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必须挺住!”这一幕幕让人破防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6
手机版

  

  在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医疗机构迎来新冠病毒的强烈攻击,一线医务人员工作强度与压力骤增,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用大爱守护生命,用勇气和信念在抗疫的旋涡里奋力前行。

  

  发热门诊接诊量剧增

  24小时“换人不换岗”

  自疫情优化政策实施以来,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的接诊量比先前增长了近10倍。

  

  由于接诊量剧增,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也从之前的8小时,延续到10小时、12小时,甚至14小时。

  在发热门诊这个独立且封闭的空间内,面对大量的患者,他们一旦上岗,很多时候顾不上吃饭,也没办法上厕所,每天都在岗位上轮班值守,确保发热门诊、预检分诊24小时“换人不换岗”。

  

  尽管发热门诊风险高、责任重、压力大,但是医务人员不惧风险,每个人都在超负荷地工作,竭尽所能完成工作任务。尽管疲惫,但从未有人退缩。

  坚守隔离病房“高压线”

  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

  在隔离病房,长时间佩戴口罩、帽子而留下的勒痕,手套下发白、破皮的双手,是医务工作者坚守“疫”线的真实写照和“最美勋章”。

  

  由于隔离病房的特殊性,医务人员不仅需要承担患者诊疗活动,同时还要给患者供给日常所需。在密闭的病区里,他们穿着防护服每天走上一两万步,身影穿梭在病区的各个角落,一刻也不曾闲下。

  隔离病区接诊的病人中除了病情相对平稳的阳性患者外,也有基础疾病较重的患者。每当有会诊需求时,重症监护室、血透室、心内科等兄弟科室,全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位患者都得到了全力救治。

  

  抗疫三年,无论是备战状态还是常态化,隔离病房都是“高压线”。但这些医务人员一直默默坚守,有的为了保障科室工作,20余天没有回家;有的无法与亲人相见,只能视频通话以解相思。他们都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外防输入的“防火墙”。

  轮转在临床一线

  急诊室永远灯火通明

  急诊科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战场”:在这里,发热头疼、急症险症随时可能同时上演;在这里,狡猾的病毒未被明确检出前,急诊人都要与风险共存。

  面对剧增的防疫压力,科室医生、护士24小时轮番上岗,接诊着大量的急诊患者,“中招”的风险大大提高。

  “只要还能坚持上班,我会站到最后一分钟。”临安一院急诊科上后夜班的护士曹丹身体不适,被强制回家休息。

  无论什么急事难事,护士长陆天奇都冲在“第一线”,主动承担起给发热病人采核酸的任务,直到身体实在扛不住,才肯回家休息。

  急诊科医生程志刚帮同事顶班,让同事先休息,家里发烧的女儿也无暇顾及,始终坚守在急诊一线。

  

  “急诊人”就是这样,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永远轮转在临床一线,而急诊抢救室永远灯火通明……

  “大家必须挺住!”

  特殊时期更要保障孕产妇平安

  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由于孕产妇的特殊性,在疫情面前,医护人员需要对孕产妇给予格外细致和专业的照护。

  12月20日凌晨,一位抗原阳性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胎儿突发胎心下降,产科医生评估后,立即将产妇送往手术室进行剖宫产手术,在众人的努力下,健康的宝宝顺利降生。

  

  上午5时许,还没等医护人员缓过来,又有一位孕29周的孕妇,在生产过程中突发大出血,血压骤降,医院产科、儿科、麻醉科医疗团队迅速施救,经过数个小时的抢救,宝宝顺利降生,送至新生儿病房监护,产妇病情也终于稳定下来。

  就这样,产科病房里的医护人员彻夜没有合眼,经过一整夜的奋战,大家都已精疲力尽。科室里面好多医生护士站都站不稳了,都坚守在岗位上。

  临安一院产科护士长刘忠萍哽咽了,病人阳了不怕,就怕医生护士“瘫”了。大家必须“挺住”,特殊时期更要保障来院孕产妇能够顺利生产。

  

  如果您在就医过程中

  遇到了些许等待和回应不及时

  请多一点耐心,少一些责怪

  感谢白衣天使的辛苦付出

  【有用就转发】

  供稿丨临安区卫健局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没有居家隔离条件怎么办?杭州如何保障抗原供应?权威回应杭州发布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最新情况陷入“幻阳症”?建议这样做如何区分“复阳”和“二次感染”?专家解读

上一篇: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毒株
下一篇:注意!新冠康复后,这件事先别急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