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疾险规划从0到1
大家好,我是险先知,感谢您的关注,今天跟大家聊聊重疾险要如何规划。
本文会比较全面的介绍,从0到1的掌握,通过阅读本文,对重疾险谈不上精通,但也不会轻易给忽悠了。
本文主要包含下面几个部分:
01 重疾险有哪些种类?
02 重疾险有哪些作用?
03 重疾险常见的保险责任有哪些?
04 重疾险保险责任的选择与取舍
05 重疾险的保额和保费怎么确定?
06 重疾险常见认知误区
07 重疾险规划案例演示
01 重疾险有哪些种类?
图中就是常见的重疾险分类方式。可以组合成:消费型定期多次重疾险,消费型储蓄型多次重疾险等等。
下面谈谈各类重疾险的优缺点:
定期重疾险:优点(保费很低,要以短时间内杠杆很高的保额);缺点(保单终止后没有保障,再买不一定还能买,保费也会高不少)
终身型重疾险:优点(终身都有保障,安心);缺点(要想规划足够的保额,有的家庭压力会很大,甚至无法承担)
消费型重疾险:优点(保费便宜,能以较少的保费获得更多的保障);缺点(人不一定得大病,即使得了大病,也不一定满足重疾险理赔标准,保费可能打水漂)
储蓄型重疾险:优点(旱涝保收,保费不会损失掉);缺点(保费较高)
单次重疾险:优点(保费低);缺点(重疾理赔后,失去保障,且很难再买到满意的重疾险)
多次重疾险:优点(重疾多次赔,理赔后还有不错的保障);缺点(保费要高一些,且若是同种重疾,一般只赔一次,像癌症和心脑血管特疾需额外附加才可能赔2次以上)
总结:一般来说保障越少越单纯保费越低,保障越好越全面保费越高,所以要根据自身的保额和保费情况来确定大致要什么样的重疾险。
例:30岁的男性,50万保额,1年期保障的只有几百元就搞定;如果是终身型的又是储蓄类的,保费要接近1万/年。
02 重疾险有哪些作用?
重疾险有什么用,有什么好处,先不说。
先网络搜索下,可以了解到,有很多重疾家庭的现象:
家人因经济原因,放弃对病人的治疗;
病人不愿拖累家人,放弃治疗,甚至希望早一点解脱;
到处筹钱,放弃尊严和面子,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
工作受影响,收入锐减,家庭生活品质急速下滑;
资产贱卖;
负债无力偿还,资产被拍卖等
。。。。。。
重疾险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上面这些可能发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治疗费: 通过保单现金价值贷款或者保单贷,快速筹急治疗应急资金。不用拖着病体筹钱,加重病情。
注意:重疾险的理赔金,很多都是治疗后才能理赔,这一点要留意。
康复营养费:重疾一般手术治疗后,要有足够的康复期。康复期需要良好的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力等,这些都需要额外的开销。
工作收入损失补偿:没有重疾正常工作时,很多家庭开支都不是问题;人患重疾后,工作收入多少会受到影响(特别是靠绩效或提成拿高工资的),从而影响到家庭生活品质或者资产(比如有房贷车贷的,还不上的话,就可能被贱卖),导致的损失可能无法估量。有了重疾险理赔的保险金,可以避免家庭生活品质的快速下降,给家庭几年的缓冲时间;同时也给资产一个变现的时间,而不是紧急处理,导致惨重的损失。
创造良好的就医心态和康复环境:病人不用到处筹钱,或者贱卖资产,不用担心拖累家人,没有太多心理负担,安心的配合医生治疗,良好的心态,治疗效果会更好。同时,康复期因为有了理赔金作后盾,也不用急着从事繁重的工作,还有钱吃上比较好的营养品,安心休养,更有利于康复。
03 重疾险常见的保险责任有哪些?
