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心累,不读博……心碎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0-02-18
手机版

  要不要读博?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能一概回答,我个人是倾向于读博的。

  因为现在就业形势摆在那里,无论我们愿不愿意,硕士已经是基本要求,博士也快成基本要求了。可以说,要想进入自己相对满意的医院,博士学位似乎不可少。

  本人交大外科小硕,毕业以后就直接参加工作,和我一样选择的不在少数。回当地工作的同学(这其中有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进入的基本是地市级三甲医院,留在上海规培结束的同学最终去的是二级医院(比如区中心医院、大型医院的分院等),三甲的极少(目前我知道的就 2 个)。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plus

  而回当地工作的,进入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的同学也很少,大多数进的是教学医院。原因很简单,回家找工作,没有关系,那自己就是「外来户」,硕士名额基本被本校的研究生占了。就算医院对外招聘还算公正,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差不多让自己的机会趋向于零。

  那么,要想进入医学院的附院,博士就是另外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是自己可以控制和把握的。

  进入了单位,必然牵涉到晋升、进修等等,博士那就是一种优势。这个很好理解,因为身边的同事大家都是硕士,年龄相对都差不多,医院的各种「优待」又有名额限制,那就只能设定条件。博士理所当然的就会走的早、走的远一些,当然,此是后话。

  选择什么时候读博呢?

  当初我的很多博士前辈们告诉我:读博要趁早,最好一口气读下来。现在想想,别有一番滋味。

  我现在是很想读博的,考了几年也没有认真准备,基本属于打酱油了,备考状态完全不能和考研的时候相比。

  试想一下: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周一至周五每天都要上班,年轻医生周末必须查房,通常科室排班是 5-6 天一轮,算一算,每个礼拜能够剩下的时间有多少?也就晚上有那么点空闲时间,加上偶尔的一天周末,仅此而已。这些还总会遇到各种状况:本来准备晚上看看书,结果手术太多还有一大堆病历还没有写完、晚上科里一个电话告诉你来了急诊手术、同事跟你说晚上大家一起吃饭。。。。如果再算上谈恋爱的时间,加上工作 2-3 年结婚生孩子了,自己还能剩下多少时间看书?

  我自己硕士毕业的时候没有多么强烈的愿望去读博,心想着找个差不多的医院上班,安定下来应该也还不错。其实那个时候毕竟有更多时间,身边也有许多熟悉的导师,而现在,想完完整整的看一天书也是奢求。以前的同学最近 2 年也都陆陆续续博士毕业了,在这一点上,我是后悔当初没有认真准备考博的。

  但是,毕竟大多数同学还是选择工作,谈到工作,那就要从本科→ 硕士→ 博士这个过程说起。以下几位同学的起点都是普通医学院:

  同学 A,男,本科,沪上某二级医院实习,凭自己努力,实习结束后留院工作,工作期间完成住院医师培训,3 年后读在职硕士研究生,结婚、买房、生子,目前准备读在职博士。同学 B,男,本科毕业后考取另一所非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发表 SCI 论文 1-2 篇,积极争取,硕士毕业回当初本科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无正式规培。同学 C,男,本科毕业后考取沪上重点院校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参加留院规培 3 年,目前 2 级医院工作(分院),正在参加专科医师培训。同学 D,男,本科→ 重点院校硕士→ 重点院校博士,勤勤恳恳一路考过来,博士毕业回当地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同学 E,男,本科→ 重点院校硕士→ 回当地市级教学医院工作。

  从这些同学的经历可以看出,如果自己早早的就有和目前状态相比较为满意的工作,可以先进医院再说,或许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差。比如同学 A。正如我前面所说,选择当地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工作,基本可以算是最好的结局了。如果有机会,请抓住,必须打起 12 分的精神,要知道,这些医院只要应届生,过期不候。

  还有一种可能有点「闹心」:就是硕士毕业之后,凑凑合合进了地市级三甲医院,甚至连教学医院也算不上,不忙也不闲,收入中等。这种就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身边的同学大部分比自己工作好、收入高,但跟那些地市级医院也难进的学生相比,似乎自己也不那么寒碜。这种情况,外人看了都会比较纠结,怎么办?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plus

  我的感觉是,如果在当地熟门熟路,医院整体环境不是太差,自己心理上不是太排斥,其实不算差。毕竟父母、亲戚朋友都在身边,这一级医院,自己工作又不至于忙的不着家,是可以接受的。

  相反,如果医院整体环境较差,甚至出现剧烈下滑,科室风气太差,各位还是小心参考,要不跳槽,要不就趁早读博。否则,会把自己呆废了。

  专博 or 科博?

  这个问题争论的很多啊,基本可以分为:

  专博的认为自己注重临床训练,属于实实在在的临床医生,科博就是天天做做实验,搞很多临床用不到的东西,文章迟早也是要取消作为晋升的条件;而科博的认为,自己培养了科研思维、熟识了实验方法、完成了科研论文,这个机会一辈子很难有第二次,临床的那些东西,迟早要学的,毕竟要干大半辈子的临床,所以科博更有利。

  在说这个问题时,我们不妨考虑:

  1. 专博 or 科博,是自己能够选择的吗?

  2. 如果给自己选择,机会属于自己吗?

  针对第一点,在上海,无论交大还是复旦,给我们的机会就是科研型,没有选择,所以争论这个话题就没有实际意义。要想考这两个学校,总不至于等到他们放开专博名额的时候,也不会因为招科博导致这些学校没有人读。

  关于第二点,我有同学考的协和的专博,外面院校考进去的,他抓住了机会,他自己说是走了大运。北京的专博名额外面人实在没有什么机会,换句话说,画饼让你看而已。其他学校是不是专博名额很多,我不清楚,但如果有机会,自己又非常想读,那就抓住了。读不了,再好也与自己没关系。

  争论专博 or 科博孰优孰劣,本质上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首先,很多牛叉的医院,无论你是什么博士,也许都没机会进去。自己能够进去的医院,到头来会发现,大家其实没什么分别。再者,工作的事情太复杂,那张文凭就像是师傅,为的是把你领进门,最后干的怎么样,那是另外一回事。身边的同事,硕士干活不如本科生利索,博士没有硕士清爽,这样的例子不少,博士之间那也是千差万别,只要 3-5 年的时间,差距就会逐渐显现,而大家刚进医院的时候其实是同一起跑线上的。

  而且 3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肯定是会铺开来的,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了。每个地方的政策不太一样,而且,最近几年国家的政策也是反复变化,从硕士的四证合一到现在的专科医师培训与专博相结合,一个不小心那就是好几年时间没有了。

  所以,考虑好自己将来在哪里工作可能会比较实际。如果当地专博的优势明显,那就老老实实找个有机会读专博的学校,老实的参加规培,争取有机会留下来。

上一篇:985高校大二学生,不想再读下去了,该怎么办?
下一篇:受伤的流浪狗被大学生救治,结果毕业离校时,想不到它会这样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