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评“小红书被指推送未成年人身体隐私短视频”:依法保护未成年人 网络空间不是“
原标题:热评|依法保护未成年人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近日,央视新闻曝光“小红书”App存在推送未成年人身体隐私短视频情况,持续引发热议。目前,“小红书”已作出回应,对报道提及的审核漏放情况致歉,并透露平台将于近期启动新一轮未成年治理专项。
前有成都一名家长在“小红书”App使用过程中,发现不少泄露未成年人身体隐私的视频;后有记者在持续两个多月的浏览调查中,不仅被推荐了以未成年人图片为封面的短视频,而且发现这类短视频中有不少不堪入目的留言、弹幕,有的甚至带有强烈性暗示。涉嫌泄露未成年隐私及内容审核不严问题属实存在,“小红书”App难辞其咎。
“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这是明确写在“小红书”App社区规范中的内容。但看其实际操作——一边是App注册并无实名认证要求,一边是在其《儿童/青少年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协议中注明,“监护人在使用社区、晒单及其他信息发布功能时,如主动向我们提供儿童青少年的个人信息,表示已经同意我们收集和按照本政策的内容使用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此举无疑导致未成年人在该平台发布内容存在“监管真空区”,并把责任“甩锅”给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这也是造成目前内容审核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
根据“小红书”公布的数据,其用户数已超过3亿。一个拥有如此庞大用户群体的平台,更要承担起平台责任来。“短视频数量多”,从来不应是审核存在漏洞的借口。尤其是考虑到未成年人身心发育未完全成熟,平台应该更加审慎地对待未成年人用户及其发布的内容,以免他们的身心健康遭到任何形式的损害。不能等到有人举报才加强审核,不能等到媒体曝光才认错致歉,要把管理工作做在前面、做得充分,如此才是长远发展的正道。
未成年人保护无小事。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于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特意增加了“网络保护”专章,其中明确指出,“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发布私密信息的,应当及时提示,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等。
无论是“小红书”,还是其他内容平台,都应自省自查、加强管理,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落实实名注册,对未成年账号和涉及未成年人的内容进行专门分类管理,做好未成年人内容引导和信息保护。(文丨董竹)
上一篇:你怎么看?全国人大代表呼吁拐卖儿童最低刑期由5年调为10年
下一篇:成考考试时间2022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成人高考的科目有哪些?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