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江教授论中国式管理:道德经与领导之道(上)
道德经与领导之道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哲学经典。道德经共81章分《道经》《德经》两篇。道德经所阐述的领导之道可为:
善思而行,上善若水;
明道而德,行道求势;
循德而道,依德求式。
杨沣、马磊、张宇航和我通过上、中、下三部分,用直播形式展示经典对领导力的启示,以就教于大家。
道德经与领导之道【上】
道德经的善思而行的领导之道。
善思而行,上善若水;
(三思而后行),
一是 洞天思维 别有洞天,范式;
二是 原根思维 究水穷处,底层;
三是 反者思维 相生相克,变易 。
(一)洞天思维 别有洞天,范式;
世界万物各有其内在独到的奥秘。
要认识万物首先要分开分清。
道德经把域分为四大:天、地、人、道;
人分为:天下(世人)人;
贤(能)人;
圣(完全)人。
其中又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别。
1、【第二十五章】老子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意为:在产生天地之前,有一个混然一体的存在。寂静而空虚,独立自在,永不改变。普天运行,永不疲倦。称得上是天地万物的母亲。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说: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姑且写作道,勉强起个名字叫大。大,便无限飞逝,飞逝而致远,至远而回返。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老子看来:所以道为大,天为大,地为大,人也为大。宇宙中四个为大的,人是其中之一。人要以地为法度,地以天为法度,天以道为法度,道以他自身为法度。(然:肯定;自以为然)
2、人分上士、中士、下士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意即:优秀的人听了道之后,勤勉地遵行。一般的人听了道之后,若有若无的样子。俗陋的人听了 道之后。其实,若不被这种人嘲笑,还不是真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
即:所以对当权者的建议:道是光明的,世人却以为暗昧。在道里长进,却似乎是颓废。在道里有平安,看起来却是艰难。至高的道德却好像幽谷低下,极大的荣耀却好像受了侮辱,宽广之德却被视若不足,
【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意为:刚健之德视若苟且,实在真理视若虚无,至大的空间没有角落,伟大的器皿成形在后,声音太大,身在其中听不到;形象太大身在其中看不到(只缘身在此山中)隐秘的道;然只有道,善施与、又能成全。
3、分天道与人道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依老子看:天道,就像张弓射箭一样,高了向下压,低了向上举,拉过了松一松,不足时拉一拉。天道,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脱贫攻坚)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人道却不是,是损害不足,加给有余的。谁能自己有余而用来奉献给天下呢?唯独有道的人。所以,圣人做事不仗恃自己的能力,事成了也不视为自己的功劳,不让人称赞自己有才能。
4、有善者、辩者、知者、博者之别
在【第八十一章】里老子认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认为:可信的不一定华美,华美的不一定可信。良善的不巧辩,巧辩的不良善。真懂的不广博,广博的不真懂。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不为自己积攒什么:
既然一切都是为了世人,自己就愈发拥有了;
既然一切都已给了世人,自己就愈发丰富了。
上天的道,有利于天下,而不损害天下。
圣人的道,是为了世人,不与世人相争。
5、治国治兵治天下之分
【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意为:治理国家要用正道,用兵打仗要用奇变,治理天下取无为之道。我什么知道应该如此呢?根据我今日所见的情况。天下充满着忌讳,有太多的教条,但是百姓却更加贫穷:
治理国家需注意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也就是说:
百姓有太多的权谋计较,国家政治却更加昏暗;
人们有太多的技能智巧,离奇古怪的东西却越来越多;
法律命令越来越清楚,盗贼却照样众多。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所以,圣人说:我不凭个人私心去做事,但百姓能自然生化;我喜清静虚灵,百姓却能自然按正道而行;我不有意去做事,百姓能自然富裕起来,我没有个人欲望,但百姓能自然保持其质朴的本性。
