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防艾大讲堂”志愿者活动受到表彰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2-19
手机版

  日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防艾大讲堂”志愿者活动项目获上海市教育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

  2007年,本着“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最需要健康信息的地方去”的宗旨和“服务人群,传播健康”的医学专业理念,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会发起并组织了“防艾乡村大讲堂”志愿者活动。活动受到北京大学、暨南大学等京、沪、广、榕四地十二所高校的积极响应,共招募志愿者44名,分别于2007年寒假、暑假深入湖北省公安县和福建省晋江市、长乐市的40多个村庄、50多个工厂、20多所学校开展活动。

  “防艾乡村大讲堂”志愿者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基线调查,通过入户走访和现场讲座发放“艾滋病知识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供相关部门参考;二是农民(工)教育,以“防艾乡村大讲堂”为主要形式,宣传艾滋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等相关知识,并结合目标人群的特点进行宣讲,内容力争通俗易懂,便于记忆;三是资料发放,分发《外出打工、预防艾滋》、《女性防病须知》、《救命药不能停》等资料,提供防治艾滋病的实用信息,包括艾滋病自愿免费检测机构和各大用工城市疾病控制预防机构的联系方式以及防艾社会团体的公益热线等;四是乡村医师培训,对当地乡村医师进行艾滋病流行趋势、发病概况、传播途径、基本预防措施和国家相关政策进行培训;五是中学生同伴教育,对当地初、高中学校学生进行艾滋病同伴教育及励志教育,并通过活动倡导“奉献、服务”的社会理念。

  据粗略统计,在两次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共组织了100余场关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大型报告会,培训乡村医生170人次,发放安全套1万余只、科普读物5000余册、健康宣教材料4000余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000余份,直接受众高达两万余人。

  复旦大学的医学研究生们以跨校组队的方式,构建起了一个中国大学生防艾交流网络,也在实践中锻炼了一批防艾骨干人才。“防艾乡村大讲堂”实践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福建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长乐市疾病控制中心和晋江市疾病控制中心对实践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给当地带去了新的艾滋病教育模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日报》、《健康报》、中国红丝带网、湖北电视台、荆州电视台、福建省长乐电视台、晋江电视台等媒体也对“防艾乡村大讲堂”进行了专题报道。

  (责任编辑 薛丽华)

上一篇:在职研究生和统招全日制研究生一起上课吗?师资一样吗?
下一篇: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初试可以查分啦!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