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成都学院新校区迎来首批研究生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9-16
手机版

  昨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科学城校区(以下简称“国科大成都学院新校区”)正式行课。首批300余名研究生新生来到新校区,将在这个成都含“科”量最高的地方,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校园里,随处可见“欢迎新同学”的标语和展板,还有立体合影展台和入学心愿墙等。“我们在国科大成都学院新校区建校之初就十分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除了用于教学和科研的场地外,还建设了标准化体育场馆、人性化的学生公寓、明亮整洁的阅览室以及随处可见的绿树、草坪和形象标识,营造了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国科大成都学院综合部部长岳璐说。

  “我已经发自内心地爱上了这个美丽又温暖的地方。”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硕士新生段泽宁激动地说,“终于如愿考上了最喜欢的学校,在公园里上学还是头一次,非常期待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

  国科大成都学院专业设置涵盖“数理化天地生”六大学科门类和研究领域,重点聚焦光电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资源环境、微电子等领域,设有光电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生命健康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等专业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副院长、分党组成员刘庆介绍,学院将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的科教资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教融合自主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努力培养未来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生力军。

  “正式开学后,我们将开启中国科学院大学(主校区)和成都学院集中课程教学,以及在系统单位科研实践的分段式培养模式。”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副院长董微表示,新校区环境很美,将会在新起点上更加努力,力争5年内学院办学条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校学生规模达到3000人,岗位教师达到600人,每年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000余人,在满足区域发展需求的同时,为全国输送高素质人才。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顾乃庭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是光电仪器科学与技术,他同时是国科大成都学院的一名老师,主要讲授《自适应光学原理与技术》和《现代天文光学望远镜》两门课程。

  “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开启了主题探讨式、辩论式等教学新模式。”顾乃庭说,新校区坐落于兴隆湖畔,风景秀丽、环境优美,非常适合学习老知识、创造新知识。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及所属各大研究所的强大科研力量,相信一定能够为我国培养一批善于思考、勇于挑战、励志创新的新时代科学发展开拓者和科技创新事业引领者。(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举报/反馈

上一篇:最高分513分,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今年录取新生5307人
下一篇:老乡鸡终止IPO 多家“吃穿住”企业撤回IPO申请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