道德经进一步阐述:
在【第四十五章】里: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即,那完善至极的,看起来却有欠缺,然而永不败坏。那丰盈四溢的,却好像虚无的样子,然而用之无穷。
还有【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最正直的好像弯曲,最聪明的好像愚拙,最善辩的好象口讷。安静胜于躁动,一如寒冷抵御炎热。唯有清静,是天下的正道。
6、水之辩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天下万物中,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然而对付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水柔弱得没有什么能改变它。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天下的人都知道,却没有能实行的。
由此延伸为【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所以圣人说,那为国受辱的,就是社稷之主;那为国受难的,就是天下之王。这正面的话,听起来好像反话一样,不容易理解。
在【第八章】进一步引申: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
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处身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跟道很相近。居身,安于卑下;存心,宁静深沉;
【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即,与其交往,有诚有爱;谈吐言语,信实可靠;为政,天下归顺;做事有能力;行动,合乎时宜。唯有不争不竞,方能无过无失。
【领导之道】
领导者的洞见(分开 分清)
一是 决策过程的四道
恒道、大道、闻道、道冲
二是 知识范式的两种类型
工匠型知识、管理型
三是 内生力的能量
语义、语用、语境
1、领导者的四道
1)恒道(道德经里原为恒道,在汉代为避恒帝的讳,改为常)。
目的:宗旨、理念、方向为恒道。
一以贯之,持之以恒。
对比目标:阶段性指标
顶层设计总结过去,规划未来。
预测未来,把握现在。
2)大道(大道至简)
一为大道是事物的本源,生命的本质;最有价值的道理其实是最朴素的道理,很重要的道理其实是很平常的道理;纯净简单,在最基本的地方,是最简单的道理;创造“简单”,在实干中不断的升华。所以有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做实事脚踏实地,最为重要的。
二为简单为美。
看山的境界,乍看是山,再看不是山,还看还是山。把复杂变成简单。
如,麦克斯韦在安培、法拉第等关于电磁现象基础上化繁为简,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至此电和磁达到了完全的统一,形成了电磁场理论。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为行大道,民为本。
历代有:
民者,万世之本也。(汉·贾谊)
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宋·石介)
为国者,以民为基。(三国志)
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吏以民为本。(汉·贾谊)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3)闻道
听了道,不能一知半解、若有若无;不可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地嘲笑。而是闻道后,勤而行之。
正所谓:
百闻不如一见;
百见不如一验;
百验还需一思;
百思必有一得。
4)道冲
一是道就像一个大容器,但它里面所蕴涵的内容,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
虚而不满,源远流长、绵绵不绝。
二是把握度,不偏执,谦冲不已。
领导者需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
兼视则明,要想公道,打个颠倒。
三是畏、位、为。
畏 对天地、对规律、对民心的敬畏,不可狂妄。
位 到位,不偏不倚,精准。不可随心所欲。
为 有畏到位,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达到象帝的境界有滋有味。
2、范式的两种知识类型
工匠型知识、治理型知识。
工匠型(理性真理知识);
治理型(人文价值知识)。
理性真理:一是格物致知、观察、归纳
【哲】出来的智慧;
一是假设 — 证实或证伪;
再假设 — 证实或证伪......