重疾险常见的保险责任如下:
3.1重疾保障
银保监会规范定义的有28种,一般重疾险都会包含。其他的重疾,每家保司自行定义,一般都是抄来抄去,加加减减,大同小异。目前的重疾险,包含的重疾病种数,少的有100种,多的有120多种。其实28种规范定义的,占了重疾理赔的98%+,所以100种和120种并没有太多差别,当然其他都相同时,保的越多肯定越好了。
现在重疾险竞争白热化,各家针对重疾保障也推出各种特色保障,请参考下图:
重疾又分单次赔付和多次赔付:
单次赔付的,赔一次后保单结束;多次赔的有的可以赔2次或多次。
一般来说,一个人患3次重疾以上的概率就很小了,所以重疾赔3次还是5/6次,没有太大区别。
重疾关爱金:
一般的表现形式是:保单前N年/ N岁前/N岁后,首次重疾额外赔X倍保额(例:60岁前,初次确诊重疾额外赔保额的80%)。这个相当于是附加了一份定期重疾险,感觉还是挺适用的。毕竟,重疾险又叫工作收入损失险,退休前重疾保额理应高一些,退休后无所谓工作收入了,家庭责任已了,重疾险更多是用来治疗用。
特定疾病额外赔:
这个每家公司规定都不一样。
例1: 某产品规定,肾癌/器官移植等,额外赔保额;
例2:某产品,20种少儿特疾额外赔100%保额
例3:严重老年痴呆等老年高发重疾,额外赔100%等
恶性肿瘤持续治疗津贴:
就是通常说的癌症持续治疗,间隔一定时间后可以获得约定理赔。
例:某产品规定,确诊恶性肿瘤重度后,1年后还在治疗的,给付40%, 每间隔一年赔1次,最多理赔3次。也就是共可理赔120%的基本保额。
恶性肿瘤重度多次赔:
指间隔约定时间后,再次确诊重疾的,按约定比例额外赔付。
例:某款产品规定,首次确诊癌症之日起,3年后再次确诊癌症的,额外赔付150%基本保额。
例:某款产品规定,首次确诊癌症之日起,5年后再次确诊的,额外赔付100%基本保额。
注意1:间隔时间要短,现在通常的是:前面确诊不是癌症的,后面确诊癌症的,一般间隔时间是180天或者1年;前面确诊是癌症的,后面再次确诊癌症的,间隔时间是3年或者5年。 保费相差不大时,间隔时间越短越好。
注意2:有的重疾险,前面确诊的重疾不是癌症的,赔付后,保单就终止了,所谓癌症多次赔也就没有意义。有的重疾险,前面确诊不是癌症,后面确诊是癌症,也是可以理赔的。选择时要选择后面这种的。
注意3:再次确诊癌症的,要包含:持续,新发,复发,转移等。有的癌症二次,只包含新发,这会降低理赔概率。
特定心脑血管疾病多次赔:
一般指脑中风后遗症,急性心肌梗死等,第二次发生,可以按保单约定比例赔付。一般要求脑中风后遗症是新发,才能理赔。现在心脑血管特疾也是高发重疾,不过比起癌症来说,排序可以靠后一些。
重疾复原保障:
指首次确诊重疾后,保额按约定的时间恢复。一般5年后保额会恢复到100%,相当于不花钱又拥有了一份新保障。
例:重大器官移植手术后,间隔1年确诊重疾,可以赔20%保额,间隔2年后确诊重疾可以赔40%......间隔5年后才再次确诊重疾,可以获得100%的额外赔付。
另外,还要特别说明的:
分组/不分组/隐形分组:
分组:就是若干种疾病分成一组,一组里面最多只赔一次,如果后面发生疾病在已赔付的分组里面,则不理赔。
不分组:就是后面确诊的重疾,只要不跟前面理赔的重疾是一样的,就可以再次理赔,增加了理赔的概率。
隐形分组:指疾病表面没有分成几组,但合同里面有特别说明。这个也会降低赔付概率。
例:有的产品会写明:本公司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和“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四项中的其中一项承担保险责任,给付其中一项保险金后,对其他三项第一类重大疾病保险责任同时终止。这就是典型的隐形分组。
三同条款:是指同一疾病原因、同次意外事件导致、或者同次医疗行为的,只赔一种。这种条款,会降低理赔的概率。没有三同条款约束的,理赔概率要高些。所以,其他相同时,优先选择无三同条款的。
分组和三同,中症/或轻症也有可能涉及到,下面就不再重述。
