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超95%感染者以无症状或轻症为主!“早阳早好”?康复后还会再感染吗?专家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3
手机版

  “早阳早好”?感染了新冠康复后还会再感染吗?

  12月12日下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科学用药专题访谈会。邀请多位嘉宾就合理备药、科学用药等与媒体进行交流。

  张忠德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

  王新华 广州医科大学原校长、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

  刘菊妍 广药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梅清华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药学服务专委会常委

  彭晓青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主任药师、广州市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网络上有一种说法“早阳早好”,您是怎么看待的?感染了新冠康复后,还会再感染吗,几率大吗?感染过新冠的人,会比没有感染过的,更容易感染吗?再次感染症状会更轻,还是更重?多次感染,会对身体有伤害吗?

  张忠德:我认为,相比于相信“早阳早好”,还是系统地增加自己的抵抗力才是正道。感染后,自身会产生抗体,维持一段时间,但能维持多久,还要等大样本研究的结果。抗体确实会有衰减的过程,但目前还未有客观数据。至于多次感染有没有身体伤害?既往其他地方有报道过个案,但我们目前还未发现重复感染的病例。至于是否症状更重,其实根据当时的体质、核心病机的情况来治疗,是与以往有没有感染过无关的。

  现在社会恢复正常运转,跨省出差的人员增多。对于这些人员,出差在外,在预防和治疗方面,需要备些什么药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呢?有没有具体的一些中药和西药的药物清单?

  王新华:出差在外,跟居家备药也是相似的。但出差容易作息不规律,除了备清热解毒中成药,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之外,有基础疾病的,要带足带齐相应药物。为了预防万一感染,出门在外还可以带藿香正气预防水土不服,带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即使没有基础病,也可以带硝酸甘油等预防突发心梗等。新冠病毒流行高峰期,出外活动要做好个人防护和有规律作息,不要熬夜,饮食要有节。

  近期网上传言,有的人混用退热药和复方感冒药,导致肝肾衰竭。请问近期临床上是否收治过类似的患者?对于新冠对症用药,有哪些药物不能混用?服药的剂量如何把握?服药后有哪些东西不能吃?

  梅清华:吃感冒药导致肝肾衰竭?我们医院并未有发现,临床上发现功能指标有一些异常较为普遍,而且更多是一过性的,或停药后会恢复。药物混用问题,我要强调的是,不要一个复方药叠加一个复方药,尤其是化学药叠加,还有化药与中成药的相互叠加。此外,我们也不提倡自己服药。用药后饮食上,一般不用顾虑太多,但要注意,辛辣的尽量不吃,还有勿饮酒,因为会造成刺激。

  “风热感冒”“风寒感冒”之间要如何选择?

  张忠德:风寒,一般表现为打喷嚏,流的是清鼻涕,喉不是痛而有点痒;而风热,则表现为头痛、关节酸痛,发烧,甚至有人烧得眼睛都红了,这有点类似于人们常说的“上火”;此外还有喉咙痛,咳嗽且嗓子可能咳到有点哑,有点口干口苦,有的人会大便干。药物方面,可根据病机来判断,也可咨询当地中医生辨证用药。

  对于普通民众,当前该备存多久的药物量?万一真的阳性了,无症状与轻症者在居家隔离时相应的处理办法是否有所不同,分别应吃什么药?网络上流行“新冠用药顺序图”,是否真的该按病情的轻重程度,换不同的药或者加大药量,该如何把握?

  梅清华:普通的慢病患者常规备药一个月就可以了。对于新冠相关药物,由于新冠病程大约3~5天,储备的药品按照5~7天储备就差不多了。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用于退热时,我们推荐不要超过3天。慢病、关节肌肉痛,不要超过5天,所以储备一个星期的量是足够的, 无症状感染者不用特别用药。

  对轻症是否需要用药,有非常多的考量。健康成年人、基础状况好,不需要用药,如果有一些基础状况比较差的,体质比较虚弱的,可以用一些中药调理。有高血压、糖尿病,病程长、年龄大的患者,在轻症的时候用药肯定好一些。

  网上“新冠用药顺序图”图片作者,应该是有一定的医疗知识,但这个图片也有很多不足:不是所有人都是同样的病程,不能用同一个方案。比如无症状不需要吃药,不推荐一开始就吃药;可以选择的也远远不止图上那几种药物。

  另外,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两个虽然都是常用解热镇痛药,还是有区别的。对乙酰氨基酚起效比布洛芬快,但强度不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半衰期相对短,建议4~6小时服一次,布洛芬的半衰期长,一天内吃的次数就少一些。对乙酰氨基酚对肝功能的影响相对大一些,对肾功能影响小一些;布洛芬则反过来。我们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家里面的情况,比如本身老年人肝肾功能区别考虑。我们强调最根本的一点:对症治疗,有什么症状吃什么药,每一个症状最多用一种药。

  多吃橘子、橙子,或者每天吃维生素C片,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避免感染新冠吗?健康人群,可以通过吃药来提高身体免疫力吗?