没有理性真理知识一竞争就垮
打开工匠宝盒
工匠宝盒释放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理念。
展现出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精益求精、会创新。
开展“五小”创新活动。
小发明(油箱)
小设计(电饭煲)
小改造(安全装置)
小革新(打火机)
小建议(圆珠笔)
等技术创新活动。
因为道心惟微(奥秘难觅),
所以需要惟精惟一(一以贯之)。
对认定的事,要咬住不放。
对定下的事,要持之以恒,
对已干的事,要一抓到底,
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没有人文价值知识不竞争就垮。
人文、价值知识是治理的内核。
包括:
于生命,发乎内心的敬畏
于事业,求真务实的精神
于知识,勤恳好学的作风
于社会,健康和谐的身心
于个体,文质彬彬的修养。
对工匠、治理范式的精髓的闻道
需天干路径:甲乙丙丁
甲:盔甲 遁甲。范式的内核受到保护带的维护。
乙:线索,通过抽丝剥茧引出内核。
丙:闪光点 彪炳千秋。
丁:整体把握。
3、内生力(暗能量 精神)
1)从语义角度看:
精神是有机体(组织或机构)
对其生存与发展的行为和结果产生影响的暗能量。
犹如大树的叶茂伟岸来自根深枝盘;
优如冰山的壮观来自水下的四分之三。
2)从语用角度看:
对发展 探求 精进
对事业 追求 精心
对命令 力求 精准
对协作 要求 精良
对质量 苛求 精致
对难题 无求 不攻克 绝不罢休
3)从语境角度看:
无精神,无文化,可怕,一盘散沙。
企业生存与发展:需要有大家认同的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毛泽东)
没有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不会有凝聚力;
没有凝聚力,必然没有执行力。
没有精神就没有应战的信念。
就会怕硬、怕难、怕负责,只摘花不摘刺。
面对强势推进的攻坚任务,就会三缺:
缺乏干事创业的锐气,
缺乏化解矛盾的底气,
缺乏一种攻坚克难的志气。
就会求稳怕乱,怕困难,怕惹事,缩手缩脚,明哲保身,不敢得罪人,不敢碰硬解决棘手问题;
就会定下来的事情,也是表态积极、行动消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
推来推去,磨来磨去,小事拖大、大事拖砸。
有精神,无归纳,可惜。
容易脚踩西瓜皮,走哪里算哪里。
草鞋没样,边打边象。
无归纳就无共识,无共识就无法共事。
就没有劲往一处使的处事的方式。
对发展机遇认识迟钝,
对上级政策理解不到位,
对新生事物接受慢半拍。
精神在,内心强大,可贵。
获得成功,永不停步;
面对压力,闲庭信步。
求精 求进
求和 求信
是可贵的精神凝炼需要我们传承。
组织、团队的精神展现:
(五执)
第一把手的执念(宗旨 理念)
高层领导的执著(目标实现)
中级管理者执掌(上传下达)
基层员工执行 (不折不扣)
全体成员执手 (同舟共济)
(二)原根思维 究水穷处;底层。
1、【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即,内心虚化(空杯)到极点,持守安静就能在篷蓬勃勃中,看出来龙去脉。万物纷纭百态,都复归其本根。叫平静安息,平静安息便是复归了真生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即,复归生命是永恒。认识永恒便是光明。(回归则清)不识永恒,就会任意妄为,后果凶险。识恒,能万事包容。能公义坦荡。则为完全人。则与天同。归入道。便长久,即使肉身消失,依然平安无恙。
2、在【第二十六章】里有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这里强调的是:重是轻的根基,静是躁的主人(君:主宰 ,君临天下)。
所以君子每天出行时都带著辎重。虽荣华壮观,他却安然超脱。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乘,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25人,共计100人。
即,然虽为大国君主,只重自身,轻慢天下,以致灭亡。轻浮就会失根,骄躁就会失控。