总结:重疾保障主要搞清楚,是单次赔还是多次赔,是否分组,赔付比例是多少,赔付间隔期,有哪些额外赔付等。
3.2 中症
比较严重的,但还不会马上危及生命,一般治愈概率较高,预后比较好。
通常中症都是保20种或者25种,赔付比例是60%,不分组无间隔有三同。
3.3 轻症
有的也叫轻度疾病,特定轻度疾病等。轻症也是比较重的,并不是一般的感冒发烧,不过轻症治疗起来费用不会太高,比较容易治。
通常轻症的保障疾病种数有30~50种,赔付比例30%,不分组无间隔有三同。
3.4 豁免:指被保人或者投保人(一般投保人重疾豁免都要额外附加),发生约定的重疾/中症/轻症等,免交后面的保费,视同已交。其中投保人豁免,还包含身故/全残豁免等。
3.5 全残:就是高度残疾,有标准规定。
3.6 疾病终末期:就是医生诊断活不过180天,现在的医疗条件无能为力,提前理赔,提升病人临终前的生命质量。
3.7 身故:被保人去世,按约定理赔保险金。
以上就是重疾险常见的保险责任。
特别提醒一下:
重疾险,一般理赔首次重疾后,身故/全残/疾病终末期等保险责任终止,现金价值降为零,也不再理赔轻症/中症等。重疾多次的,其他重疾保障有效,有附加特定疾病保障的,不受影响。
有的业务员会说,自家的赔了重疾后,寿险还能赔,请注意,这个能赔是指赔差值。
例:某产品寿险保额50万,重疾额度30万,重疾理赔了30万,最后身故了就是赔差值20万,而不是50万。
04 重疾险保险责任的选择与取舍
我们都想要最好的,但有时真的是实力不允许,所以这中间就是一个权衡和取舍的过程。
例:我们想要:50万保额,保终身带身故保障,且不分组无三同多次赔的重疾险,同时癌症和特定心脑血疾病还能多次赔,最好的是所有重疾赔了后还能再次赔,这样就不用担心保障问题了。
然而,事实上可能没有这么完美的产品,即使有比较适合的,保费可能让人望而却步。
所以,最后选择的,一定是在自己能承受范围内的,能最大限度满足需求的重疾险。
重疾险通常配置标准为: 单次重疾+中症+轻症+豁免
这个主要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先解决基本的,再考虑后面的。比如先考虑第一次重疾治疗,再考虑后面再发生重疾的问题。如果第一次都没钱解决,也就没有必要考虑以后了。
现在医疗发达,体检普及,轻症/中症被发现的概率会越来越高,所以最好要有轻症/中症保障。
另外加上被保人豁免,万一发生轻症中症之类,治病养病的同时,不需要再交保费,却依然享有保障,不用担心保费续交不上,重疾险白买了。
下面是重点,保费够的情况下,建议按照这个顺序递增保障:
+多次分组重疾:现在医疗条件发达,寿命更长,重疾治愈率越来越高,发生多次重疾的概率也有增加。
+重疾关爱金:首次重疾就赔,赔付概率比较高,且符合重疾险号称工作收入损失补偿险的解析。
+癌症持续治疗津贴和癌症多次赔:癌症是高发,高复发/转移,难治愈的重疾,所以重点考虑。
+心脑血管特疾多次赔:也是高发重疾,但因为要求新发,且有间隔时间,所以排后面一些。
+身故/全残保障
+不分组:实际上也有可能有很多隐形分组,或有三同的情况,所以排序上要往后靠。
+无三同:三同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跟隐形分组差不同,保费合适,三同也不是不能接受。
以上只做建议参考,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肯定偏重也不一样。比如有的家庭易患某些病史,比如身体有些特殊情况的,就要相应调整。
另外,还有很多特定疾病保障之类的,要整体看保费增加多少了。量力而行,通盘考虑,整个家庭考虑。
保险规划,不只是给一个人买,而是全家;也只规划重疾险,还有其他方面的保险规划,都要考虑。如果为了追求买到完美的重疾险,占用太多资金,就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的规划。(资金充足的家庭,不需要考虑太多,选择保障最全面最优秀的就行。)
05 重疾险的保额和保费怎么确定?