  梅清华:维C肯定是有其价值的,可以软化血管、抗氧化,作用非常广泛。对于新冠患者来说,在体内也有助于抗体的生成。但不要指望这个是一个“神药”,它能够起一点作用,但不是特效药。维C水溶性好,不太容易出现中毒,需要提醒的是,维A、D等属于脂溶性,过量服用比较容易中毒。至于保健品,不能用于药用,补充这些成分,多吃橘子、橙子也可以了。

  近日学生将陆续复学,有一些学校为防止感染,在班级里用次氯酸消毒液(一种雾化喷雾枪)消毒,请问这么做有效吗?在学校里推荐采用哪些消毒液消毒?如何消毒更科学?

  彭晓青:近期学生们陆续复学,大家很关注学校环境的卫生消毒,不过,如果用消毒剂进行全身喷洒,并不建议。这是因为可能会导致消毒剂吸入肺部,可造成肺损害;这样的喷洒是否均匀、够不够浓度、够不够消毒时长,也是存疑的。现阶段,除了要保持环境卫生外,还要多通风,孩子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不用手去摸眼、口、鼻。至于消毒剂推荐方面,一种含醇的,比如75%的酒精,可作为手、皮肤的消毒,还有一些小物件的表面擦拭消毒;另一种含氯消毒剂,需要做好配比,用于擦拭课桌、拖地板等等,也是要注意使用浓度与时间。

  家里有小孩子的话,应该怎么备药?孩子如果出现阳性,家长该怎么处理,跟成人有啥不一样吗?

  彭晓青:现阶段家长可以备一些感冒用药,比如儿童剂型的复方感冒药,市面上有许多选择。在使用中要注意复方成分,一般来说复方感冒药选择一种就行了,不要重复服用。除了复方感冒药,可以对应具体症状选择药物。需要退热选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的儿童剂型;针对咳嗽、鼻炎或者腹泻,也可以相应准备止咳祛痰、抗过敏或者助消化、止泻药物。对于儿童来说,轻症、无症状感染者可以居家治疗。每天早晚要各监测1次体温,体温38.5摄氏度以上或者有特别不适,可以服用退热药物。布洛芬有儿童专用剂型,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3岁以下6~8小时服用一次,3岁以上4~6小时服一次,一天不超过4次。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有滴剂剂型,方便喂服。如果孩子喂药困难,可以选择布洛芬栓剂,1岁以上可以使用。

  最近网上关于不同区域感染者症状差别有各种说法,是否和不同区域流行的不同变异株有关?奥密克戎的不同变异株引起的症状各有什么特点?

  张忠德:我们也注意到,这一波奥密克戎引发的疫情,在广州和国内其他地区的患者,症状不太一样,在我们广东,出现症状相对偏轻。这与病毒毒株的变异类型不同肯定是有关系的,我们也期待病毒的变异进化会使其毒性越来越弱。但实际上,我们认为症状的差异主要还是在于地区不同的气候特点和人群不同的体质。尤其是气候特点,南方隆冬季节跟北方相比,气温更高一些。所以在广州,病机主要是热重于风,暑热依然重;北方则是风寒化热较多。对于“早阳早好”的说法,我想补充跟大家说:没有感染最好,感染了也没有问题。广州有充足的医药储备,有专业的医生,有科学的治疗方案,大家真的不用慌。

  上海宣布“清零”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持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的相关措施,具体如下:

  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含托幼机构)等特殊场所外,本市其余场所不再要求查验“随申码”等健康码,不再要求扫“场所码”(含“数字哨兵”)。

  上述措施自2022年12月13日零时起实施。重要机关、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健康码查验等防控措施。后续,本市将根据国家政策和疫情形势动态调整相关措施。

  请广大市民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尽快接种疫苗,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此外,据上海发布消息,自2022年12月13日零时起,全市疫情风险区“清零”,全市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上一篇:防控新阶段,家中应常备哪些儿药?葵花药业药品清单请查收
下一篇:嗓子干、痛,是慢性咽炎吗?吃什么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