3、在【第三十九章】对原初的认识: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即,古人所得的,是一(唯一,原初者,化一者,即道)。天空得一而清虚,大地得一而安稳,神得一而显灵,江河得一而流水,万物得一而生长,王侯得一而天下归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江河无水,干枯;天空若不清虚,崩裂;大地不稳,塌陷了;神不显灵,恐怕要消失;万物若不生长,恐怕要灭绝了;王侯不能使天下归正,没有治理的基础。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贵是以贱为本,高是以低为基。所以王侯都自称孤家、寡人、不善。正是以 贱为本体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恰恰没有荣誉。所以不要追求晶莹如美玉,坚硬如顽石。
4、在【第四十二章】推而言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即,道是独立无偶的,混沌未分统一体,产生天地,天地产生阴阳之气,阴阳两气相交而形成各种新生体。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结合三十九章【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人们所厌恶的,不就是孤、寡、不善?而王公以自称。所以,求益反而受损,求损反获益。先人教化我,现教你们:自恃其强没有好下场。此为教之开场白。
【领导之道】
1、顺势而为
中国 地道(龙 砂 穴水)
龙:龙脉即山脉。龙脉即人体的骨肉,
山脊大者为都、小者为村落。
砂:土质为泥石混合,宜建物盖。
穴:山水之交,阴阳融凝。穴位立塔。
水:选址于河曲。三面环绕为吉。
大龙脉(山脉)
2、敬惜情缘
在工作、生活中需要抛起三个球:
实心球、玻璃球、皮球并能接住。
实心球是工作球。随着责任担当,份量越来越重,接不住,砸到脚上痛苦。
玻璃球是情感,掉到地上,破镜难圆。
皮球是身体健康,随着年龄增长,弹性减弱。掉地上弹起来乏力。
珍惜情缘处理好:
积极自由与底线自由的关系。
积极自由:自由空间、自由意志;
对选择负责:选择好,自得其乐
选择不好,自作自受;
底线自由:吃喝拉撒睡
把握 兴奋断:可以发出美妙声音,但不能影响别人的睡眠。
敬惜情缘8注意:
1)用挖苦的口气:
就这么点出息;没有你还更好;
无非是瞎猫抓个死耗子。
2)言不由衷的谦虚:
还不是装的;画(唱)的一般般。
3)事与愿违的托词:
刀子嘴豆腐心(刀子嘴就是恶语 伤人)
4)攻击对方的痛点(哪壶不开提哪壶);
5)过度控制对方(反复问去哪里 );
6)翻旧账(想当年,那时…);
7)逼别人选边站(你听哪个的)
8)放大负面情绪(带回工作不愉快)。
3、行为规范
(三)反者思维 相生相克,变易。
相对于儒的功成进取,道徳经提出的是三宝。
三宝是儒与道为人处世的硬币两面,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是底层逻辑的互补。
相对于儒强调天行健,争与竞,道倡导地势坤,退与守。
1、【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老子的解读是:世人都说我的道太大,简直难以想像为何物。正因为他大,才不具体像什么。若具体像什么,他早就藐小了。
老子拿出经典三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我有三件宝贝,持守不渝。一是慈爱,二是俭朴,三是不敢在这世上争强好胜,为人之先。
老子认为:【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就是说慈爱才能勇敢,俭朴才能扩增,不与人争强好胜,才能为人师长。
当今之人,失了慈爱只剩下勇敢,失了俭朴只追求扩增,失了谦卑只顾去抢先,离死亡不远了。
老子相信: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即,慈爱,用它来征战就胜利,用它来退守必坚固。上天要拯救的,必以慈爱来护卫保守。
2、【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二意相通:反于世界,返归于道。】
老子强调:相反,是道的运动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天下万物都生于实有,实有出自虚无。
具体而言在【第七章】里老子的看法是【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告诉我们: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因为它不自贪自益其生,所以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同理,圣人把自己置于最后,他反而在前;把自身置之度外,他反而长存。这不正是由于他无私,反而成全了他的私吗?
