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后来怎么了?新冠后遗症曝光!
10月4日,中国台湾知名主持人小S(徐熙娣)因确诊新冠登上热搜。
当时她曾发文表示,自己出现了喉咙痛和发烧等症状,所以立刻暂停节目录制并在家休养。
10月14日凌晨,小S表示自己已痊愈转阴,正式复工。
然而,她却患上了比较严重的新冠后遗症:脑雾。
她说,确诊后几天内自己爆瘦了3、4公斤。
而且至今依然有后遗症,不但还在咳嗽不断,甚至出现了脑雾现象。
复工后,她在进摄影棚拍摄时会“常常断片”。
她坦言幸好助理主持在一旁救援,这后遗症状况不知道何时会好。”
她还直呼不知道是怎么感染的病毒,因为戴口罩、大量接种疫苗、保持社交距离等都有保持,只能猜测自己可能是在出差时被传染。
而最近的疫情,证时时刻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随后小S患脑雾后遗症的事立刻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
有网友猜测,小s的感染源很可能就是之前官方所说的“过路传播”。
也有网友提醒大家,外出时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切勿把鼻子暴露在外,最好是鼻翼两侧捏紧,防止病毒乘虚而入。
而除了避免感染,最令人担忧的其实是后遗症。
虽然目前的数据显示:大量患者似乎都是:“轻症”或“无症状”,但最近越来越多的数据发现,新冠后遗症的问题日趋明显。
那么,新冠康复者们如今都怎么样了?
“幸存下来是比较容易的那部分,忍受后遗症的影响,可能比在医院里的任何事情都糟糕10倍。”
这便是黛莎的回答。
黛莎在没有确认新冠之前,梦想是成为一名飞行员,并且已经顺利通过最严格的体能测试环节。
然而感染新冠后,隔离、住院、注射、两次病危通知。
为了家里的孩子,她都挺过来了,可出院后她的身体开始出现头痛、记忆力差…
黛莎每当头疼发作时:
“那感觉就像是有冰镐直接从我的眼睛,穿透了我的后脑勺一样。”
曾经她还有着一头美丽的及腰长发,但自从患病后,她的头发开始大量脱落。
不仅如此,还出现了记忆力减退,更让她崩溃的是,她的记忆出现了断层。
在她的生活中,转身即忘已成常态。
无奈的她,只能靠便签来生存。
这种情况,国内的一名新冠患者,也难逃一劫。
李华(化名)的妈妈一直腹泻腹胀,有时涨的难受都不敢吃饭,经过几个月的折腾,李华妈妈变得瘦骨嶙峋。
除此之外,李华发现治愈后的妈妈触觉、听觉等各种感官都有点失灵了。
李华妈妈在做艾灸时,背后被烫出个大水泡都毫无感觉。
可怕的是,这些后遗症对新冠出院患者来讲并非少见。
早在2021年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的研究中记录了最早一批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后,2~6个月内可能出现的后遗症。
11月,《医学前沿》发布了最新后遗症研究即使非重症患者,在确诊新冠近1年后也有睡眠困难、乏力和关节疼痛等后遗症。
图片来源:《医学前沿》
比如成为NBA第一例确诊患者的戈贝尔,他被确诊后,NBA立刻宣布停赛。
被治愈后,戈贝尔在接受家乡媒体法国《队报》的采访时谈到了:“嗅觉还没有100%恢复。”
戈贝尔说自己“可以闻到气味,但只能近距离闻到。
图片来源:《队报》
还有今年年初的时候,关于新冠后遗症,也有一阵不小的讨论。
1月13日,《纽约邮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讲述了一名30多岁的美国中年男子的尴尬故事。
图片来源:《纽约邮报》
这名男子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接受治疗,出院后,发现了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
他的男性器官缩短了大概一英寸半(约3.8cm),同时还很难“起立”。
面对这个“男”言之瘾,他立刻寻求医生的帮助,本以为是得了什么男性疾病,结果医生表示:
这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血管损伤,而且,他不是第一个“中招”的人。
根据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显示:
近5%的成年男性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了性器官缩小的情况,还有15%的人出现了男性功能障碍。
泰国生殖与泌尿的医学专业期刊Translational Andrology And Urology也发文指出:
在他们调查的153名无生育障碍的泰国男性新冠患者中,有64.7%的人都出现了男性功能障碍。
图片来源:期刊《Translational Andrology And Urology》
也就是说,通过很多事实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简单。
看到这里,肯定有不少人好奇:有多少人会出现“后遗症”?
目前,还没有相关数据专门说明。
不过曾经有一份“研究对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的追踪调查。
中国新闻周刊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近半数患者出院后1年仍无法痊愈。》
而《自然》期刊显示:80%的患者出现了一个或多个长期症状,一共出现了55种可能的后遗症。
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58%),头痛(44%)、注意力障碍(27%)、脱发(25%)、呼吸困难(24%)、嗅觉失灵(21%)、咳嗽(19%)等。
这些数据都表示,即便康复,一些伤害仍在,它对身体的健康绝对是有打击的。(希望国内学者能有更多的新冠后遗症相关研究发表,尤其是上半年疫情严重的上海、吉林等地感染者后续检测和统计。)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但我们在这场疫情中也看到一些很离谱的事情:国外有很多人害怕新冠疫苗的副作用,选择不打疫苗甚至主动暴露希望感染新冠病毒,期望获得对该病毒的免疫力。
其实这是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已经有无数研究表明:新冠疫苗的适应症人群打疫苗的好处,远远大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万一真的感染新冠病毒,它产生的影响力,也可能比我们想象的可能更大……
所以只要病毒还在,未知、考验和挑战就没有结束。
杜绝后遗症最佳方法是:不要被感染!
因为新冠不断变异,人们对病毒的抵御能力并不是终生,感染过很有可能还会感染,这一次没有后遗症,并不代表下一次没有。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避免感染!!!
其次,接种疫苗可降低一些后遗症的风险。有研究表示,在感染之前接种了疫苗的人,出现某些持续症状的风险较低。
如今走在街上,大家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戴口罩,
有的时候是挂在下巴面前做做样子,遇到特殊场合象征性的戴上,但是鼻子还在外面裸露着。
可疫情还未真的过去,我们且不可放松警惕!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F.7虽然比现有的变异毒株更具有传染性,但戴口罩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内参君再次强调: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定要做好防护。
此外,还有其他防护措施,比如坚持勤洗手、常通风、分餐制、用公筷、保持“1米线”社交距离。
如果有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症状,尽早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如有发热,需前往发热门诊)。
疫情已经反反复复三年了。
尽管我们很想回到之前的生活,但面对各地疫情,以及新冠的变异,当下还是避免让病毒钻空子,小心为好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