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真相:自己失误引爆,还是美英潜艇撞击
导读: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俄罗斯人认为,普京将库尔斯克上118人的生命,卖给了克林顿。有人说卖了100亿美元,有人说更多。从库尔斯克号潜艇出事后的第一时间起,它被美国潜艇击沉的说法就一直存在。
我认为这个说法还是有一些道理的。这里,我就主要分析一下库尔斯克被击沉的说法,可信度究竟有多大。
很多人看了官方调查结论之后,觉得解释得很科学,也很充分,然后就把所有其他的可能都排除在外,直接将俄罗斯官方一开始所说的撞击事件认为是阴谋论,是为了某种目的而编造的谎言,没有任何可信度。但是,我觉得下面这些事实不能被忽略。
二次爆炸后,库尔斯克上的科列斯尼科夫中尉,成为了最高指挥官。他在潜艇内留下了2张纸条:
现在是13:15。6、7、8舱的人员全部转移到了9舱,这里共有23人。我们感觉很糟糕,氧气越来越少……如果打开救生舱门,我们将无法幸存……我们做出了这个决定,因为我们谁也逃不掉。
15:15。在这里写作很黑暗,但我会凭感觉尝试……似乎已经没有机会了……希望至少有人会看到这些话……向大家问好,不必绝望。科列斯尼科夫。
地震监测记录到第二次爆炸发生在11:31:48,深度为海床。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潜艇已经沉没。第一个纸条发生在13:15,也就是距离发生爆炸1小时43分钟之后。如此剧烈的爆炸,对于潜艇来说,几乎不存在堵漏的可能,他们能做的,就是把人员尽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比如9舱。转移人员花不了多少时间,因此从时间来看,可能还有更早的一张纸条。
从第一个纸条的内容来看,除了记录9舱内的事情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信息。我们知道,对于一名潜艇军官来说,阅读、填写航海手册是基本功,这两张纸条没有描述事件发生原因或者事发之前的状况,显然无法令人理解。因此,从内容上看,也应该会有更早的一张纸条。
然而,并没有。为什么呢?那就只能猜测是故意藏起来了。
官方的资料显示:8:51,库尔斯克得到允许,准备进行鱼雷发射;11:29,右舷的4号鱼雷管装填了第1枚训练鱼雷,并做好了发射准备。
中间的2个半小时库尔斯克在干什么?即便是鱼雷手平时不训练,撑死半小时也足够足够装填1枚鱼雷了。剩余的2小时难道在看操作手册?显然不可能。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因为某种原因,正在移动的鱼雷受到了碰撞并形成了裂缝(或加深)。之后,如果按照官方结论反推的话,就是经过简单处理后,认为可以继续发射,最终酿成了大祸。而如果以被攻击来分析的话,可能就是来袭的鱼雷爆炸后,引燃了库尔斯克上鱼雷泄漏的燃料,最终形成了2次爆炸。
当天下午5点左右,美国就向俄罗斯提出,愿意提供设备帮助他们打捞潜艇(遭到了拒绝)。此时,俄罗斯仅仅派出了彼得大帝上的直升机前往寻找,伊尔-38才刚准备起飞。直到晚上10点半,俄罗斯才意识到问题很严重,开始了全面搜索。而普京则是到第二天早上7点多才得到的消息。
这巴伦支海海底发生的事情,就在俄罗斯鼻子底下,美国居然更早知道,凭什么?
也有说法是3艘北约潜艇,包括美国孟菲斯号和托莱多号核潜艇。实际上,自冷战开始之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水下角逐就成为了一种常态。他们互相之间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以测试潜艇的探测和隐蔽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出现近距离的接触,甚至是碰撞。据不完全统计,自1967年以来,在巴伦支海至少发生过11次潜艇碰撞事故。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并不新鲜,但发生在演习区域的话,更容易造成碰撞,也更容易造成误判。
库尔斯克沉没之后,美国的2艘潜艇立即离开了事发海域,3天之后到达了欧洲港口。其中,孟菲斯号潜艇进入挪威卑尔根港,然后在英国的法斯兰海军基地进行维修,而托莱多号则前往了苏格兰进行维修。
孟菲斯号和托莱多号都属于“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都是成熟的老艇,基本上不存在技术问题。而核潜艇一次出海通常都是按月计算,不会只是看一眼就走。所以,这个行为解释不通。
俄罗斯在事发之后要求前往英国海军基地验明正身,但遭到了美国的拒绝,他们说:“俄罗斯的潜艇已经沉没,而美国的潜艇开回了港口,说明跟美国潜艇没有任何联系,因此没必要检查。”这个逻辑,很有美国范儿……
据说这是美国作为击沉库尔斯克号潜艇的赔偿款,但是信息的来源无法核实。不过,有公开的信息显示,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从未向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贷款,其外债规模也在1年之内,减少了15%,相当于约140亿美元。这是有据可查的。
考虑到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状况,即使有新政的刺激,这个趋势也太猛了点,而且这还是普京上台第一年。
2002年8月,俄罗斯总检察长提交了一份133卷的秘密报告。从公开的部分内容来看,这份报告揭露了“令人震惊的违纪”,指出海军部门使用的设备“劣质、陈旧和维护不善”,同时,还对管理层的“疏忽、无能和管理不善”提出了谴责。
但即使这样,上到将领下到士兵,再到鱼雷厂家,没有一个人被追责。明明调查清楚了原因,却不惩罚任何一个人,这背后的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或者也可能,公开的调查结果本身是有问题的。
所以,把上述的这些问题和猜测揉在一起,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会是这样:
事发当天,美国的2艘潜艇进入到了俄罗斯海军的演习区域。在接近库尔斯克的过程中,不小心发生了碰撞。库尔斯克摆脱纠缠后,继续进行鱼雷发射操作。但是,在库尔斯克打开鱼雷发射管前盖的时候,美国潜艇认为这是攻击信号,于是抢先发射了一枚鱼雷。库尔斯克被击中后,开始起火下沉,大火在2分钟后引爆了鱼雷舱内的其它鱼雷(燃料部分),形成了第二次爆炸。而此时,由于美国潜艇的位置不太远,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对它们造成了一些破坏,于是就立即退出了演习区域,开回了基地……
这个版本缺乏最直接的证据,但依然有其合理的解释。尤其是考虑到普京当时刚上台,亟需找到应对经济发展和外部环境的突破口,而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失事,无疑可以做一些文章。
所以,综合考虑之下,我认可官方的调查报告,即:事故由一枚不合格或者受损的鱼雷造成。但是,不排除美国潜艇是真凶的可能,虽然可信度不会很高,但也绝不是0,我感觉至少有40%。
举报/反馈
上一篇:《健忘村》口碑爆棚,却被关在“健忘村”的电影!
下一篇:原创网飞+温子仁,开年超自然惊悚剧《81号档案》,没让人失望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