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读读这位北大教授给学生的19封信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张谌

又是一年开学季。又有一大批学生踏入大学校门。如何更有效学习而不浪费青春?如何找到并发展自己的志趣?这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刚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面对新的学习环境、状况,在心理上甚至会出现艰难的迷茫困惑期。此时,如果出现一位导师,给予有方法有爱心的谆谆教导,就是非常好的事情了。

在北大校园内,朱青生教授会给迷茫的学生认真回信。读大学的意义是什么?学外语的价值和关键点何在?如何写论文?如何查考古文献全文数据库,如何提问,甚至关于术语,关于索引,关于更科学的考试,关于教师在当下的职责,等等。朱教授都认真细致又耐心专业的解答年轻学子的诸多困惑。他不仅教导学子们学术的基本路径和规范,也分享了自己对大学、对科学和人生的独到见解。信中充满真知灼见,师生之间的浓浓情意,学生孜孜以求的态度与老师诲人不倦的风范,洋溢其中。部分内容被出版社汇编成书《十九札》,如今已经来到第四次再版,成为北京大学通选课教材,也是多所高校的“新生必读”书目。

一位大学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困惑作出了解答,这样的老师,在今天已经很稀有了。朱教授的信札给很多年轻学子带去了一盏盏心灵的明灯。虽然信是写给大学生的,但读者并不限于大学生。从朱青生的回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很多精彩观点,对广大爱好求智的读者,都有启发。

中国的大学并没有延续中国古代太学的传统,而是以欧洲的University制度所建立的。因此,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们而言,“student”这一身份就成了进入大学的第一重改变。Student一词源于拉丁语Studens,意指要「自找努力」(studere)和「分析选择」(diligere)。朱青生让学生应该明白现代的大学(university)绝非低级的职业培训中心或者求职中介所,而应该是对追求科学理性这一人类最高价值活动的表达和实现。

朱青生写道:“大学要求它的学生——理性与科学系统的新的参与者做许多“无用”的学习。这时,对你们的心智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测试。......我希望你们成为一个完整的成功者。作为一个大学的教师,我提请你们注意,即使今后你们不会在大学中专门为了促进和维护人类的理性的发展而工作,甚至即使你们今后因为职业和事业的必要而做出阻碍或者损害理性的事情,也并不意味着你们在大学期间就可以轻视科学基本方法的训练,就可以忽视相关人类本性的研究而非关具体的技术操作的课程,因为,人性要求自我发展。”

关于外语,朱青生的思考也很深入,“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成为当代的世界语,是现代知识分子的普通话。不必把这个形势看作对英国殖民和美国强势的屈服,莫宁将之看成为对人类奋斗的褒扬。假设明末清初我们祖辈率先创造工业化,开拓现代人的自主、民权的精神,全世界就会讲汉语。 ”朱教授还提醒大家注意,现代汉语大量词汇是从西方主要语种(英、法、德)转译过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透过日语,请见日本新出的《明治时期外来语词典》)。所以你就要了解某词的原型是什么。追问原型(请见刘正等编《汉语外来词词典》),马上你就发现汉译(或日译)的只是某一个词某一个时代在某一种上下文中的个别的意思,并不是那个词的本义,或全部的意思。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你不能读英、法、德这三种语言的原文,实际就不真正了解你所使用汉语外来词的确切意义。而且众人使用某词的随意性就无节制地扩大,用同一个词,互相说的不是同一样意思。所以重新查证各个外来词也不仅是外语学者和翻译家的任务,而且是广大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朱青生感到“教师正遭遇着最大的危机,因为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的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每一个受过基本训练的大学生,通过自学都有可能在知识的某一方向上超出自己的老师……每个地方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育向本专业的第一专家请教,教师在知识上的优势势必一去不复返。这种危机是个信号,昭示着大学教师的职能正在慢慢发生转变,即他不是授业者,而是再次被要求作为精神导师。”

于是,教师重新被要求承担责任,他要在巨大的知识之中培养学生自我建树个人知识结构,鼓励学生,并帮他树立起信心,在这信息泛滥的茫茫大海上找到一条能够建立自己幸福地度过一生的航道。这就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幸福的灯。

上一篇:「汇总」19年消防工程师已有29省发布报名通知,26省已开始报名
下一篇:19年一消报名都开始了,还不知道报考条件?花几分钟弄清楚吧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