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家的矛盾到大家的温暖: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幼儿园篇)(2)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2-12-12
手机版

  “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对老师来说,最好的尊师重教的形式就是倾听,老师们的故事应该被更多的社会成员、被更多的领导、被更多的家长所倾听”,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狄涛在活动中说。

  今年疫情期间,首都人民教师坚守工作岗位,创新性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努力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工作模式与方法。

  为了让教师们的育人故事被更多地倾听,在学生、家长、社会中更广泛地传播,由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举办的第二届大中小幼教师同台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活动,邀请到全市大中小幼各学段的23位代表登台,他们以“家校社携手育英才”为主题,深情讲述了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特别是疫情时期发生的动人的育人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吧。

  从小家的矛盾到大家的温暖

  ——学前德育润物无声,育人无痕

  西城区洁民幼儿园 张雪红

  我们的故事要从今年2月讲起。

  来自小家的矛盾......

  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学生不能到校上课,在接到市、区教委 “停课不停学”的通知后,学生的课堂搬到了云端。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各学校丰富的网课让幼儿园的教育迎来了一场大考。那天,班上老师刚刚结束线上的家访,就纷纷反馈了家长的种种焦虑,“这学期咱们什么时候能开学呀?孩子天天呆在家里,早上不起,晚上不睡的,天天闹着看动画片;吃饭还让奶奶喂了,生活都乱了套。”“大班孩子的教育更成了问题,家长怕耽误孩子学习,报网课,上英语,每天线上打卡,有的孩子和家长闹情绪,甚至还引发了家庭矛盾。”老师也紧张起来,对干部说“学校的网课已经开始了,咱们是不是也该录点儿活动,好让家长安心呀!”

  究竟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的确,当时的“网课”已经成为大家敏感的话题。很多教师因此乱了阵脚,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作为管理者,我们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学前教育的专业性到底该如何体现呢?

  当天晚上,我们紧急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经过交流,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并与班级教师达成共识。幼儿园的教育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与其它学段不同;当前教育的主阵地也转移到了家庭,教师的工作就应该由“育儿”转向“育儿指导”。

  《我是生活小主人》出台后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温暖瞬间:

  我们看到了专业自信的教师:

  随着各班活动的不断深入,源于孩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的活动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当我们看到大二班小朋友们发明的一个个“叠衣神器”时,孩子们的智慧深深感动着我们,“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居家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落实。

  小朋友自制叠衣、叠裤子神器

  我们看到了心中有爱的家长:

  大二班轩琳爸爸是我们食堂班的班长。正是通过教师的指导,一次次参加班级线上活动,使他深刻感受到了教师的辛苦和孩子的成长。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申请来园为值班教师和保安保洁做饭,解决大家用餐难问题。还有好几位家长在防护物资最紧张的时候,帮我们介绍货源,给我们送来了来之不易的口罩、消毒液。温暖着我们每一位在岗值守的教师的心。

  师傅们主动来园

  解决用餐难问题

  特殊时期家长

  捐赠防护用品

  我们看到了默默值守的保安、保洁:

  更让我们感动的是,每年春天,负责孩子们种植辅导的保洁和保安,今年主动承担起种植工作,她们说:“春天来了,不能让地荒着。”翻地、撒种、浇水。虽然看不到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但幼儿园里呈现出了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老师将叔叔阿姨劳动的照片和幼儿分享时,孩子们都表达了对保洁阿姨和保安叔叔的感谢!现在的种植园里,结满了丰硕的果实。

  种植园里保安师傅忙碌的身影

  这就是发生在我们幼儿园里的故事。良好的师幼关系、和谐的干群关系和融洽的家园关系,营造出润物无声的育人氛围。我们认识到育人育的不仅仅是孩子,育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与孩子同生共长,形成了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育人共同体。

  供稿: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

  原标题:《从小家的矛盾到大家的温暖: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幼儿园篇)(2)》

  阅读原文

上一篇: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嘉奖
下一篇:【中大“新”声音】哲学系(珠海):问初心,听清音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