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医药健康产业争当排头兵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 文/图)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阿博览会)举办10周年。在本届中阿博览会上,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中医中药等产业“引进来”“走出去”成果颇丰,争相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医药、国产医疗器械“站台”引围观在本届中阿博览会上,中医中药展区显得颇为热闹。中国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医中药展区设置了“名医堂”,中医专家们现场为观展群众把脉义诊。针灸、把脉、推拿……每个展位前都有观众排起长队。中医展区人气爆棚。在“名医堂”,中医大夫正在为参展嘉宾哈桑·阿巴斯把脉问诊。“1990年,我来到中国学习,并开始接触中医,我每次吃中药感觉都很好,感觉身体恢复健康了,我就更信任中医了。”哈桑·阿巴斯说。“中医药为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了积极贡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表示,“近年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签署合作协议,持续推动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与外方相关机构合作建立中医药海外中心,服务于当地民众健康福祉,为中阿友谊作出了重大贡献。”国产医疗设备也在展区赚足了眼球。全场景一体化急诊解决、mWear可穿戴无线监护仪、BeneFusion i/u系列输注泵……参展观众纷纷体验智能医疗设备的科技力量。观众体验国产医疗设备。“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的19个国家布局了19家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赵宇翔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我们的销售额大概有40%来自海外市场,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海外业务的增速会快于国内业务的增速。”国产医疗成果“走出去”中医“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平台在本届中阿博览会大健康产业论坛上推介启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马晓军表示,宁夏将借助中阿博览会这一国家级国际化平台,不断加强与中阿、中非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大健康产业及“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务实合作,在远程医疗、智慧中医药等领域搭建合作平台。“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建设了30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50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一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为中医药高质量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黄璐琦说。国产医疗器械也积极在海外市场“落地扎根”。赵宇翔表示,迈瑞医疗在印度、印尼、俄罗斯、墨西哥都发现了本土化的需求。最近两年公司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本土化的制造生产布局,并把中国的创新产品复制到当地,以此提升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竞争能力。“自2017年以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已经在非洲和东南亚的17个国家实施了19个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的基金项目,这些项目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改善了儿童及其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副代表毕曼达说。中国经验赋能“一带一路”医疗普惠宁夏是我国首批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立了服务“一带一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优势,同时,宁夏也是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深化交流,卫生健康已成为中阿合作的一大亮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韩德民表示,近年来,宁夏在互联网、大数据与医疗健康的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重构了医疗服务的流程。宁夏可以在数字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中国数字健康制度的创新地、中国数字健康技术的策源地、中国数字健康服务的标杆地、中国数字健康产业的引领地。在本届博览会上,中医医生为观众义诊。在前几届召开的中阿博览会上,多家互联网企业已经与宁夏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签订了合作协议,涉及远程诊疗平台、医疗大数据中心、智慧云中医服务平台、互联网医院、肿瘤患者一体化管理等内容。在本届中阿博览会上,“互联网+医疗健康”再次吸引了不少国内外采购商。“我们将继续发挥中阿博览会国家级国际化平台作用,搭建好中阿卫生健康合作平台,吸引聚集更多的国内外优质资源,牵线促成更多的合作项目结出硕果,共同服务中阿人民,同时充分发挥首批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的优势,搭建好中阿‘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平台,拓展服务更多的阿拉伯及‘一带一路’国家。”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吕金捍表示。举报/反馈

上一篇:自考如何自己学习?
下一篇:伊利,以“创业者思维”推动多维度高质量发展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