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资助取消的后果初显:寒门再难出贵子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3-31
手机版

  

  作者:吴征

  随着

  深圳

  、上海、广州和江苏等中国经济最发达省市陆续出台新的“知识产权资助政策”,备受瞩目的数以亿元计的财政补贴最终流向哪里,取消专利申请资助之后,谁将会从新的补贴和资助政策中受益,中国的创新者到底会从政府的持续资助中获得怎样的鼓励和影响其专利行为,就成为新旧政策更替后,能否落地和得到公众认可的关键。

  然而,随着本周上海知识产权局官方陆续公布一些项目的承担单位获得补贴单位的公示内容,能够看到我们之前的担忧:中小创新者和独立发明人在修改后的资助和补贴政策中,很可能会处在弱势,的确正在发生。

  3月20日,上海知识产权局公布了多份与资助和补贴有关的公示信息,我们选出其中的两项公示内容。

  

  可以看到,在所有达成交易的39项合同中,来自阿里系的三家公司蚂蚁区块链、拉扎斯(饿了么)和口碑三家占了22项,占比56%。这一结果,或许意味着阿里系的专利价值还是比较高,在政府牵头的开放许可工作中,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另一家著名企业,港股上市的B站,涉及到两家企业上海幻电和上海哔哩哔哩,达成5项交易合同。

  起诉苹果索赔100亿的上海智臻也入围4项,其刚刚在美股上市,算是专精特新企业。

  上海吴淞口创业园有限公司从性质来看应属国有企业;真正属于小微企业的恐怕只有上海罗金光电了。

  根据上海知识产权局去年11月发布的“第二批资金实施细则”来看,首批专项资金结余款项447.20万元和第二批专项资金5000万元,这批共5447.20万元。

  在其中,补贴名目繁多的类型中,第二十二条专门规定了企业开放许可的绩效奖补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企业(许可人)专利开放许可绩效奖补。支持本市有意愿的专利权人和中小企业通过专利开放许可制度达成专利许可使用授权,鼓励专利权人实施专利免费开放许可,推动专利技术成果更快更多地惠及中小企业,对2022年度实际达成的专利开放许可绩效,按照每件成交合同不超过3000元的标准,予以企业(许可人)资金奖补。本项目奖补总额不超过30万元。

  从奖励金额来看,其实总计才30万,并不算高,每个成交合同不超过3000元。也就意味着公示期过后,阿里系将因为开放许可获得绩效奖补6.6万元,B站获得1.5万元。

  这种政府补贴许可人的做法,在全球的专利许可市场来看都是独树一帜的,目前只有

  日本政府准备限制日本企业将关键技术的专利公开

  (主要是防中国),因此会给这些日本企业补贴许可费。其它还没有听说哪国政府要给许可人补贴的。

  因为按照常理来说,许可人将专利许可给他人,获得许可费回报,是不需要财政补贴的。然而目前国内开展的很多开放许可项目都是低费率或是免费许可,或许是这种情况,财政才对许可人给予补贴。

  另一个公示的项目是

  《2023年度上海市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拟承担单位公示》

  ,主要分成两类,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和高价值专利升级培育项目。

  

  

  至于这两个项目有啥区别,实际上在“第二批专项资金实施细则”中已经给出了定义。

  第十三条? 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面向本市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高、企业经营好、管理制度全的企业,择优遴选10家左右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着眼长效运行目标,优化企业内部制度,加强培育资源投入,集聚专业培育人员,形成较为完善的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运用机制,创新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健全高价值专利培育全流程管理,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促进专利价值实现。项目承担单位应制定实施方案并落实绩效目标,一次性予以每家不超过80万元经费支持。

  第十四条? 高价值专利升级培育项目。面向本市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高、企业经营好、管理制度全的企业,择优遴选15家左右开展高价值专利升级培育项目,围绕自主研发核心专利,加强专利信息分析利用,从技术价值培育、法律价值培育、市场价值培育、战略价值培育、经济价值培育等五个维度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运用,提高专利质量,优化海外专利布局,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形成高价值专利组合。项目承担单位应制定实施方案并落实绩效目标,一次性予以每家不超过50万元经费支持。

  这也就意味着,仅这两个项目,财政补助资金就高达1550万元,占第二批专项资助的31%,可以认为是一个重点项目。

  不过从上表中列出的入围单位来看,基本上是国企、央企、科研机构、大学和医院等,民企只占少数,中小企业或独立创新者更是不多。

  例如,80万的资助项目中,基本看不到民企和中小企业,华域视觉科技公司是华域汽车100%控股,华域汽车的大股东是上海汽车集团。

  在50万资助项目中,有一些民企,但已经也都是各个领域的翘楚了,像阿里系的蚂蚁区块链,传音控股的上海研发上海传英,科创板上市公司科美诊断等。

  对于一些本就是行业内领头羊的企业,为何也来申报这个项目,可能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在专利申请补贴取消之后,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大部分还都是“成本中心”,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说白了都是一个“负担”。

  在中国迟迟未见知识产权能够带来更多价值的情况下,能获得政府的一些补贴,不管是什么名义,总之也是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一种“减负”。身边的一些企业表示,即使拿到补贴,很多也都是再投入到企业的专利申请和海外专利申请上了,所谓的“高价值培育”很可能就是一个幌子而已。

  造成上述情况的一个原因就是,既然政府取消的专利申请的资助,只能通过其它的方式获得补贴,从而再反哺到企业的专利申请中。

  从这里也能看出,企业的真实需求并不是所谓的“高价值专利的培育”,而是实实在在的专利申请费和海外专利布局的成本之初。

  现在只不过是换一个形式罢了。

  不过,换了的这种形式,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够获得资助和补贴的了。一些以前在专利申请资助存在时,还能相对公平获得补贴的广大中小企业和众多独立发明人,此后恐怕再无望获得补贴了。

  因为改革后的运营类补贴,不仅补贴覆盖面大幅缩窄,而且想要获得补贴,还必须要过一道政府审核关,这一点在上海尤其明显,如果仔细读上海之前出台的资助政策,可以发现全文出现最多的就是要经“市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认定”、“国家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评定”的等字样,也就是政府拥有绝对的资金支配权力,这与之前的专利申请资助想必,集权度更高了,也会引发到底谁才有资格获得补贴的疑问。

  

  总之,中国的专利制度从来就围绕着补贴在做文章,对于前端补贴所引发的“非正常”专利,不是从根本上去解决,反而是丢掉了本应该去真正补贴“弱者”的资金项目,这在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在用政府资金补贴中小创新者,中国目前来看,这道大门已经关闭了。

  中国创新的未来看来真的只有依靠国企、央企和大型民企了,从政府的导向来看,各类中小企业已经不配为中国的创新贡献力量了。

  这种政策导向的危害或许再又一个十年,才能看到真正的效果。

上一篇:初三中考复习应该注意的误区!
下一篇:探究图文信息记忆整合的加工过程,便于了解个体知识的积累过程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