重疾险的保额 = 治疗费用补充 +3~5倍工作年收入+康复期的营养费用
重疾险的治疗费用补充,一是前面提到的,发现疾病的那些时间住院押金等应急金,二是后期补偿某些医疗险无法报销的部分,比如器官移植的器官费用等。(治疗费主要还是靠医疗险承担,因为重疾险的理赔很多都是治疗后的事情了)
康复期的工作收入损失和康复期的营养费用,这里是疾病手术或治疗后,会有一定时间用来休养恢复,一般都要3-5年左右的休养时间,所以这里保额是年收入的3-5倍。
规划重疾险的保费,一般是占到年收入的10%~20%。
因为太少的话,重疾险可能都是一年期的或者保额会不足,会给以后留下大的隐患。太多的话也没有那个必要,重疾是万一的事情,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所以没有必要把资金都放在重疾险上,还要规划养老金、寿险等,还要拿一定比例的钱去投资理财,跨越更高的生活阶层。
06 重疾险常见认知误区
6.1 重疾险就是用来治病的?
答:治病主要依靠的是医疗险,重疾险只是补充部分治疗费用。原因是,重疾险的理赔一般都是在治疗后才进行,不能等这笔钱来救命。
6.2 重疾险给小孩子买就行了,大人无所谓?
答:小孩子有保险保,有大人保,大人出了问题谁来保?大人出了问题,孩子谁来照顾,父母谁来照顾,各种依靠大人来解决的问题,怎么办?
6.3 给大人买就行了,孩子还小,买不买就无所谓了?
答:请先回答一个问题:你觉得就一个家庭来说,是孩子会先生病,还是大人会先生病?
不知道。对吧?因为,没有人敢肯定,针对某一个家庭而言,到底是大人还是孩子先生病。
所以大人孩子都应该一起买,才能不留风险死角。
以前说先大人后小孩,是因为那时产品太单一,都很贵,只够一个人买,没办法的事。现在,产品丰富,觉得保费压力大,可以选消费型的;压力还大,那可以选择定期消费型的。
6.4 轻症中症赔付概率低,没必要?
答: 这个数据怎么来的呢?是以前有的公司的重疾险,轻症/中症没有优势,故意根据自家公司的重疾理赔数据得出的,从而好推自己家的产品。这个数据的前提本来就不科学,试问一下,你拿一些只保重疾的或者轻症只有少数几种不常见的病种的重疾险,来谈轻症理赔占比,不是很扯蛋吗?
现在,体检普及,医疗水平提升,在疾病前期更容易发现,未来轻症、中症理赔占比,肯定会提升。
6.5 三同条款太坑,分组太坑?
答:谈不上坑,这个很多重疾险里也比较常见,这是为了降低赔付率,降低保费而已。很多互联网保险人士,为吸引眼球,故意说这也坑那也坑的,其实都写在合同里,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就好。保障好的,保费自然高一些。有钱的,可以坐高铁飞机,钱不多的,坐坐火车也可以。
6.6 重疾/中症/轻症多次赔付没有必要?
答:以前体检不普及,小病拖大病杠,实在杠不住,才去检查,一发现就是重疾。所以轻症/中症需求也不那么明显。重疾呢,很多发现就是晚期,治愈率低,很多家庭也承担不起治疗费,第一次挺过去都比较难,就更别谈第二次,第三次了。
现在,医疗水平提升,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疾病治愈率大大提升,同时寿命更长,发生多次轻症/中症/重疾的概率也增加了。所以是很有必要的。
6.7 重疾险的收益率太低,几十年后还不如放银行?
答:重疾险买的是杠杆,解决的是风险,而不是谈几十年后的收益 。谁能预测什么时候发生重疾?如果是1年,2年内就发生了呢?怎么办? 重疾险有一个功用,就是短期内可以创造大量应急现金流,这是其他非保险类产品不具备的。 比如,等待期后,很不幸就发生了轻症,交个几千元,赔个10来万,而且后面保费还不用交了,以后继续有几十万的保障。这个跟银行比,哪个划算? 其实,这都是没法比的事情,重疾险就是风险应对策略,不是拿来比收益的。
6.8 先买房,后面再来买重疾险?
