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工作者,感谢你们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10-17
手机版

  编者按:亚运会成功举办,离不开一线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默默付出。10月7日,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举行“杭州亚运会一线工作人员记者见面会”,6名一线工作人员走上台前,和大家分享他们的亚运故事。

  “大莲花”保洁人员於丁丁:我们再辛苦也是甜的

  浙江在线10月8日讯(记者 朱承)於丁丁已不记得自己在“大莲花”体育场的边边角角走过多少回了,当我们关注激动人心的亚运赛事时,他正紧张地关注着地面上是不是又多了一个纸团,厕所里的水渍有没有擦干。

  “大莲花”是一座能容纳8万多人的体育场,由525名一线清废保洁人员保障场馆的清洁工作。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清废保洁主管於丁丁就是其中之一。也许是不习惯处于聚光灯下,於丁丁腼腆少言。没等到记者单独采访,他就悄然离开,继续忙碌接下来的保洁工作,直到空闲时才和记者聊起来。

  杭州亚运会期间,各比赛场馆、训练馆、接待酒店环境保障是极其繁杂的工程,尤其是像“大莲花”这样人流量大且使用率高的场馆。於丁丁从去年4月就开始保障亚运会,每天都很忙碌。於丁丁给记者看了他在亚运会5次彩排演练及比赛期间的行程计划——

  每天6时前到岗,对当日的保洁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安全教育等工作,6时30分左右安排各组人员检查楼层各自区域的看台、座椅、卫生间、通道、外围道路等,并进行清扫工作。赛事中期,他们会退居幕后,但是仍然把注意力集中在卫生间、楼层通道等处。“确保不留一滴水、一张纸”。等到比赛结束观众散场后,原先“隐藏”的保洁人员重新进行区域清扫……

  运动员和观众进场时,也许不会特别注意到,场馆各处都干干净净,也许也不会注意到那些早已默默退居幕后的保洁人员,但这并不影响於丁丁和他的团队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说不累是不可能的,但是保障场馆的整洁和环境的舒适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於丁丁说。

  於丁丁更愿意谈起那些保洁阿姨们留给他的感动瞬间。比如,开幕式结束的那晚,观众散场后,保洁人员抽空来到舞台中央拍集体照留念,一家媒体把话筒递给保洁阿姨:“辛不辛苦?”保洁阿姨来不及多想就脱口而出:“我们再辛苦也是甜的!”

  “不少保洁人员是从外省过来的,一直没有时间去游玩,也没时间看比赛,只能听到颁奖仪式时雄壮的国歌声,或是运动员得分后观众的欢呼声。”於丁丁曾经问过团队保洁人员,亚运会结束后有什么打算。他们说,想在杭州玩几天,购买亚运会漂亮的纪念品回老家,送给家里的亲朋好友,表明自己曾为亚运会出过一份力。

  班车司机卢保林:期待闭幕后与家人团圆

  浙江在线10月8日讯(记者 朱承)“我是杭州亚运会班车司机卢保林,我的任务是每个比赛日,把运动员从亚运村送到西湖高尔夫球场,再把他们平安接回到亚运村。”

  做完自我介绍后,这位52岁的东北汉子又补了一句,“我以前就是开车的,这次能服务亚运,感到非常幸运。”淳朴的话语让现场不少记者会心一笑。

  开车,对于卢保林来说并不难,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他的任务就是“顺利送达,平安接回”。但对他来说,适应“亚运时间”费了一番功夫。

  从9月22日开始,他每天都要凌晨2时起床,4时半发车,开车30多公里将运动员送达比赛场馆,再返回亚运村。“每趟来回差不多2个小时,每个比赛日要来回行驶3趟,早上来不及吃热乎乎的肉包子,只能吃点面包应急。”

  说完,卢保林有些不好意思,他又想起一个细节,亚运比赛期间,驾驶员需要在车上等候,“观众在里面看亚运会,我就在车上听比赛。听到现场响起一阵阵的欢呼声,我心里就特别激动。”

  尽管一家三口都在杭州,但卢保林和家人已经很久没见面了。他的儿子在杭州临平,服务亚运安保工作。“中秋节我们一家三口,手机视频聊了一个多小时,算是在‘云’上团圆过节了。”卢保林说,他们一家人已经约定好,亚运会圆满闭幕后,就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吃一顿自己亲手包的东北饺子。

  “亚运会举办得这么顺利,我很开心,想到终于可以见到老婆孩子了,我也很开心。”兴许是忽然想到亚运会即将结束,说着说着,卢保林又显得有些伤感。

  他默默垂下了头,“其实我还有点不舍,你说亚运会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呢?”

