉到更糟呢?
实际上,吓唬、训斥、打压孩子,不仅不会让孩子越来越听话,反而会把事情弄得越糟糕。
02应对孩子发脾气,聪明妈妈这样做
当孩子当众撒泼打滚时,父母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停止哭闹,又不受伤害呢?聪明妈妈这样做。
周末的公园里,孩子特别多,大多玩了不想走。有个孩子就倒在地上哭闹不止,妈妈见状,走到孩子身边,先是轻轻地拍了拍孩子,试图抱起孩子。
可孩子不仅没感受到妈妈的关心,反而开始脚打拳踢。妈妈就一把抱紧了孩子,温柔的说道:妈妈陪着你,我们让情绪稳定下。
随后,妈妈又问道:你是因为不想回家,想继续玩,所以生气了吗?
孩子一边点头一边哭得更大声了,周围的人也开始指指点点,妈妈可能碍于面子,一把抱起儿子就往车的方向走去。
那会儿,我们两家的车停得非常近。所以,文文爸目睹了她哄孩子的全过程,到达车旁边后,孩子依旧在哭泣。
这是妈妈仍旧温柔地说:宝宝,你一直大声哭,妈妈真是受不了你啦!
随后孩子看了看妈妈,仍然大喊着要去玩滑滑梯!妈妈没有回答他,而是蹲下身认真的说道:你的哭声让妈妈有点受不了,对不起。
然后妈妈就站在了车的另一边,没过一会,孩子可能觉得玩滑滑梯无望后,也停止了哭泣,便跑过去抱住了妈妈。
妈妈抱起孩子,很认真地说:谢谢宝宝,现在不哭了,妈妈耳朵舒服多了!随后,母子俩上车回家了。
03孩子哭闹不止,记住一个口诀来哄娃
很多孩子之所以当众哭闹不止,原因就是需求没能够满足,这时候一味的恐吓、训斥、打骂,只会是火上浇油,没用还伤娃。
应对哭闹不止的娃,文文爸总结了一个哄娃口诀:一抱,二问,三离开,再加我受不了你啦,谢谢你!
一抱:就如公园里的那位妈妈一样,面对撒泼打滚的孩子,一味地训斥、指责,只会火上浇油,不如紧紧抱着孩子,更有利于情绪的稳定。
二问:询问孩子哭闹的原因,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切勿训斥、指责或者当众处罚。
三离开:若前两步处理,没有让孩子安静下来,就可以先带孩子离开那个“伤心之地”。
我受不了了:文文爸有试过,当所有的耐心快被磨灭之后,诚实地向孩子表达情绪,比如:爸爸没有耐心了,有点受不了你了,我要离开会儿。
随后进入冷处理,但在冷处理过程中,切忌将孩子关进房间,妈妈也要一直在孩子的视线范围内。
谢谢你:当孩子情绪稳定后,妈妈也要给孩子正面反馈,很认真地跟他说:谢谢你!
父母一定要记得说,这是解决亲子冲突后很重要的一句话。文文爸在女儿身上验证过多次,屡试不爽。
总之,当孩子发脾气时,利用上面这个口诀来处理,比吓唬更有用!
猜你想看:
孩子被烫伤,黄金救治时间只有2分钟,家长要谨记这5步,以免留疤
班主任坦言:“语文好”的学生,大多有这2个特征,你家娃有吗?
孩子“最佳识字时间”,不是3岁或4岁,这个年龄识字快、记得牢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三生三世枕上书:十里桃林拍摄现场原来这么美,凤九折颜太欢乐
下一篇:「干货」亚马逊listing父子变体合并详细教程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