答:这个其实就是逻辑没有理清(找借口不买保险的除外)。试想一下,重疾险才多少钱一年,房子的房贷多少钱一年?买个重疾险真的能影响到买房吗?
先买房,后面再考虑买重疾险,如果发生重疾了,是不是有可能要把房子卖了来治疗?房子、钱、保险都没有了。 如果房子保险一起买,那么发生重疾,就不用去卖房治病,至少可以不用紧急变卖房产,导致严重损失。
所以,买房和买保险,二者不是一个体量级的,压根不会有什么大冲突,完全可以同时考虑。如果因为买了一份几千块万把块的保险,就会对买房有大的影响 ,那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当下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了。
07 重疾险规划案例演示
例:A先生 ,30岁,工程师,年收入20万,身体健康;其妻子B女士,28岁,公司文员,年收入10万,身体健康;其子C小宝,2岁,身体健康。A先生B女士都没有家族疾病史,家庭无负债,一切都正常。给家庭规划重疾险。
第一步:身体健康,没有什么明显的毛病,所以都符合买重疾(如果有比较严重的健康问题,就要考虑能不能买了)
第二步:看职业,不是高危职业,可以买。(一般1-6类职业都可以买,第7类等高危职业一般是拒保)
第三步:计算保额
A先生:30万(治疗费弥补)+100万(5年工作收入)+10万(营养康复费)=140万
B女士:30万(治疗费弥补)+ 50万(5年工作收入)+10万(营养康复费)=90万
C小宝:50万(治疗费弥补)+10万(营养康复费)=60万【孩子的保费便宜,一般准备50万以上就可以了,没有收入损失补偿一说】
第四步:计算保费
保费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10%~20%(所有保障型的险种保费总和),也就是说保费要控制在3万~6万每年。因为这个保费还算充足,但20%还包含了其他险种,所以重疾险保费控制在4万块左右比较合理。
第五步:交费年期确定
因为都还比较年轻,可以把交费年期拉长一些。可以按20年或者30年来交,都行。一般尽量选择长年期交费。原因是万一这么长的时间内,不幸发生个轻症,可以免交后面的保费。同时长年期也可以降低交费压力。
第六步:保险产品的选择
A先生保额要求比较高,可以考虑选择二到三款产品组合购买,免去体检的烦恼。
B女士也可以通过二款产品组合购买,免去体检。
这里说明一下,重疾险的免检保额其实并不高,特别是附加了其他保障后,互联网重疾险一般40万以上就要求体检,线下产品一般80万以上就要体检。所以通过组合购买,可以免去体检,也能挑选更多高性价比的产品。
因为无家族疾病史,所以不需要额外关注一些特定疾病,按通常情况规划就可以。
经过系列对比,选择后,规划如下:
最后规划的保额:
A先生60岁前,60+50+40=150万,60岁后重疾保额110万。
B女士60岁前,60+20+16=96万,60岁后重疾保额80万。
C小宝32岁前,60+30=90万,32岁后重疾保额60万。
家庭总保费:11760+10815+9180+4398+4954.95=41105.59(元/年)
比预计的略高一点,没有差太多。
规划至此完毕,直接找相应的险种投保即可。
08 重疾险规划应该注意的地方
以下信息要明确:
职业、 健康情况、所在地、年龄、性别、家庭病史、年收入、保费预算、投保人/被保人/受益人,这些都跟投保息息相关,提供的信息越详细,规划的会越合理。
比如:职业/健康情况 可以确定能不能投,能投保哪些。
比如:谁做投保人也需要细细思量,受益人是谁也要考虑清楚。
比如:投保人豁免这条,对给小孩子投保是很适用的。
感谢您的关注,更多细节问题,特殊情况,欢迎私下交流!
举报/反馈
上一篇:抗原,就是个鸡肋。刚感染测不出来,测出来已阳3天
下一篇:老人购意外伤害保险后身故,亲属要求理赔能获法院支持吗?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