  运动员村餐厅大师傅胡传刚:徽章代表我的心

  浙江在线10月8日讯(记者 张梦月)“你们看,他的徽章!”10月7日下午,杭州亚运会一线工作人员记者见面会开场,胡传刚甫一落座,便引发了阵阵惊呼——他胸前的工作牌上,缀满了亚洲各个体育代表团的徽章,马来西亚、泰国、沙特、文莱……这些徽章大多是市面上难以寻觅到的“珍藏款”,一枚一枚别在绶带上。

  杭州亚运村运动员村的餐饮主管,怎么会变成一位徽章“达人”?

  “这些徽章不是交换的,是运动员与随队官员就餐后赠送的。”胡传刚笑着“解谜”。在运动员村餐厅工作的一个多月,他收获了30多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徽章。“这是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对餐饮的肯定,是对我们服务团队工作的认可。”

  从事餐饮行业近20年,烹饪对于胡传刚来说已是胸有成竹。但给运动员开展餐饮服务保障还是头一回。从菜单开始,就要反复斟酌。

  “因为运动员的菜品既要符合食品安全和食源性兴奋剂检测要求,又要尽可能满足各参赛国家、地区的用餐习惯和生活方式。”在与餐饮服务团队历经近4个月的努力后,他们编制的菜单经组委会组织的各方面专家评审,并报亚奥理事会审核确定。

  现场,他介绍了运动员的专属菜单,覆盖了中餐、东亚、南亚及次大陆、阿拉伯及中东、欧陆等5种不同风味,中餐风味中还融入了“味美浙江,百县千碗”菜品,尽量在满足不同需求的同时,也展示浙江的美味。

  运动员餐厅每天提供20小时餐饮服务,偌大的餐区,总能见到这位大师傅的身影。身为餐饮主管,他从后厨走到前台,除了制定菜单,也要维护、管理餐厅的日常运营。“比如出菜之前,我们要对菜品进行全面检查,餐中要关注菜肴是否及时添加,取餐区会不会发生拥挤等。”胡传刚说。

  大师傅的用心,来就餐的人看在眼里。胡传刚向大家展示了一枚来自文莱代表团的徽章。“文莱亲王来到运动员村并在餐厅用餐,一名随队官员在交谈中给予餐厅高度评价,这枚徽章就是我从他那里收到的礼物。”

  截至目前,运动员餐厅共运行29天,累计保障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用餐39.6万人次,总体满意度达到98%。

  对于这样的成绩,胡传刚备感自豪,也十分谦逊:“我只是数万亚运会餐饮服务保障人员中的普通一员。希望运动员与随队官员吃得安心,赛得开心,有一趟难忘的杭州亚运会之旅。”

  枪弹“守护人”吕淑怡:保障枪弹139批次零差错

  浙江在线10月8日讯(记者 朱平)清瘦的身形、美少女的脸庞,眼前的吕淑怡很难让人联想到“女警”这个词。

  “别看她外表柔弱,曾经可是能从直升机上下来的女特警。”吕淑怡的同事、浙江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团委书记顾博告诉记者,浙江警察学院毕业的吕淑怡学的就是特警专业,这次亚运会,作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安保工作人员,吕淑怡主要负责竞赛枪弹的保障,是射击、现代五项等比赛的枪弹“守护人”。

  “我是一名00后,刚接到保障任务时很兴奋。”说起接到任务的第一反应,才工作一年多的吕淑怡流露出自信的表情。

  竞赛枪弹保障任务时间跨度长、保障数量大,涉及了39个国家和地区,最重要的是要确保零差错。

  为防止出现丢失和损坏,吕淑怡对参与保障工作的航司和机场工作人员还进行了专门培训,实行专门管理。“截至6日,我们共保障枪弹任务139批次,做到了任务保障零差错。”这一成绩背后,是吕淑怡一个多月的持续付出。

  吕淑怡说,杭州亚运会期间,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是浙江省第一空中门户,也是迎接八方来客的重要窗口,除了竞赛枪弹保障任务,她还要参与运动员的保障工作,所以进入任务的时间也比别人要提前许多。“我们从8月25日开始执行亚运会任务,这几天,我们还将迎来离境高峰。紧接着,10月9日第一批亚残运会航班又将抵达。”

  吕淑怡打趣道,自己和同事们经常白天过的是北京时间,晚上“倒个时差”继续执勤。从开幕到闭幕,她不仅没有机会去现场看比赛,也没有机会接触喜欢的运动员,即使执行保障任务时,离运动员近在咫尺,也只能一心履职。

  前几天,执行保障任务时,吕淑怡正好遇上自己喜欢的中国乒乓球队离杭,当时许多球迷已早早在机场等候。尽管吕淑怡也很想要一个签名,但她并未分心,一直在维护现场秩序,引导队员们快速离场。

  “来时好,走时顺”,这是一名00后亚运一线工作人员对亚运的祝福。

  大学生志愿者李冠霖:靠膝盖刹车的“擦地哥”

  浙江在线10月8日讯(记者 朱平)10月7日凌晨,刚刚回到中国计量大学宿舍的李冠霖舍不得睡下。他兴奋地回味着当晚在杭州奥体中心篮球馆为杭州亚运会做的最后一场志愿服务。

