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历史文化街区“秀”盆景技艺,非遗大师赶来“捧场”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5-10
手机版

  

  现场制作

  扬子晚报网4月19日讯(通讯员 雨旸 琳茜 凯波 记者 陈咏)连日来,在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非遗风物集市活动火热举办,以“非遗+夜市”为主题的七百多米老街吸引了众多游客。非遗体验区内,扬州非遗技艺和产品集中亮相,扬州市职业大学一方盆景社展出的盆景技艺,受到市民和游客的追捧。

  摊位前,学生现场展示娴熟技艺,用铝丝将修剪完的小黄杨枝条捆绑成平展、上扬、悬垂等造型。不一会儿,玲珑有趣的小盆景便出现在大家面前。上周末起,扬州市职业大学盆景社同学连续三天展出并售卖盆景文创产品。期间还推出“黄杨盆景制作”体验活动,让游客沉浸式地体会方寸之间的变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游客追捧

  在盆景社同学的指导下,游客周先生带着孩子一起体验了黄杨盆景制作。经过20多分钟剪扎,做出了一盆自然式“大树型”盆景。他表示:“制作盆景需要静下心来慢慢推敲,孩子在身边看我制作,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非常好。”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派盆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学校兼职教授林凤书大师也来到现场,指导同学们如何布置展台,怎样推介盆景。“这次夜市售卖的盆景主要是在盆景实践课上学到的几种盆景类型,比如黄杨盆景、英德石山水盆景。”盆景社社长吴滢婷同学介绍,盆景的原材料都是社团成员在网上批发购置的,如小花盆、有机玻璃罩、各类石头等。经过他们的精心制作、巧妙组合,一件件富有诗情画意,独一无二的作品诞生了,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问询。通过活动,大家将学校里学到的盆景技艺充分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盆景、接触盆景,也体现了传统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愿景。

  校对 王菲

上一篇:Chem. Sci.:基于C-H/C-I复分解策略的芳烃C-H碘化反应
下一篇:奔跑吧,青年!“互联网+体育”掀起校园“跑步潮”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