3、在【第二章】里,老子分析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即,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依老子看: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
4、老子在【第十八章】进而提醒: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弃了,才出现仁义。
智慧出来了,才有大伪诈。
六亲不和,才大讲孝慈。
国家昏乱,才呼唤忠臣。
5、在【第十九章】老子明确表示: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就是说:弃绝成功与智慧,对人民有百倍的好处。弃绝仁义的说教,人民就会复归孝慈。弃绝技巧与功利,就不会有盗贼为患。
老子提醒【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即,然而,用这三者作诫律是不够的。一定要让人心有所归属才行,就是:认识生命本根,持定存在的本原。使自我越来越少,使欲望越来越淡。拒绝人间的学问,保持无忧无虑的心。
6、在【第二十八章】老子提出: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知道其雄伟强壮,却甘守雌爱柔顺,而成为天下的溪流。永恒恩德与他同在,使人复归于纯洁的婴儿。知其光明所在,却甘守暗昧,而成为世人认识上天工具。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作为世人认识上天的工具,永恒的恩德至诚不移,使人复归于无限的境界。知道其荣耀,却甘守羞辱,而成为天下的虚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作为天下的虚谷,永恒的恩德充足丰满,使人复归于存在的本原。这本原化散在不同的人身上,成为不同的器物。圣人使用他们,成为掌权者。如此,至大的智慧是浑然为一、不可分割。
7、【第四十三章】里说到: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解读:天下最柔弱的,驾御、驰骋于天下最坚强的。没有实体的,入没有空隙的。由此便知道无为的益处。这种无言教化,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掌握。
【领导之道】
1、相生 相克 相融
一是有打开降落伞意识
法律法规、企业规划、技术专利就是降落伞。
降落伞打开才有用。
降落伞不能使你飞得更高,但能使你安全落地,能使你的才智、知识产权受到保护。
二是大小五定法则意识
大五定法则
测定(数字化)
给定(制度安排)
恒定(不折腾)
约定(先小人 后君子)
核定(检查)
小五定法则
定岗(数字化)
定人(各安其位)
定责(各尽其责)
定量(看板管理)
定酬(得其应所得)
三是时时有相融意识
婆婆嘴,不后悔。生命安全时时操心,绝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你一辈子伤心。
别的部门出了事,你可以庆幸,好彩不是我,但不可有侥幸心理,定要了解前因后果,否则就会给你带来不幸。
打破砂锅问到底:
追问问题的源头;
追问矛盾的症结;
追问灾难的预警。
2、挑战与应战
(敢于 善于)
一是面对困难的挑战:
经济(利润)
社会(环境保护)
市场 疲软(皮厚)
用三力(柔力 透力 持续力)
柔力(不赢辩论 但求合轮)
磨合 契合 攀岩的探索(抓手)
透力(走出胶囊 )
换条板凳坐坐,多替民众想想
头回客 成为 回头客
持续力(业学渊源 恒者神圣)
世家意识
二是变化的挑战:
人员流、资金流、物质流
突如其来的难以抗力的挑战
应对:
网格化
(蜘蛛网敏锐度)
社区化
(蜂拥而至不相撞)
3、打开风口。
1)社会需求是风口。
面对需求要有山体效应意识 。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
社会需求是山,提供优质产品,把产品转化为商品、提供服务就是打开了风口。
2)现实的痛点就是风口。
面对痛点要有垫脚石意识,
(痛点是绊脚石)
面对绊脚石,不是畏缩不前,而是把绊脚石变为垫脚石,成为攀登的台阶;
3)技术的难点就是风口。
面对技术难点,树立秤砣思维,
(分量越重,秤砣离的越远),
技术难度越大,面对卡脖子清单
越要从基础理论(原理 参数)溯源、
越要从本源(复归于朴)做起。
技术革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可取,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如,3nm芯片生产的憋气口,必须从源头、光刻机等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攻关不惧难。
易江教授简介:
易江 男 出生日期1955年3月15日 中共党员。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教授。广东省经济学家企业家联谊会专委会副主任。中国首位行动理论研究专家,其1990年博士论文《行动与行动说明》在理论和实践上为行为经济学提供支持。长期从事大数据研究,曾在羊城晚报用整版的篇幅阐述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在不同类型企业讲授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如何让传统企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运用算法话语权开拓市场。
职务:曾任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院长、广东省总工会干校校长、广东省立法委员会顾问、广东省高校设置委员会委员、“广州亚运会风险评估及对策”专家评估组组长等职务。曾任广州市企业评价协会会长,多次撰写广州市企业评价报告。其中关于广州行动的研究报告受到广泛关注。
易江教授研究劳动领域和诣企业劳动关系30余年。对新时代群团工作、工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有深入的研究。自1988年从事研究行动理论课题,是我国行动理论创始人。并与国际专家组一道研究诺贝尔获奖者成长密码,提出人的成长“六六模型”,从经济领域和全球视野,东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分析囯别思维方式、经济行为有独到的见解。
上一篇:《重返20岁》讲述了一个70岁老太偶然回到年轻时模样的故事
下一篇:不良少年再次集结,这部日剧让人笑到楼塌!梦回《我是大哥大》!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