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学能手罗春萍:如何实现网络教学“双为主”| 战“疫”下的网络教学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0-02-14
手机版

罗春萍

罗春萍,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国培计划”项目培训授课专家,全国中小学百佳学术带头人,渭南市临渭区优秀教师,临渭区教研先进个人。现任临渭区人和小学副校长。

“停课不停学”是这个春天所有教育人共同的追求,也更是教育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对纷繁复杂、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老师们也是十八般武艺齐上阵,推送学习任务清单、播放名师微课、PPT屏幕共享+直播、网上批阅作业,有的还要自己录制小视频,忙的不亦乐乎!课后交流时依然觉得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自己经过这段时间网络教学的切身感受,认为网络教学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要高明的引导,被教育者要高效的自学。这也正是新课标所提出的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为主课堂活动。我认为依然适合“空中课堂”教学,粗浅的认识如下:

一、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者,要努力做好“三深入”。

首先,要深入地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核心问题。网络教学中,师生缺乏直接的交流互动,因而也就缺少修正问题的机会。可能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问题一抛出,学生没有反应,老师会不断地追问或变着法的问,无所谓,这节上不完下节接着上。但是网络教学缺乏这样的“优越”感,更容不得这样琐碎的纠缠,这就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深入地研究教材,整合教材,做到深入才能浅出。每一课学习任务的设计,更多的是用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少而精的问题足见老师研究教材的功力。

其次,要深入地研究资源,保证推送恰到好处。面对纷沓而至的各种教学资源,我们不是推送给学生的越多越好,预习用微课,上课用PPT+直播等等,老师讲的多、送的多心里就踏实,我们一定要问问学生:是不是真的学了那么多?在教学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都想要,必须学会甄别和舍弃,围绕自己的问题设计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学习资源。

最后,要深入地答疑解惑,确保人人学有所获。网络教学中,我们直接听不到学生学习后的反应,看不到他们学习后显现在脸上的“晴雨表”。为此,学习后的答疑环节就显得尤为珍贵,要为学生专门开辟这样的时间和空间,注重个性化辅导,同时要培养、鼓励学生质疑的能力,让他们有话可问,有疑可质,这也是可贵的学习品质。

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努力践行“三学会”。

首先,要学会合理利用时间,争取学习效果最大化。我在这里重点想说的是网络教学时间,按照老师的安排,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自主学习中,千万不能停、等、靠,“只等老师后面来讲”这样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只有你带着自学后的思考或问题再来参与到后面的学习环节时,你才会学的更投入、更忘我,那样的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要学会主动沟通交流,争取心中疑惑最小化。沟通是一种能力,交流更需要勇气。在网络教学中,自己独立学习的结果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一定是最真实的。在这个时候,你需要去聆听别人不同的想法,需要去寻找解决心中的疑惑,需要去寻找与完美之间的距离,这样你会更趋于完美。因此,要学会大胆表达内心的感受,勇于说出不同的见解,善于提出不懂的问题,在沟通交流中,让学习变得有意思。

最后,要学会寻找学习方法,争取学习兴趣最大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方法似乎有些抽象,不过,我觉得一定要给孩子宽松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孩子相对自由的拥有安排自己学习的权利。比如老师布置孩子今天之内完成某个作业,有些孩子就愿意让我先读课外书,再完成作业,而家长非得让孩子先写完作业,再读书,如果孩子按照家长的要求做了,孩子会是很情愿的吗?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脱离”老师的面对面管理,孩子的学习相对要自由的多,所以要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的方法,能更大程度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真正地让网络教学服务于师生,作为一线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实践,相信网络教学的明天会更美好。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上一篇:省课程改革先进工作者华荣:准确把握战“疫”背景下线上教学的功能与方向 | 战“疫”下的网络教学
下一篇:安顺市:精选网络教育资源 保障高三学生备考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