  “我从长春来杭州读大学,就是为了亚运会。”聊起对杭州亚运会的感情,这名略带“东北腔”的大二男生很直白,他告诉记者,听说杭州要举办第19届亚运会,高考填报志愿时,就把目标锁定了杭州的高校。“我期待着,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做一名亚运志愿者。”他说。

  经过层层选拔,李冠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担任fop区(比赛场地)场地清洁志愿者小组长。

  在篮球界,这个岗位的志愿者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名称:“擦地哥”。但许多人并不知道,“擦地哥”除了擦地、节间拖地外,还要在球员热身时负责管球。

  篮球比赛期间,李冠霖的座位就在篮架边上。“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工作位无限接近赛场时,我很兴奋。”虽然在这个让人羡慕的“超级VIP位置”,但李冠霖并没有机会好好欣赏比赛。因为比赛进行时,擦地志愿者的精神需要高度集中,他们随时都要冲上场,确保比赛场地的清洁。

  “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地板上没有杂物、没有汗液水渍。”李冠霖说,这个听上去简单、琐碎的工作,对比赛却影响不小。“球员打球时汗渍会很多,如果不及时处理,被后面的球员踩到很容易滑倒,甚至可能导致球员受伤。”

  同时,什么时候“出动”去擦地、怎么擦也是一项“技术活”。李冠霖和组员们在冲上场擦地时,要掐准时机,赶在球员们返回前,快速擦好并离开,整个过程必须在几秒之内完成。为了追求以最快速度到达需要擦拭的位置,“擦地哥”们会加速冲上场,一次擦地相当于一次无氧冲刺折返跑,也因为弯着腰冲得太猛,每回得靠膝盖着地及时“刹车”,一场下来,李冠霖和组员们的膝盖都红透了。

  从9月26日篮球馆正式开赛,到10月6日晚赛程全部结束,李冠霖在篮球馆擦了11天地。他告诉记者,一直觉得自己的岗位并不起眼,没想到因为观众和媒体记录下的工作瞬间,越来越多的人为“擦地哥”点赞。

  “大家的称赞和认可,让我和组员们每天都能量满满。”亚运会即将闭幕,李冠霖说,这不仅是属于运动员的舞台,也是他和所有“小青荷”绽放自己青春的舞台,这段经历注定难忘。

  中国日报记者石甫天:发掘闪闪发光的运动员

  浙江在线10月8日讯(记者 张梦月)在杭州亚运会一线工作人员记者见面会上,石甫天是唯一的媒体代表。身为中国日报文教体育部记者,同时也是杭州亚运会官方英文会刊《Asiad Daily》制作团队成员,过去20多天,他辗转于6个办赛城市之间。

  从业6年来,石甫天始终奋战在体育战线,相继参加过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雅加达亚运会等综合大型赛事的报道。回顾此次杭州亚运会之旅,他用幸福来形容:“作为媒体记者,参与这样的大型赛事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能见证亚洲的体育力量,以及赛事保障的精彩。”

  在乌兹别克斯坦传奇老将丘索维金娜身上,石甫天读到了运动员对体育事业的无尽追求。“我问她你为什么还要比赛,她说体操就是她的生命。”随后,“丘妈”还与石甫天分享了她对中国的热爱:“她说,从北京奥运到杭州亚运,每一次来参赛,都能感受到中国人民给她的爱。”

  亚运期间,来自全亚洲的1.2万名记者奔波在赛场内外。除了“追逐”传奇,石甫天还用很大一部分时间发掘闪闪发光的中国运动员。“希望能通过媒体的报道,让更多人认识中国运动员,了解他们的故事。”

  石甫天的手机里,珍藏着一期杭州亚运会官方英文会刊《Asiad Daily》,封面人物是汪顺。与“霸气外露”的夺冠照相匹配的,是一个英文谐音词Shun-sational。他解释,这是将汪顺的姓和英文单词Sensational(极具影响力的人或事)结合在了一起,寓意汪顺夺金在国际赛场上的影响力。

  这一巧思,源于对报道“中国亚运军团”的用情用心。“当天的会刊非常受欢迎,很多外媒记者、外国运动员、技术官员都关注到了。”石甫天说,很高兴通过团队的努力,让更多人喜欢中国运动员,关注中国体育竞技。

  对于石甫天来说,“亚运时间”很长:“9月16日来杭,这是我在杭州待过最长的时间。”这半个多月也是转瞬即逝的,同时要顾好中国日报和官方英文会刊供稿,“双线操作”让他每一天都在连轴转。

  杭州正在打造国际“赛”“会”之城,他期待着,作为体育记者,在亚运会后自己能再次来到杭州,也希望未来在这里见证更多的精彩。

上一篇:接棒、成长、挑战!22金收官 3个关键词讲述体育湘军杭州故事
下一篇:“益动京城 共益前行——携手北京体彩益起助学” 走进光爱学校活动圆满结束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